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404979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概念、现状及问题分析3.1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涵义自古以来就有政治社会化现象,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延展和传播现象,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就有专门研究该问题的。政治社会化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政治行为主义的倡导人、政治系统论的创立者戴维。伊斯顿在一篇论文中提出。在他的论文中指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获得其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是社会将关于政治的知识、态度、规范和价值取向等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方式” 。在这之后,研究政治社会化开始走向国际化。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包含了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对政治社会化的理解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进行社会政治

2、生活以及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对政治知识有了逐步的认识和获取,进而对自身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形成和改变的能动过程。对于政治社会化的涵义进行归纳,总结起来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是包括:第一, 可以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政治社会化的涵义,对个体而言,政治社会化可以指一个人持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感情、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认知模式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形成个体所特有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参与的行为取向,并且同样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在政治系统中担任特定的政治角色所需要的政治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和掌握。在这个意义的基础上来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获得政治人属性的过程。罗伯特E道斯等人也认为:人们关于政治

3、传统或政治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的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政治社会化意指是获取这些知识的一种或多种过程。这个观点论述政治社会化的角度是从个体角度出发的,这个观点充分认识到了个体的重要性,强调了个体的能动作用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到的,但是这个观念却忽视了社会具有的政治教化作用。第二, 可以从社会作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社会化涵义,就社会层面而言,政治社会化是传播和传递特定的政治文化传播以及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就是指人的政治个性和政治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不同包含的政治社会化模式就会有所不同,政治社会化模式对该社会政治文化的总体性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个观点主要是从政

4、治社会化和政治文化的关系方面进行描述,换句话说是把政治社会化看做是政治文化的延续和传递的过程,认为政治文化的内化过程是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正如阿尔蒙德和鲍威尔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兰顿也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把政治文化代代相传的过程。从社会作为的角度理解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了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政治文化,而政治文化的传承是政治社会化的目标之一。但是,对于内容而言,政治社会化不单纯只是代表政治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就政治统治者的眼光来看待,政治社会化还应该包含着对政治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政治生活方式一会政治行为模式的教育和灌输。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还应该包括学习政治技能、提高

5、政治参与能力以及积累政治经验。总而言之,政治社会化用文化传承论来理解其全部内容是指政治文化,这种理解方式缩小了政治社会化的功能范围。政治社会化包含的这两个运动过程包括:一是政治体系通过特定方式不断的对其社会成员的政治理念、政治信念和政治意识进行塑造,二是社会成员又通过其他的途径不断的获取政治知识,确定自己的政治态度,培养自己的政治情感,最终形成政治人格。因此,成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升对于维护政治体系坏和巩固政治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政治社会化的主要作用包括:首先,传播和发展政治文化。阿尔蒙德是美国政治学家,同时也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创立者。他提出“一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各

6、种政治活动促成了政治文化的产生,而政治文化是这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所推崇的一套政治理念、信念和情感。他影响着国家当中社会成员的政治要求、政治行为以及对待道德和法律的评价,因此社会成员在以前的人生历程中所形成的政治态度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极强的政治行为有极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因此,政治文化对于社会政治体系的维护和政治秩序的正常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有了成熟的政治文化,而没有正确的途径来进行传承和发展,政治体系的维护以及正常政治秩序的维护的目标并不能够达到,此时的途径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这个途径恰好是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能够通过政治社会化全方位的渗透到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并且使其深入人心,使其

7、能够内化为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态度,最终能够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最终实现社会政治体系的巩固和正常政治秩序的保障。因此, “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运行过程的最终目标,而政治社会化则是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政治文化是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根本目的,而政治社会化则是传承政治文化的基本途径。 ”其次,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政治主体按照符合自己政治地位和政治身份的政治行为模式进行活动时扮演的角色就可以称之为政治角色。而只有培养出适合特定政治社会需求的合格的政治角色,才能够使社会政治秩序的正常运行。而合格的政治角色的培养,则需要政治社会化的促进和熏陶。再次,保障政治秩序稳定。政治社会化指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已有的

8、政治制度所包含的政治理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稳定的政治秩序维护的前提是社会成员能够接纳和认可现存的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因此,如果想要维持现在的社会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就需要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现存政治体系要求的政治态度和理念。而完成政治社会化的主要任务便是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理念、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因此,政治社会化对于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大的作用。而具体到政治社会化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同样被人们关注和探讨。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参与社会中的政治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正确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以及由认知和态度支配的政治行为,进而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

9、民的过程。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从对文化认知理解 的角度而言,是表示大学生是对政治文化的学习、接受和内化的过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而言,可以理解成大学生形成政治个性和政治人格的过程;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理解时,政治社会化则是指政治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使大学生对主导政治文化逐步接受进而内化成为自身的政治行为,进而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的合格的政治人,并对当代现行的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有一个良好的适应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指当代大学生在这过程中形成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最终坚定政治信念的过程。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相对于其他人群比较独特,因此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3.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10、的特点由于大学生学习了较多的政治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所以,他们相对其他的社会成员相比更加关注国家大事,也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当然也会存在社会经验和政治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除了具有一般社会群体政治社会化的普遍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第一, 具有鲜明的时代创新性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有很多改变,这些改变包括:思想意识发生的主要变化通过由传统的政治观转化为经济观表现出来;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的变化则主要表现为用个体主体性价值观的转变转化为传统的集体价值观,这

11、将导致价值主义的本位倾向、价值评价标准的功利化倾向以及价值选择的多样化倾向等;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用确立自主意识、萌动参与心理、形成独立型政治人格、增强法制观念及重构开放心理来代替传统的普遍的权威崇拜、盲目的服从心理、压抑的政治个性、异化的政治热情以及淡薄的法制心理。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勇于解放思想,具有创新精神;主体意识增强,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同时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此同时注意增强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参与观念和竞争意识。他们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对政治文化的学习,注意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注重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 政治教育的可塑性大学生

12、的政治社会化在选择方向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阶段,正处于人生独立发展阶段和走向社会的准备期,他们的价值观念正处于形成期,但是,由于他们被限制于年龄和阅历,其政治参与能力又存在一定的缺陷。当代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选择政治社会化方向和内容的能力,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和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治教育者的帮助,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政治人格;为社会塑造和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些使得大学生早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心理需求和接受政治社会化教育提供了精神动力,大学生由于不足的社会经验以及不成熟的政治意识,他们的政治情感一直处于不稳定的阶

13、段。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表现出了教育可塑性的特点。第三, 教育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性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指大学生在接受社会政治的影响和改造的同时又运用自身特有的政治态度以及政治行为来反过来影响社会政治生活,在影响与被影响的互动中形成自己的政治角色的过程。社会政治体系一方面在政治思想和行为上影响着大学生,传播政治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使大学生形成政治认知,使自己的政治情感得到培养,政治行为有所形成。大学生在另一方面接受政治社会化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分析各种政治观点以及政治关系,进而使得自己的独特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形成,并且能够对参与社会政治社会活动保持

14、一个积极的态度,这将反作用于政治教育者、政治社会和政治组织。因此,形成大学生的政治观,并不是单纯的消极地以及被动的接受外界影响的结果,而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反映过程。当大学生受到外部的政治教育时,他们原来拥有的知识、经验、观念和兴趣等就都会活跃起来,并评价和选择外部影响,对符合自己的社会理想的思想和信息进行吸取,能够形成某种政治倾向。正是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中,使得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得到不断向前的发展。第四, 政治社会化效果的社会辐射性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程度的高低,都会对整个青年群体的成长甚至对整个社会的兴衰沉浮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各大高等院校自从扩招以来,人数逐渐上升,大学生在

15、青年群体中属于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因此这个特殊的群体会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以及各界均对他们给予了较高的期望。当大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经过在社会的实践的锻炼,很快就会在国家未来的各条战线承担重任,会成为各条战线的重要建设者、管理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国家未来各个领域高级人才的预备人和接班人。他们在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方面以及政治素质方面均会对社会和其他社会团体产生积极和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若他们拥有正确的政治观以及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敢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会对社会和其他社会群体产生感召和影响具有极强和极大的社会辐射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在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是大学生在学习和

16、接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具体的说,我们针对我国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具有的特点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 增长和强化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和认知政治理论的认知是自然人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的基础要素,并且一个人的政治认知的程度决定着其会持有何种政治态度和政治理论、确定何种政治态度、坚定何种政治信念。通俗的说,我国政治社会化增长和强化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方式主要可以分成正面教育和反面批判两种。正面教育主要是指向大学生讲解无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来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而反面批判则是基于大学生对不同政治文化的强烈求知欲望的这个特点,主动的向大学生介绍各类主要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并且指出它们具有的弊端和缺陷,这样来帮助他们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第二, 确立并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认同感是指人们对政治理论和认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结果,而不断加强政治情感又会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的热情。政治社会化对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加强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对共产党、无产阶级政府和国家这三个方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