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改设想 - 课改新理念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184053073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改设想 - 课改新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改设想 - 课改新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改设想 - 课改新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改设想 - 课改新理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改设想 - 课改新理念 关于四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改设想一思想教育。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二语文教学。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

2、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4继续培养勤查实际典,主动识字的习惯。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2、汉语拼音。继续稳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根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答复下列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拟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5讨论问题能主动

3、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4、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6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5、习作。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慨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4、顿号。 三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留心观察事物、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儿童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主动识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和的培养。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四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

5、根据课文特点,合理选择阅读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多样化,师生互动,让竞赛、表演走进中段孩子的课堂,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提问,使之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解决难点,富于启发性,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读书。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开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平。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有时还要有感情地读。所谓有感情地读,是要做以披文入情“,要让学生的情

6、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过程,关心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真正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五习作练习习作中,按“长线、短线结合,习作、练笔结合的方法,适时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根底。另外,中段习作,强调作文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人事物,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梦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条件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有时也可以按照例文示范、“讨论明法、“摹仿起步的训练步骤,组织好习作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