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艺术学概论》形考任务表情艺术 作品赏析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184055166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电大《艺术学概论》形考任务表情艺术 作品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开电大《艺术学概论》形考任务表情艺术 作品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电大《艺术学概论》形考任务表情艺术 作品赏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开电大艺术学概论形考任务表情艺术 作品赏析表情艺术 作品赏析(18分)本次任务建议完成实用艺术模块(第十二十三章)学习后进行,满分18分。请对著名中国音乐艺术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进行鉴赏。赏析导引:作品创作者,或创作国家,作品内容概述,作品主要艺术特点参考答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所体现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一、课题背景介绍 众所周知,小提琴是一种西洋乐器,但如果你认为,这种乐器演奏不出我们中国的“风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从上世纪开始,中国的音乐家们就在不懈努力地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小提琴乐曲,而这些曲目大都改编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经过作曲家的加工、润色,结合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与西洋小提琴演奏的特

2、点,创造出许多中国小提琴名篇。然而,这其中的代表作当属梁祝。 1959年,当时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的学生何占豪、陈钢、俞丽拿等人成立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他们立志要将小提琴演奏出“中国特色”。当时也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创作,为建国10周年献礼。当时由于受意识形态“左”的思想影响,作为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何占豪在向学院党委征求创作主题时,给了学院这样三个主题供选择:“1、全民皆兵;2、大炼钢铁;3、梁祝”,其实,何占豪早就已经默认了前两个主题,第三个只是凑数。而当上海音乐学院时任党委书记孟波在看到意向书后,毫不犹豫地在“3”的

3、后面打了一个钩。于是,在学生们努力以及孟波的支持下,“蝴蝶”终于破茧而出了。据当时作品首演会上担任独奏的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回忆,当梁祝演奏完毕后,音乐厅内掌声持久不断,许多观众热泪盈眶,已经退到后台的俞丽拿和乐队指挥见此情形,不知如何应对观众的热情,由于这只是一次作品的首演会,没有准备“返场”曲目,所以只好将梁祝再次演奏一遍。 毫无疑问,梁祝是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将从对乐曲的鉴赏开始,研究梁祝所体现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二、乐曲鉴赏第1部分:梁祝相见乐曲以竖琴、长笛拉开序幕,将人引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仙境,随后由双簧管带动起全乐队的齐奏,节奏

4、舒缓、温柔,为后面所要讲述的这样一个千古爱情故事营造氛围。接着,小提琴开始独奏,旋律婉转而悠扬,象征着祝英台的女性形象。小提琴在此处巧用中国民族乐器的“滑弦”技巧。随后,小提琴降低一个八度演奏,意在表达梁山伯作为男子的阳刚、书生之气。接着,小提琴又回到高八度的主旋律上,象征着梁、祝二人初次见面时相互欣赏、惺惺相惜。跟着,全乐队一起重奏一次主旋律,表达了对这份纯洁爱情的歌颂。乐队齐奏完毕后,小提琴走出了时低时高的旋律,象征着祝英台忐忑不安的心情是否要把自己是女儿身的事实告诉梁山伯呢?如果不坦白便无法向梁山伯说明自己的爱慕之意,可又说不出口。第2部分:同窗生活 乐曲进行到这里,在长笛的引导下,乐队

5、和小提琴先后奏出欢快而活泼的旋律,象征着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学堂里的欢乐生活,同学们每天一起读书、写字、游戏,还一起对付老师,生活相当快乐。第3部分:长亭送别 随着欢快乐丝的结束,乐曲变得绵长、深沉,这象征的是祝家召英台回家,二人不得不分开,依依不舍地在长亭相送的故事。在这里,祝英台向梁山伯坦白了自己女儿身份,并约定梁山伯10天后到祝家提亲。第4部分:英台抗婚 大号、锣奏出低沉的旋律,昭示着将有不详之事发生,突然,弦乐奏出了紧张的旋律,随后,铜管、木管一齐鸣响,象征着有冲突发生。乐队响毕,小提琴不断地演奏鲜明的切分音和跳音,配以乐队强烈的全奏,象征着祝英台对祝家与马家的订亲表示反抗。第5部分:楼台

6、会 在紧张的乐丝结束后,单簧管将音乐引向另一个气氛。小提琴与大提琴一唱一和地奏出悲伤、无奈的旋律,梁山伯与祝英台面对事实,无力扭转乾坤,只得在楼台洒泪而别,约定来世再相会。第6部分:英台哭坟 梁山伯在与祝英台分别回到家乡后,因伤心过度而死,祝英台听说消息后便请求父亲自己穿素服出嫁,并绕道到梁山伯坟墓前祭奠,父亲同意了。音乐在这里采用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散板、快板技巧,结合戏曲中“紧拉慢唱”的手法,用小提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在梁山伯坟前祝英台的悲痛以及对封建礼教血与泪的控诉。第7部分:英台投坟 祝英台的挚诚感动了天地,顿时,天黑风起,梁山伯的坟墓打开了,祝英台义无反顾地跳了进去,音乐中锣、鼓、管、

7、弦齐鸣,气势宏大,表现了对伟大爱情的热烈赞颂和对封建礼教的激烈痛斥。第8部分:化蝶 音乐又回到主题乐丝上,只是形式作了些许改变,主题演奏完毕后,在钢琴、钢片琴的配合下,小提琴奏出了优美的旋律,象征着两只蝴蝶飞舞在潺潺流水、美丽宁静的“仙境”。随后乐队激昂、热烈的齐奏表现出对伟大爱情的赞颂以及对后世人的警戒,颇似孔雀东南飞中“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结束句小提琴柔美的旋律仿佛在告诉听众:“过去的事就多一些宽容吧,现在我们应该祝福先人的爱情,不要打扰他们休息了。”三、总结 在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尽管这是一部采用西洋乐器,根据西洋作曲、编配手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但是它无不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十分完美地将西洋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结合在了一起。正是由于作曲家们大胆改革、创新的精神,才成功实现了第一次的小提琴“民族化”。今年已经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的第54个年头了,当时的创作者和演出者都已年过古稀,让我们祝愿这只音乐的“蝴蝶”飞遍世界每一个角落,去传播我们的民族音乐,也希望作曲家当年创作时的精神能鼓舞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工作者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