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

上传人:.*** 文档编号:184042956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中学语文课程肩负了人才培养的重任,应全面认识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融入语文教学实践中,提高德育成效。在中学语文课程的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转变传统育人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自身思政育人能力。为学生教授语文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学语文;策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除思想政治课程外,“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让学生在

2、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语文课程中,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提升语文课程育人质量的重要方式。中学时期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语文课程通过培养学生文学鉴赏、沟通交流、写作等能力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道德情操。中学语文教学融入思政教育,首先要从中学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探索思政元素,更新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从而使得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卓有成效。一、深入挖掘课本思政元素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在中学语文的教材中,很多课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

3、,教师在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不断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一)依据单元主题,梳理思政内容。语文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为思政内容的梳理提供了便捷,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人文主题,主要包括人生、社会与自然三个方面。人生类文章可以带领学生领悟人生哲理,学会修身正己,为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为“杰出人物”,有“两弹元勋”邓稼先、“爱国学者”闻一多、“文学家”鲁迅等,带领学生学习这些各领域杰出人物精神品质,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榜样,激发他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社会类文章中可以学习到孝亲敬老、无私奉献、遵规守纪以及为人处世。部编版八年级

4、下册第六单元主题是“社会生活”,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领悟古人对生活的哲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其中对学习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主题类文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关爱动物以及探索精神。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是“人与动物”,在学习猫鸟和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人和动物相处的情形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善待自然万物的思想意识。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需要认真梳理各个单元主题以及具体课文内容,深入探索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建构出全面的思政教育体系。(

5、二)依据课程类型,设计思政元素。阅读与欣赏类,教师可以在教材文章中探索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艰苦奋斗精神等思政教育内容,将其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教学目标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表达与交流类,可以将思政内容设置为主题,例如教师设定“诚实守信”为主题,引导学生在互相交流沟通中加深对“诚信”道德情感认知,在写作中抒发“诚信”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在提升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的同时增强思政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类,可从教材中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主题,设定具体实践活动方式,融入具有情感价值的思政元素。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6、“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可以通过制作公益海报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会体谅关爱父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二、更新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转变只注重专业知识与能力传授的传统教学观念,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纳入具体教学活动中,更新育人理念。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应试”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运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路径,提升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育人成效。(一)理论加实践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传统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

7、极性,主动进行参与体验才能产生深层感悟,真正使学生领悟到课程所传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阶段,许多老师在进行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时,只关注具体教育方法转变,忽略了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语文教师需要拓展教学空间,设定具体思政教育内容,为学生搭建起课程实践平台,积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家国情怀”,学生品味了祖国的语言文化、乡土风情与大好河山,在本单元学习完成后,可以举办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情景剧表演活动,抒发爱国热情的诗歌朗诵会,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的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将相关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二)拓展课堂教学路径。学生在学校语文

8、课堂中的学习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要想提升育人效果,教师必须积极拓展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可以结合具体思政教育的目标,为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水平,同时又深化学生对于某一思想道德品质的理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导向。正所谓生活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可以让同学们学习到在课本、课堂和学校中接触不到的东西,教师要积极将社会生活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为学生创造与社会生活相互融通的课堂情境。三、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主导作用,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只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师水准,才能产生高效率的教学效果3。中学语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

9、德育能力直接决定了其课程思政建设水平,高素养的老师会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一)加强理论学习。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不能可以当一个“对很少的东西知道很多、对很多东西知道很少”的“专家”,扎实的政治素养和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同等重要。拥有高政治道德水平的教师,才能甘于奉献,以高度教学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真正热爱学生,为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带来正确的引领。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政治理论学习,逐步提升自身政治思想觉悟,以高尚师德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二)提高德育意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习成绩成了评定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

10、这种“唯分数论”使许多学生缺乏认同和自信,没有尊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性格与发展,违背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作为新时代教师,更应该转变“应试教育”模式,提高道德教育意识,以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为导向,教好书,育好人。要让教学和育人“同步走”,不能先教书后育人,更不能只教书而把育人育德看作是“专人专课”之事,要自觉树立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意识,更好地发挥德育元素挖掘的主动性、创造性4。(三)增强育德能力。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素养,育人能力同样重要。让语文课程的专业知识与道德品质教育协调发展,学生在学习语文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这对中学语

11、文教师的育人能力有了更高需求。例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思想认知变化,加强正面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深入探索课文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爱国精神、制度优势、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以实现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四、结语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中学语文课程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要注重将语文要素与思政要素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中学语文教师肩负人才培养的重任,要不负时代所赋予

12、的光荣使命,时刻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学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2汪瑞林.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1):77-83.3段鸣骅.大学语文课程结合思政教育之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5,(09):21-22.4许家烨.论课程思政实施中德育元素的挖掘J.思想理论教育,2021,(01):70-74.作者:程靖涵 王玮 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