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地理考向卷(五)(解析版)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84055714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地理考向卷(五)(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地理考向卷(五)(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地理考向卷(五)(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地理考向卷(五)(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地理考向卷(五)(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地理考向卷(五)(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地理考向卷(五)(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向卷(五)一.选择题面条起源于中国汉代,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起,重庆云阳人开始大规模利用机器加工鲜面条。目前,云阳鲜面条在中国鲜面条市场占有率已达70%,中国鲜面条加工经营者中,75%以上都是重庆云阳人,他们已遍布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1.云阳鲜面条在中国市场能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质量优 D.品种多【解析】云阳鲜面条讲求新鲜,说明其产品的品质比较优良,这是云阳鲜面条在中国市场能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C正确;产量大、价格低、品种多等因素不是该商品能在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答案C2.云阳鲜面条加工

2、业已遍布全国多个大中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交通 D.劳动力【解析】云阳鲜面条加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其产品需要及时进行销售,所以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B正确;面条加工业不是原料导向型产业,A错误;面条要求新鲜,需及时销售,购买者大多数为附近的居民,交通对其影响不大,C错误;面条加工不需要较多劳动力,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加工,且大规模生产可借助机器,D错误。答案B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仅4080毫米,理论蒸发量3000毫米。沙漠东南部腹地湖泊众多,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相对高度多在200300米)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

3、降水量约164毫米,全年实际蒸发量约1261毫米。右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3.苏木吉林湖近些年面积比较稳定,若不考虑下渗因素的影响,推断苏木吉林湖每年地下水平均补给量约为 A.1260毫米 B.160毫米 C.3000毫米 D.1100毫米【解析】内流区水量平衡原理即收入=支出。该湖区湖泊面积比较稳定,说明补给等于支出,支出方式只有蒸发,为1261mm。而补给来源中,降水仅约164mm,所以地下水补给量为1261-164=1097mm,约为1100mm,D正确。答案D4.苏木吉林湖A.冬季湖面面积缩小 B.主要排泄方式是蒸发 C.春季湖面面积较小 D.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

4、融水【解析】湖泊面积变化取决于湖区水量平衡的变化,该题给出了补给量与排泄量动态曲线,其差值即反映了湖泊面积变化。图中显示,从11月到次年5月,补给量直大于排泄量,湖泊面积应该增大,故A错误;湖面在4月初达到最大,之后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湖泊开始减小,到10月初面积达到最小,故3-5月时,面积较大,C错误;从上题可知,主要补给水源为降水和地下水,D错误;因为地处西北干旱地区,主要排泄方式是蒸发,B正确。答案BA公司是一家国内知名食品企业,拥有3家加工工厂,供应100多种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其中京津冀区域是其主要的销售市场。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区域市场的扩张,大商场和连锁超市作为主要客户在不断增加

5、。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公司决定通过建立京津冀区域配送中心替代原来“一对多”工厂直发客户的物流配送模式,先由工厂整车将产品运输至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接照客户需求配送到商场和超市。下图为A公司物流模式对比图.5.该公司建立京津冀区域配送中心会选择在 A.天津 B.北京 C.石家庄 D.唐山【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该配送中心服务范围是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大商场和超市,所以该中心应该到区域各地距离最短(位于几何中心),同时考虑商场超市的分布密度,北京最高,其次是天津,最后是河北;结合区域及城市位置可以判断北京最合适。答案B6.为了降低成本,该配送中心在城市内选址时应主要考虑配送中心附近的商场和超市数量 场

6、地租赁费 交通便捷程度 工厂到配送中心的距离A. B. C. D.【解析】题干明确说明配送中心在城市内选址要“降低成本”,故必须考虑地价,正确;交通便捷是配送服务的必要条件,正确,故D正确;该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该城市的商场和超市,所以,不是首要因素;而工厂不一定在本市,甚至也不一定在京津翼,不必考虑。答案D7.相比于“一对多”的直发配送模式,区域配送中心的建立有利于满足客户A.量大且稳定的产品需求 B.分布较集中,配送方便C.需求频次小且种类单 D.对送货的时效性要求高【解析】读图可知,直发配送模式,每一个工厂都要面对所有客户,每一个客户也都有可能从所有工厂统筹配货,结果可能是服务混乱

7、,效率低下,重复运输,可能仍无法及时满足客户要求。配送中心很好地解决了用户多样化需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矛盾,故D正确;如果客户需求量大且稳定,可以定时定量生产并发货,或者客户分布集中,配送方便则不必专门建立配送中心,A、B错误;需求频次小且单一的货物专门建立配送中心会增加成本,甚至可能入不敷出,C错误。答案D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英国总人口达6640万,人口增长率为0.6%,其中人出生率1.1%,死亡率0.9%,且空间分布不均。下图为英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单位:人/km2)。8.目前,影响英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增长率 B.人口生育政策 C.国际人口迁移 D.国内人口

8、迁移【解析】人口的增长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入),由材料可知,英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处于极低的水平,而人口增长率为0.6%,所以机械增长率为0.6%-0.2%=0.4%,大于自然增长率,A错,C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英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叙述,B错。国内人口迁移不会影响全国人口增长率,D错。答案C9.造成英国人口密度地区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类型不同 B.地形类型不同 C.工业化程度高低不同 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解析】英国全国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A错误;英国东南部地形最为平坦,人口密度较大,但地形不平坦的中部、北部也有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所以地形不是主因,B错误;英国是最早进行

9、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各地工业化程度都很高,C错误;经济发达地区对人口吸引力更强,人口迁入多,人口密度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人口吸引力弱,人口迁出多,英国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D正确。答案D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下图示意2019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10.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A.6点前后 B.11点前后 C.18点前后 D.24点前后【解析】在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受热力环流影响,山区白天一般吹谷风,晚上转变为山风。图中10-12时风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应该是谷风开始出现。答案

10、B11.与夏季相比,该气象站冬季谷风A.出现早,风力大 B.出现早,风力小 C.出现晚,风力大 D.出现晚,风力小【解析】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高度更小,谷底受山体阻挡明显,气温上升慢,谷风出现时间较晚。夏季谷底、山峰温度普遍高,气压梯度小,风力小;冬季谷底、山峰之间温差大,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且冬季多晴天,各坡位太阳辐射差异明显,谷风明显。答案C12.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A.白天多上升气流 B.白天多下沉气流 C.夜晚多上升气流 D.夜晚多下沉气流【解析】与谷底相比,坡地近地面空气白天升温较快,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削弱太阳辐射,有利于茶树生长,A正确,

11、B错误;夜晚坡面降温快,坡地气流多下沉,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对茶树生长不利,这不能显示出坡地种植茶树的优势,C、D错误。答案A冻土退化过程中,地下冰的消融会导致地表发生沉降。在高含冰量冻土区,这种地表沉降伴随着大量冰体的融化往往会形成热喀斯特湖。热喀斯特湖形成后,由于积水区域的反射率低,蓄热能力较强,侧向热流也使得周围多年冻土环境发生变化。湖水的热对流过程将会导致其下部多年冻土持续融化甚至融穿。读青藏高原某草甸区热喀斯特湖变化示意图(下图)。13.关于冻土环境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冻土温度升高,上限上移 B.冻土温度升高,下限下移C.越靠近热喀斯特湖,上限越深 D.越远离热喀斯特湖,下限越浅

12、【解析】当冻土温度上升时,冻土融化,会导致上限下移,下限上移,冻土减少,A、B项错误。越靠近热喀斯特湖,热量越丰富,冻土融化越多,上限越深,C正确。越远离热喀斯特湖,冻土融化越少,下限越深,D错误。答案C14.冻土融穿后,可能对该草甸区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冻土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变薄,地下水水位上升 B.地下水将不可避免地向地表水转化和流失C.湖岸坍塌后退,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D.高寒草甸、沼泽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解析】冻土融穿后,湖水和地下水会向下渗流,从而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并不会向地表水转化,A、B错误。随着湖水和地下水向下渗流,湖泊面积减,沼泽和湿地面积减小,C错误。冻土融穿后

13、,湖水和地下水会向下渗流,从而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高寒草甸、沼泽地区地下水源不足,植被易枯死,高寒草甸、沼泽退化,荒漠化将加剧,D正确。答案D碳酸盐水体饱和及过饱和有利于碳酸盐沉积,风成碳酸盐岩主要是指大量浅海生物成因的碳酸盐碎屑被风力改造而成的海岸沙丘灰岩,通常由多期沙丘沉积而成。下图示意风成碳酸盐岩的全球分布图。15.风成碳酸盐岩多分布于A.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区 B.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区 C.全年盛行信风区 D.全年盛行西风区【解析】读图可知,风成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非洲南部沿海、澳大利亚西部、东南部沿海及加勒比海地区。根据所学知识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这些地区多为气压带(副热

14、带高气压带)与风带(西风带、信风带)交替控制区。答案A16.南美洲西海岸几乎没有风成碳酸盐岩分布,推测其主要原因是A.盛行离岸风 B.寒流流经 C.海岸陡峻 D.植被繁茂【解析】从材料中可知,风成碳酸盐岩的形成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是大量浅海生物沉积,其二是风力沉积。南美洲西海岸位于板块交界处,靠近海沟,海岸陡峻,沉积环境差,不利于沉积,因此几乎没有风成碳酸盐岩分布,C正确。据材料中风成碳酸盐岩形成条件分析,稳定的向岸风利于其形成,寒流流经、植被繁茂(南美洲西海岸部分地区植被茂密)对其形成影响不大。答案C17.大多数河流入海口附近,风成碳酸盐岩分布特征最可能是A.数量较多 B.数量较少 C.面积增

15、大 D.面积缩小【解析】风成碳酸盐岩形成需要稳定的向岸风把海滩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向岸搬运并建造沙丘,大多数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注入海洋不利于海滩沉积物持续不断地向岸搬运,因此风成碳酸盐岩分布特征最可能是数量较少。答案B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下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图,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两三个地层顶部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18.造成该断面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内外力共同作用 B.地壳上升运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解析】根据材料,“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在地壳上升过程中,河流只有不断下切侵蚀,水位的高度才能保持不变。答案A19.该断面上,乙地层比甲地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