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高考地理(二)(解析版)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84055590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高考地理(二)(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高考地理(二)(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高考地理(二)(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高考地理(二)(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高考地理(二)(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高考地理(二)(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高考地理(二)(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二)一.选择题索马里半岛位于非洲东部,大部分为高原,东南部为冲积平原;半岛内的降水主要是盛行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形成的。单纯依靠天然降雨来灌溉的“望天田”是半岛上主要耕地类型,喜高温的玉米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受上升补偿流(出现离岸风的海域)的影响,每年索马里半岛东部海域在某时段出现鱼汛(鱼类高度集中于某水域,适宜大量捕捞的时期)。图1示意索马里半岛位置。1.一年内,索马里半岛玉米的收获次数是 A.1 B.2 C.3 D.4【解析】读图可知,索马里半岛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高温,利于农业生产,但该地降水较少,只有受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影响的时段降水才会增加。受盛行风

2、影响,索马里半岛的玉米年只能收获一次。答案A2.索马里半岛东部海域鱼汛持续时间缩短的年份,印度半岛A.雨季提前 B.雨季缩短 C.涝灾加剧 D.飓风增多【解析】索马里半岛东部海域鱼汛的形成与夏季盛行风的出现和结束直接相关。鱼汛持续时间缩短,可能是鱼汛开始晚或结束早,也可能是开始晚与结束早同时出现。鱼汛持续时间缩短,说明夏季风影响印度半岛的时间短,降水少,雨季缩短,但不能说明雨季提前。飓风的形成与夏季风的进退、强弱无关,且飓风主要形成于大西洋海域。答案B小华是阿德莱德大学的一名留学生。他利用假期陪同来自北京的父母到瓦南布尔欣赏南露脊鲸“鲸跃”。在旅途中,他向父母介绍,南露脊鲸是一种大型海洋哺乳动

3、物,繁殖季节需要生活在温暖的水域,幼鲸在水温转暖的季节随鲸群南迁至南极洲附近海域。瓦南布尔市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其附近海域是南露脊鲸的主要繁殖地,“鲸跃”是当地著名旅游景观。图示意澳大利亚东南部及瓦南布尔市位置。3.小华的父母在阿德莱德可能看到的当地典型景观是A.河网纵横密布,稻香鱼肥 B.黄沙漫漫,驼铃声声 C.叶片常绿坚硬,冬雨霏霏 D.四季如春,绿草如茵【解析】阿德莱德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印度洋东岸,结合其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项正确。“河网纵横密布,稻香鱼肥”描述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景观,A项错误。“黄

4、沙漫漫,驼铃声声”描述的是沙漠地区的景观,B项错误。“四季如春,绿草如茵”描述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景观,D项错误。答案C4.为欣赏到优美的南露脊鲸“鲸跃”景观,小华带父母去瓦南布尔附近海域观察“鲸跃”的最佳时段是A.12月 B.44月 C.78月 D.1011月【解析】南露脊鲸主要生活在南极洲附近海域。7-8月是南半球的冬季,高纬度海域水温太低,不适合南露脊鲸的繁殖和生存。此季节,南露脊鲸需要北迁至纬度较低的澳大利亚南部海域。答案C2019年,美国封杀我国几家高科技企业,使他们的总部所在地成为“网红”。有网友调侃道:“这不是对中国的战斗,而是对深圳的战斗,确切地说是深圳南山区,再准确一点则是

5、一条街道南山区粤海街道”。资料显示,该街道的部分企业在深汕特别合作区也有大量投资。该合作区位于汕尾,先前由深圳和汕尾共同管理,但发展缓慢;由深圳单独管理后,合作区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5.“一条街道”体现了相关企业 A.技术力量雄厚 B.相互协作密切 C.空间布局集中 D.海外市场单一【解析】相关企业总部集中在“一个街道”,体现了相关企业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集聚的特点,但不能说明相关企业存在协作关系,B项错误,C项正确。“一条街道”不能体现相关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海外市场单一,A、D项错误。答案C6.粤海街道部分企业在深汕合作区大量投资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生产环境 B.开拓当地市场 C.降低生产成

6、本 D.增加就业机会【解析】深汕合作区位于汕尾,与经济发达的深圳相比,汕尾土地、劳动力成本低,企业在深汕合作区投资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C项正确。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利润,而不是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生产环境,A、D错误。这些企业的市场不仅仅是当地,而是全国甚至全世界,B项错误。答案C7.深汕合作区目前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管理方式的转变 B.科学技术的创新 C.企业的集聚效应 D.深圳的头雁效应【解析】由材料可知,深汕合作区由两市共同管理变为由深圳单独管理,之后合作区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说明管理方式的转变利于强化管理效率,增强投资力度,促进合作区的发展。答案A海岸线是识别海洋

7、和陆地的分界线,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流水堆积、海浪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194年至1855年江苏沿海地区是古黄河入海的区域,至今还留有黄河流水作用的痕迹。图3为宋代以来江苏省海岸线变化示意图。8.江苏省海岸线推进速度最快的是A.连云港宋代至明嘉靖年间 B.滨海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C.如东清乾隆至今 D.大丰宋代至今【解析】海岸线的推进速度要看单位时间里海岸的推进距离。宋代至明嘉靖年间的连云港、清乾隆至今的如东、宋代至今的大丰年推进速度都比较慢,而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的滨海,海岸推进距离远,经历时间短,海岸线推进的速度最快。答案B9.1194年至1855年间,古黄河入海口最可能在 A.甲 B.乙 C

8、.丙 D.丁【解析】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河口三角洲生长较快,河口处的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最明显。由图可知,宋代至乾隆年间(960-1796年)的乙处向海洋方向推进最为明显,造陆面积最大,所以乙处为古黄河入海口的可能性最大。答案B10.江苏省沿海地区筑港条件最好的是 A.赣榆 B.琼港 C.启东 D.如东【解析】赣榆沿海的海岸线变化不大,为基岩海岸,建造海港的条件最好。琼港、启东、如东等地的海岸线明显向海洋推移,为淤泥质海岸,建造港口的条件较差。答案A南极“绿洲”是指南极大陆上那些没有被冰封雪盖的露岩地区,印度洋沿岸的班戈地区就是南极赫赫有名的“绿洲”之一。它是一个由高高冰墙围绕成的、像一个扇形屏风的

9、山谷,谷内岩石表面有许多蜂窝状窟窿;地面砾石表面有一层光泽如漆的盐类聚集而成的暗棕色外壳;谷内多沙丘,干燥的丘间低地或沙丘的斜坡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盐霜;沙丘间偶见不冻湖。11.形成班戈谷内岩石表面蜂窝状窟窿的外力作用是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生物风化 D.冰川侵蚀【解析】由题可知,班戈谷内没有积雪,说明风力强劲,因此岩石表面的蜂窝状窟窿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B项正确。物理风化形成的是残积物构成的风化地貌,A项错误。班戈谷内没有植物,生物稀少,生物风化作用微弱,C项错误。班戈谷内没有冰川,也就没有冰川侵蚀作用,D项错误。答案B12.推测班戈谷内部分湖泊不结冰的原因可能是当地有A.暗棕

10、色外壳的砾石 B.像扇形屏风的地形 C.覆盖白色盐霜的沙丘 D.沿岸温暖的洋流【解析】覆盖白色盐霜的沙丘可为湖水提供可溶性盐分导致湖水冰点(结冰温度)降低,湖泊不易结冰,C项正确。屏风状的山谷对当地风速影响较大,但在极寒的条件下,地形对湖水是否结冰影响不大,B项错误。暗棕色砾石虽然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但吸收的热量不足以使湖泊不结冰,A项错误。班戈地区沿岸附近没有暖流流经,D项错误。答案C流动儿童是指流动人中017周岁的儿童,其主要流入区是各类城市。近年来,我国流动儿童规模逐年增加。图4示意我国2010年流动儿童年龄构成。13.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影响1517岁流动儿童比例的主要因素是 A.就业 B

11、.家庭 C.教育 D.环境【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7岁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多就读高中。该年龄段流动儿童比例大说明外出求学的人口多,C项正确。就业主要影响青壮年人口的比例,A项错误。家庭及环境对各年龄段流动儿童比例都有影响,B、D项错误。答案C14.15岁以下年龄段流动儿童大量涌入城市,将导致城市的A.人均消费剧增 B.产业结构有所变化 C.出生率提高 D.劳动力供给过剩【解析】15岁以下年龄段流动儿童大量涌入城市,将导致服务儿童的相关产业增加,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化,B项正确。15岁以下年龄段流动儿童大量涌入城市,会影响城市的人均消费,但不会使人均消费剧增,A项错误。流动儿童涌入城市,不会影

12、响城市人口出生率,C项错误。该年龄段人口不属于劳动力,不会导致城市出现劳动力供给过剩的现象,D项错误。答案B图5为我国某中学一教学楼南、北门厅内二至日10:00和14:00光斑示意图。15.该中学最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海南岛 C.黄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解析】由题可知,门厅内光斑朝向偏西或偏东方向,说明10:00和14:00位于正午前后。相同时间,南门厅光斑朝向偏北方且长度较大,为冬至日的光斑状况。北门厅光斑朝向偏南方且长度较小,为夏至日的光斑状况。夏至日正午前后,该教学楼北门厅光斑朝向南方,说明太阳位于其北方的天空,故其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松嫩平原、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均位于北回

13、归线以北,正午前后均不可能出现光斑朝南的情况。答案B16.冬至日11:00时,南门厅内的光斑大致朝向 A.正南 B.正北 C.西北 D.东南【解析】由上题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冬至日10:00(朝向西方)的光斑长度大于14:00(朝向东方)的,说明当地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1:00时,当地地方时约为10:00,南门厅内光斑大致朝向西北方向。答案C二.非选择题17.(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0月11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正式通车,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之一。该桥所在的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据统计,该海峡每年6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300天

14、,7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200天,最大浪高约9.69米,曾被称为“建桥禁区”。图6示意福州至平潭部分线路和地形剖面。 (1)指出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的原因。(4分)【解析】结合图片资料,风口的成因主要从大气以及地形条件进行分析。由图可知,该海峡走向与盛行风风向致,加之狭管效应明显,增强了风力.【答案】海峡走向与盛行风风向一致(2分);地处狭窄水道,狭管效应明显(2分)。(2)说明该桥选线途经大练岛等岛屿的原因。(6分)【解析】桥梁经过岛屿的原因可从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成本和改善途经地区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交通线路在陆地建设比在海上更具有安全性且成本更低;岛屿上有常住居民,可以改善当地

15、的交通条件,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答案】途经岛屿,陆地建桥比海中难度小,节省投资(2分);连接岛屿上的村镇,改善其对外交通条件,促进经济发展(2分);缩短桥梁跨度,提高桥梁安全性(2分)。(3)分析该桥施工难度大的原因。(6分)【解析】海上修建桥梁的难度主要表现在复杂的地形、多变的天气状况以及海水的强腐蚀性等方面。结合材料可得,当地风大浪急,海域面积广阔,海底地形复杂等都给桥梁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答案】海域宽阔、水深,桥梁跨度大;风大、浪高、水流急;极端气象灾害活动频繁;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要求高。(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18.(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异重流指两种可以相混的流体因密度差异而产生的相对运动。小浪底水库汛期利用异重流进行排沙清淤。排沙过程中小浪底水库水位逐渐降低,然后又进行短历时回蓄,再降低水位,之后快速抬高水位。在此过程中,低水位时库区淤积物被大量冲刷,尤其是水库末端淤积三角洲顶点部位的泥沙大量滑塌,被洪水挟带形成异重流后排出库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