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解析版PDF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184086035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69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解析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解析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解析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解析版PDF(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生物学生物学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 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方案,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爱。目前接种的新冠 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制成疫苗平安可靠 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接种后可以促进 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 二次接种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的免疫防卫功能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1、制取

2、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对新冠病毒进行特殊处理,使其内部遗传物质核酸失活,但病毒 的蛋白质外壳仍然完整,从而保持免疫原性。 2、体液免疫的过程: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 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再由 T 细胞呈递给 B 细胞; 2反响阶段: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使其内部核酸失活,失去繁殖和感染能力,该方法制成的疫苗平安 可靠,正确; 接种后,疫苗作为抗原会引起机体

3、的特异性免疫反响,疫苗已灭活不能大量增殖,错误; 接种后,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错误; 二次接种后,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识别抗原,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体的 免疫防卫功能,正确。 应选 A。 2. “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 ,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 葛 覃? 。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A. 黄鸟种群 B. 生物群落 C. 自然生态系统 D. 农业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2、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3、生态系

4、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诗中描写的有葛藤、黄鸟、灌木等生物,同时山谷包括了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生物 及无机环境,故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C 正确。 应选 C。 3.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 行研究,记录到 146 种水鸟,隶属 9 目 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 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 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表达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 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 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

5、统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 性。 2、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根本的分类单 位。 【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描述了 146 种 水鸟,表达了物种多样性,而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等生态系统,表达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综上所 述,C 正确。 应选 C。 4. 研究说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 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 B. 上述病

6、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 C. 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 D. 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 常发育的根底、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 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去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丧失其功能且不可恢复,A 错误;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程序性死亡,B 错误;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

7、基因控制,C 错误; D、由题意可知,激活蛋白激酶 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故 PKR 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 病毒药物加以研究,D 正确。 应选 D。 5.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以下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 主要依据的是 赫尔希和蔡斯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富兰克林等拍摄的 DNA分子 X射线衍射图谱 查哥夫发现的 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DNA 半保存复制机制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 DNA 衍射图谱;查哥夫提出碱基 A量总是等于 T 的量,C

8、 的量总是 等于 G 的量;沃森和克里克在以上根底上提出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详解】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与构建 DNA 双螺旋 结构模型无关,错误; 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富兰克林等拍摄的 DNA 分子 X 射线衍射图谱, 推算出 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 正确; 查哥夫发现的 DNA 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沃森和克里克据此推出碱基的配对方式,正确;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 DNA 半保存复制机制,是在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后提出的,错误。 应选 B。 6. 图示某 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到达环境容纳

9、量K值时,其对应 的种群数量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2、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增加;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保存稳定;当出生率小于死 亡率时,种群密度降低。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在 b 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在 b 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表示该种群数量已到达环境容纳量K 值 ,B 正确。 应选 B。 7. 金霉素一种抗生素可抑制 tRNA与 mRNA的结合,该作用直接影响的过程是 A. DNA复制 B.

10、转录 C. 翻译 D. 逆转录 【答案】C 【解析】 【分析】1、转录是指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合成 RNA 的过程。 2、翻译是指以 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3、DNA 复制是指以亲代 DNA 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 4、逆转录是指以 RNA 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合成 DNA 的过程。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金霉素可抑制 tRNA 与 mRNA 的结合,使 tRNA 不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从 而直接影响翻译的过程,C 正确。 应选 C。 8. 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 为显

11、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 500 只纯合白色 脂肪兔和 1500 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 15%、85% B. 25%、75% C. 35%、65% D. 45%、55%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兔种群由 500 只纯合白色脂肪兔FF和 1500 只淡黄色脂肪兔ff 组成,故 F 的基因频率=F/F+f=5002/20002=25%,f 的基因频率=1-25%=75%,B 正确。 应选 B。 9. 秸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

12、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 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其细胞呼吸如图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参加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 B. 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说明酵母菌已产生了 CO2 C. 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 D. 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示为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装置示意图。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和 CO2。检测乙醇 的方法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响,变成灰绿色。检测 CO2的方法是: 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

13、蓝变绿再变黄。 【详解】A、检测乙醇生成,应取甲瓶中的滤液 2mL注入到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参加 0.5mL 溶有 0.1g重 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A错误; B、CO2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乙瓶的溶液不会变成红色,B错误; C、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因此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C错误; D、乙醇最大产量与甲瓶中葡萄糖的量有关,因甲瓶中葡萄糖的量是一定,因此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醇母菌数 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D 正确。 应选 D。 10. 孔雀

14、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时机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 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以下推测错误的选项是 A. 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 B. 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 C. 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 D. 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剧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详解】A、缺少天敌的环境中,孔雀鱼的斑点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由于孔雀鱼群体中斑点数多的雄性个 体体色艳丽易吸引雌性个体,从而获得更多的交配时机,导致群体中该类型个体的

15、数量增多,A 正确; B、引入天敌的环境中,斑点数量多的雄鱼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数量减少,反而斑点数量少的雄鱼获得更 多交配时机,导致群体中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B 正确;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故天敌存在与否不能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C 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知,“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时机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那么斑点少 的雄鱼繁殖后代的时机少,但不易被天敌捕食,可知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D 正确。 应选 C。 11. 白菜型油菜2n=20的种子可以榨取食用油菜籽油 。为了培育高产新品种,科学家诱导该油菜未 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完整植株 Bc

16、。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Bc 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 将 Bc作为育种材料,能缩短育种年限 C. 秋水仙素处理 Bc 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植株 D. 自然状态下 Bc因配子发育异常而高度不育 【答案】A 【解析】 【分析】1、根据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可知,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 叫几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 2、单倍体往往是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无同源染色体,故高度不育,而多倍体含多个染色体组,一般茎秆粗 壮,果实种子较大。 【详解】A、白菜型油菜2n=20的种子,说明白菜型油菜属于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而 Bc 是通过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其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 错误; BC、Bc 是通过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 Bc 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植株,此种方法为单倍体 育种,能缩短育种年限,BC 正确; D、自然状态下,Bc 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配子,而高度不 育,D 正确。 应选 A。 【点睛】 12. 在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