初中历史优秀获奖论文运用电教手段铸就历史教学靓丽风景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184098707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优秀获奖论文运用电教手段铸就历史教学靓丽风景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优秀获奖论文运用电教手段铸就历史教学靓丽风景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历史优秀获奖论文运用电教手段铸就历史教学靓丽风景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优秀获奖论文运用电教手段铸就历史教学靓丽风景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优秀获奖论文运用电教手段铸就历史教学靓丽风景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优秀获奖论文运用电教手段铸就历史教学靓丽风景 - 初中优秀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优秀获奖论文运用电教手段铸就历史教学靓丽风景河北省迁安市赵店子镇赵店子初级中学:彭福增摘要:历史学科是学生触摸历史的回音壁,是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获得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还能欣赏美妙的音乐,观看电影、电视、录相剪辑,观察历史图片等,这样,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了、认知能力也得以开展了。他们那种欢悦的表情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深感陶醉。关键词:

2、电教手段历史教学有位哲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要是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了,他们就会主动地接近并思考它,而且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反之,如假设学生觉得我们的教学枯燥无味,必然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的趣味性。一、在一堂课的适当时候播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音频,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教学,起到“一石二鸟之效。一堂历史课,只有有个好的导入环节,才能成功地导入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力量,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课前导入要注意导语的生活化、趣味性。因为当你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创设良好的教学

3、气氛,让学生参与进来,那么你就能牢牢地抓住学生,使其沿着你的思路进行下去,完本钱节课的教学目标。比方用历史小故事,用生活中的国家大事等等。如果你留意的话,许多时候这几分钟往往被一两个学生的迟到行为所干扰了刚形成的良好课堂教学气氛,从而影响了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所以,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几分钟,是能否实现这节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教学?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时,导入环节我插入了伟人邓小平和香港港的标志性建筑物为背景,并同时播放庆祝香港回归的歌曲东方之珠,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大屏幕上展示澳门被葡萄牙强占的过程后,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 澳门?,引导学生了解七子是用拟人的手

4、法把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七处失地比喻为母亲的七个孩子,通过听歌学生很容易体会领土被强占、骨肉难团圆的悲伤之情,都会痛恨列强对祖国的侵略,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气氛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图片、表格等资料,制成课件,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备课时,要有一个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的转变,研究课标、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将教材当作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以确保课堂教学有效并高效地进行。历史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显示出更特别的优势。

5、因为历史上留下来很多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而且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是争相亮相荧屏。而我们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许多方面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势必会给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就是要集视、听多感官作用于一体,丰富学生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更为透彻。心理学认为,人类各种感官配合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所以,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场景,教师通过视频、音频等,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光、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

6、脑皮层留下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的质量。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讲?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课时,教材中已有的图片是:邓小平、浮夸风和共产风相关报道的报纸三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失误,我从网上查找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的相关图片复制到课件中。然后,把此后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具体表达在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按年度、本年度粮食产量、比上年度减少的具体数据制成表格,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到当时国家面临经济困难的严重程度,

7、从而真正理解了社会主义总路线脱离实际、脱离国情的左倾错误。?“一国两制的设想与实践?一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师生共读余光中的?乡愁?。教师与学生共同回忆台港澳问题的由来,引导学生思考台港澳与内地的根本区别,并以“基于台湾地区的现状,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疑问引入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祖国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与要求。?“一国两制的设想与实践?一课,在“香港、澳门的回归环节,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图文资料、播放影片?邓小平?中关于中英谈判的片段、播放香港回归视频材料、展示问题和探究结果。学生结

8、合材料阐述香港问题的由来,认真观看影片,并阅读课本中香港回归的内容,简述香港回归的过程,感受香港回归的冲动时刻。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在“海峡两岸的交往环节,多媒体展示了两岸交往的相关图片,使学生感受台湾与祖国血浓于水的无法割舍的亲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教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一方面,我们要以审视的目光看待教材,可以对教材资源进行重组。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教材内外资源的结合,受教材长度和编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的史料(含图片、地图、图表等)难以纳入教材之中,教师就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

9、检索并运用到教学中来,本课除了适当补充史料外,还选用了两岸关系的最新材料的运用,对树立学生“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祖国的图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信念起到“润物细无声之效。当然,对教材内外资源的运用并不是机械照搬,而是通过适当的呈现方式,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体验与思考。三、充分利用与教材有关的影片等视频资料,再现离学生久远的历史,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掌握历史知识。例如讲述?两万五千里长征?一课时,播放电视剧?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片段,学生感到生动、形象、真实,充分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视觉、听觉互动,在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过程的同时,更好地领悟了长征精神,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

10、习兴趣。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开国大典的盛况是不容错过的。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同时屏幕还可以显示补充的史料:海内外各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发来的贺电、贺信、贺词,多媒体播放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段,再现了当年开国大典的场景,学生在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根底上,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在热情洋溢的话语中,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情操,使所学的内容深刻铭记于学生的心中。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历史彰显着独特的魅力,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让历史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中国历史更加魅力四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开展的步伐,在教学中倾注更多的热情,运用电教手段 ,铸就历史教学亮丽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