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最后一卷(二)(解析版)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84055823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地理最后一卷(二)(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地理最后一卷(二)(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地理最后一卷(二)(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地理最后一卷(二)(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高考地理最后一卷(二)(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地理最后一卷(二)(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地理最后一卷(二)(解析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最后一卷(二)一.选择题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耕地。图1为某地高标准农田示意图,图中的气象观测站可实时监测大气温度、土壤湿度和风速,管护用房内有铁锹、扫帚、灭火器、电脑、LED屏等。1.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耕作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解析】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答案D2.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大的地区居住用地紧张 生态环境脆弱 坡耕地比例大 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 B. C

2、. D.【解析】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所以在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的地区建设难度大。答案C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B.增加失业居民比例 C.解决干旱缺水问题 D.方便农产品向外运输【解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使部分农民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优化了地区产业结构。答案A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出现了众多特色产业集聚区,如河南许昌“假发之都”,河南夏邑打火机生产基地,河北高阳“毛巾之乡”,江苏扬州杭集牙刷小镇,河南确山提琴之乡这些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品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有重要

3、地位。4.材料中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科技发达【解析】材料中众多特色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多依赖廉价劳动力发展。答案C5.发展特色产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是带动当地居民就业 扩大产品销售范围 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简化产品销售环节A. B. C. D.【解析】发展特色产业能够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有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对;发展特色产业并不一定能够扩大产品销售范围,且对销售环节的影响不大,错。答案C6.与工业地域相比,特色产业集聚区多而散的主要原因是工序相对简单 信息联系紧密 科技水平高 减少行业竞争A. B. C. D.

4、【解析】材料中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品多是生活用品,产品生产工序比较简单,对信息与科技水平要求不高,正确,错误;特色产业集聚区在地域上分散可以减少行业竞争,正确。答案B共和盆地位于青海省,是祁连山与昆仑山的过渡带。图2为共和盆地位置示意图,图3为共和盆地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占比变化图。7.图示时段内,共和盆地土壤水分的变化特点是A.深度为0-30cm与30-50cm的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完全一致B.深度为0-30cm与30-50cm的土壤水分来源不同C.深度为0-30cm与30-50cm的土壤水分的变化没有关联D.随时间推移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解析】图示时段内,深度为0-30cm与30-50cm的土壤水

5、分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A错。由所学知识可知,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均为大气降水,且水分由土壤表层向深层下渗,B、C错。图示时段,由于蒸发、植物生长对水分消耗增多,土壤水分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D正确。答案D8.6月18日至8月28日,深度为0-30cm的土壤比深度为30-50cm的土壤水分含量高的原因是A.降水量大 B.蒸发量大 C.植被耗水量小 D.气温低【解析】6-8月是共和盆地的多雨期,降水量大,水分从土壤表层向深层下渗,A正确;此时段共和盆地气温较高,植被生长茂盛,耗水量大,C、D错误;蒸发量大会使表层土壤水分大量流失,B错误。答案A江西武功山地质遗迹里的“四层别墅”,从上到下依次为

6、花岗岩风化壳高山草甸景观带、峰林陡崖地貌景观带、陡坡飞瀑地貌景观带、低丘岗阜温泉地貌景观带。高山草向在我国一般分布于海拔约3500m的山地。武功山海拔大于1600m的地区有10万多亩(1亩666.67平方米)高山草向。2008年以来,武功山国际帐篷节(多在山顶草甸处举办)已举办13届。图4为武功山地质构造及地貌景观带分布示意图。9.影响武功山“四层别墅”更替的主要因素有 河流 气候 植被 地质A. B. C. D.【解析】武功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从山麓到山顶的“四层别墅”中,低丘岗阜温泉带、陡坡飞瀑带与峰林陡崖带并不是自然带,它们是在独特的气候与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与植被关系不大。低丘岗阜温

7、泉带和峰林陡崖带的形成与河流关系也不大。答案D10.武功山高山草甸的成因主要是A.风大、水分条件差 B.花岗岩断裂抬升 C.地热资源丰富 D.放牧使林地退化【解析】武功山高山草甸分布海拔超过1600m,风大,水分条件差,难以满足乔木生长的需要,所以生长了植株较矮、需水较少的草甸。答案A11.武功山国际帐篷节举办的最佳时段为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解析】武功山高山草甸分布海拔在1600m以上,气温较山麓地带低。7-9月草类茂盛,景色较美,是举办帐篷节的最佳时段。答案C二.非选择题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祁连山位于河西走廊西南侧,由多条西北

8、东南走向的山脉和宽谷组成,大多数山峰终年积雪,发育的冰川养育着河西走廊,被称为“伸进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长期以来,山区居住有大量农牧民。1980年,国务院确定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林。民勤县位于祁连山东北部,多沙漠,常住人口约24万,绝大多数人口和主要经济活动集中在中部的民勤绿洲上。景电灌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及西侧,南依祁连山,包括景泰、古浪、民勤、阿拉善左旗四个灌区。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的建成运营,促进了祁连山东段景泰、古浪、天祝三县山区移民、退耕退牧工程的实施。该工程保护了大河的水源地,缓解了祁连山东段的生态环境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景电灌区的水生态压力。

9、图5为景电灌区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1)分析景泰、古浪、天祝三县长期生活大量农牧民的原因。(6分)【解析】结合图示信息,从纬度、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答案】三县纬度相对较低,热量充足;(2分)农牧民生活区地处祁连山的山麓冲积扇地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分)冰雪融水丰富,为农业生产及农牧民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2分)(2)说明把农牧民从祁连山东段迁移到景电灌区的合理性。(8分)【解析】从祁连山东段农牧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景电灌区的环境容量、两地的距离等角度分析祁连山区东段农牧民迁移到景电灌区的合理性。【答案】祁连山东段为水源涵养林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会造成林地破坏、

10、生物多样性減少、水源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3分)景电灌区位于河西走廊,地势较低,能引水灌溉,农牧业生产条件好,环境容量大;(3分)景电灌区距农牧民的原居住地较近,移民搬迁难度小。(2分)(3)分析景电灌区的主要灌溉水源为黄河的原因。(6分)【解析】景电灌区距黄河近,且黄河上游水量较大,水质较好,地势较高,可自流引水。【答案】黄河距该灌区较近,修渠工程量小;(2分)黄河上游污染少,水质好;(2分)水量较大,地势较高,能自流引水。(2分)(4)分析民勤绿洲缺水的原因。(4分)【解析】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回答。【答案】民勤绿洲四周被沙漠包围,气候干旱,缺水量大;(2分)民勤县人口较多,经济活动

11、集中,生产生活用水较多。(2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板块运动导致山脉隆起,改变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死亡谷(图6)是美国夏季温度较高、较干旱的地方。19世纪中期,前往旧金山的淘金队横越该谷,此地恶劣的地理条件导致多数人遇难,少数幸存者称此地为“死亡谷”。赛马场盐湖位于死亡谷内,是一个干涸的盐湖,盐湖上有一些自己会移动的石头,被称为“帆船石”(图7)。2014年,科学家使用延时摄影首次捕获了“帆船石”的运动影像,发现在融冰、水和风的完美平衡下,石头才能运动。(1)分析死亡谷的形成原因。(8分)【解析】死亡谷,即自然环境恶劣的谷地。用地壳运动解释谷地的成因,结合地形、大

12、气环流,分析自然环境恶劣的原因。【答案】死亡谷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形成了山脉和谷地,死亡谷是众多谷地之一;(2分)死亡谷地处30N-40N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天多、太阳辐射强,(2分)谷地缺水且不易散热,气温高;(2分)来自海洋的西风被西部的山地阻挡,全年少雨,形成干旱的荒漠环境,不适合生物生存,形成死亡谷。(2分)(2)推测赛马场盐湖“帆船石”移动的季节及过程。(8分)【解析】空气中的水汽在石块表面附着并在夜晚形成冰层,白天冰化为水,降低了摩擦力,在风的作用下发生移动。【答案】冬季。(2分)过程:冬季死亡谷夜晚气温降低,在低于0的夜晚,空气中的水汽附着在

13、石块表面,使其被薄冰包裹;(2分)白天,气温升高,冰融化为水,减小了石块与地面的摩擦力;(2分)在山谷风等风力作用下,石块发生移动。(2分)(3)指出死亡谷可能发展的产业,并说明理由。(6分)【解析】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太阳能资源丰富,且人类活动少,大气洁净,天文观测条件好,地形、地貌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可发展相关产业。【答案】产业:旅游业、太阳能发电、天文观测等。(2分,两点即可)理由:死亡谷周边地貌景观多样,谷内荒漠、“帆船石”等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旅游业;死亡谷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人类活动少,大气洁净,是天文观测的好场所。(4分,两点即可,理由需与产

14、业相对应)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临近黄河,海拔1300-1500m,总面积4599.3公顷。沙坡头旅游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9.6,年日照时数约2776小时,多风沙天气。作为国家AAAAA级景区,沙坡头旅游区内不仅有鸣沙沙丘、滑沙场、黄河、绿洲等自然景观,还有沙漠古道、羊皮筏子、沙河驼场、治沙博物馆等人文景观。沙坡头旅游区内有一条重要的交通线路,即我国穿越沙漠的第一条铁路包兰铁路。分析沙坡头旅游区沙漠旅游开发的条件,并说明游客旅游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解析】沙坡头旅游区主要分两部分,黄河景区与腾格里沙漠景区,旅游资源主要分为水景

15、资源与沙漠资源,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组合好,又有包兰铁路,交通较为便利;景区范围大,环境容量较大。游客旅游时应注意人身安全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答案】开发条件:拥有多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吸引力强;(2分)靠近(包兰)铁路,交通便利;(2分)景区面积大,环境容量较大。(2分)应注意的问题:在沙漠区旅游时需要注意沙尘天气、防止晒伤与迷路等在黄河区域旅游需要防范滑坡、溺水等;在治沙与绿洲区需注意保护生态,避免环境污染。(4分,两点即可,其他回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荷兰填海造圩田的历史悠久。1932年,阿夫鲁戴克大坝建成,在瓦登海东部形成艾瑟尔湖。在湖中抽水围垦,使荷兰增加了1620平方千米的肥沃圩田(如图8)。1976年,荷兰修建大堤,将艾瑟尔湖一分为二,形成马尔肯湖。多年后,马尔肯湖藻类、鱼类等水生生物减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