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文阅读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84042011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文阅读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文阅读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文阅读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文阅读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文阅读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文阅读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文阅读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二)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唐诗与宋词内在精神相比较,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各得其时,各擅其美。唐诗崇高雄浑,具阳刚之美。宋词美在气骨,故瘦劲;婉丽优美,具阴柔之美。唐诗以慷慨报国、昂奋热情的豪迈见长,或以痛斥时弊、无所畏惧的批判著称。体现了弘扬自我,张扬个性的强烈的主体意识。显现出了开阔雄浑的盛唐气象。他们的作品中显出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阔的气势力量。宋词里虽然不乏慷慨激昂的豪情壮志,但明显地缺乏那种舍我其谁的自豪。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

2、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这些诗歌着眼于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他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唐朝诗人开阔雄浑的意境集中表现在诗人追求和实现理想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宋词也有意境雄浑的豪放词,豪放词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打破“词为艳科”的藩篱,畅所欲言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达,语言流利畅达。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也境界博大,但是不像唐诗那样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同是写愁,唐诗里的意境

3、不同于宋词的意境。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但我们只要将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贺,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有力、愁得气派。而宋词里的愁多是个人的感情。如晏几道从富贵的巅峰上跌了下来,但是他不思改变,还是整日沉湎于花前月下、歌舞酒楼之中,将满心的矛盾和苦楚寄寓到词作中,如“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两同心)他的愁是把自己满身的感情寄托在红袖间,其意境不去理会世事,显得非常的狭窄。唐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揭露社会的黑暗,目的是暴露社会矛盾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忧虑。例如杜甫在

4、安史之乱前夕揭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尖锐的问题。李白六十一岁时还请求参加李光弼的军队,去讨伐安史叛军。杜甫虽然忧国忧民,但不是悲观主义者。正是在安史之乱那些最阴霾的日子里,他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他们揭露矛盾的目的是改变矛盾,期盼统治者的改变,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而宋词里所表达的是微弱痛苦却又无奈的挣扎。如范成大在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清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激昂悲壮。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们无力改变,也无法拥有像唐人那样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摘编自

5、刘春雨浅谈唐诗与宋词内在精神的差别)(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诗境界开阔雄浑,有慷慨报国、昂奋热情的豪迈,也以痛斥时弊、无所畏惧的批判而著称。B.唐人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深谋远虑,揭露黑暗的同时,表达了对现有社会危机的担忧。C.宋词中缺乏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表达的是微弱的痛苦,无奈的挣扎,词人无力改变现实。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诗人,不怠世,通过诗歌极力揭露社会矛盾,努力去改变社会矛盾。(2)下列有关唐诗宋词内在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诗宋词风格迥异,唐诗有阳刚之气,而宋词有阴柔之美,其内在精神大相径庭。B.唐诗体现出张扬个性的强烈的主体意识,宋词则显

6、出了高昂明朗的主要情感。C.唐诗中通过意象的运用,营造开阔雄浑的意境,体现诗人对理想的憧憬的精神。D.宋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屏障,拥有雄奇阔达的意境,与唐诗相比则显略逊一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盛唐诗歌着眼于时代风格与精神,意象与意境相结合,性情与声色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B.宋词有豪放与婉约风格之分,豪放词的开山鼻祖是苏轼,南宋辛弃疾则锦上添花,将其推到一个顶峰。C.宋词是表达个人的感情,其中的代表晏几道不去理会尘俗之事,一心将自己饱满的感情寄托于红袖之间。D.唐诗在愁的表达上,意境与宋词迥然不同,李白表达“愁”毫不隐讳,直抒胸臆,愁得有力、愁得气派。

7、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在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神圣使命。传统课程教育实践中,思政课理论教师宣讲式地授课、学生单向被动式地倾听,不仅枯燥乏味,而且效果欠佳,使意义十分重大的思政教育流于形式。因此,思政课一度被贴上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严肃说教、没有温度等标签。在互联网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青少年深受复杂思潮的影响,以哗哩哗哩、抖音等为代表的视频平台正在成为年轻受众的聚集地,如此文化环境下,如何有效开展思政教育成为愈加重要的时代课题,多元视听、互动沉浸、短小紧凑等年轻人喜欢的新媒体形式,怎样才能与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呢?近期热播的思政

8、类节目给出了各自的答案。从社会主义有点“潮”借网络化表达和新兴技术元素引发人们之间“潮”的共呜,到思政热点面对面打破教师主导、我讲你听的传统模式,首创翻转课堂,实现师生共同参与,再到这就是中国创新采用“演讲+真人秀”模式,巧妙解读中国制度。思政教育和视频节目的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高冷范儿的思想政治理论有了接地气的样态表达,受到大批青少年受众的关注和喜爱,直接把思政课堂搬到电视和网络平台,用综艺节目的思维和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思政类节目,这些区别于“一对多”灌输式宣讲的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尝试,都取得了不俗业绩,成为一堂堂有声有色的可视化“思政公开课”。思想政治理论,难的是讲得明

9、白、听得进去。突破的关键,就是政治语言与大众语言的转换与衔接。针对“先富还能带动后富、实现共富吗”等热点犀利问题,这些思政类节目表面上是采访提问、演讲辩论、互动问答等的组合叠加,本质上则是对内容“掰开揉碎”的重组再造,再采用兼具亲和力和说服力的语言讲述表达,最终实现让思想政治理论不晦涩难懂,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有青年网友表示:“这种看节目形式的理论学习,把抽象的理论从书本中拽了出来,融入到现实中,气氛活跃、真实有趣。借由老少皆宜,活泼生动的新表达,使思政教育以更加吸引人的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与此同时,青少年受众在观看节目后,也对学校思政课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让思政教育

10、不再只是停留在教室里的一门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而是真正融入实际生活的鲜活实践。有思想力的立意价值,有感染力的互动传播,思政类节目用故事化、年轻化、综艺化的“包装”有效地焕发了思政课的魅力,让思政课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以这就是中国为代表的思政类节目,实现了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有效延伸了学校思政课的“三尺讲台”。伴随着节目制作水平的提升和新媒体时代视频节目的赋能,电视荧屏和新媒体端将更加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传播阵地和学习交流平台,思政类节目也必定会进一步拉近年轻受众和党的创新理论之间的距离。(摘编自任福义思政节目赋能思政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11、的一项是( )A.思政课只要可以让授课内容不流于形式,就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B.思政节目受到所有国人喜爱的关键原因是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的样态表达。C.政治语言与大众语言的转换与衔接,对思政教育的“鲜活”确实十分重要。D.思政节目的“综艺化包装”核心,是思政内容的立意价值和互动传播方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充分介绍了近期一系列思政类节目的各种形式,显示作者对思政新表达的认同。B.文章通过对比传统思政课与思政节目,表明思政节目内容确实优于传统思政课内容。C.文章引用网友的话,是要据此论证思政类节目确实突破了思想政治理论的讲授难点。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

12、,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分析总结,论证思路非常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思政课堂内容枯燥乏味,效果欠佳,说明授课形式应该成为教师授课时考量的第一要素。B.将实际生活的鲜活实践融入到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材内容获得更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唯一途径。C.如果语言表达的亲和力不足,即便采用丰富的节目形式改造内容,思政理论依然可能不受欢迎。D.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年轻受众的聚集地,因此电视屏幕和新媒体端未来可能会取代“三尺讲台”。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要真正实现研学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学习意义,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通过课程设计让研学具有学习内涵;另

13、一方面需要深刻认识研学旅行的独特性,深刻理解研学课程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与学生共同进入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中。现在的学生是在信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研学课程带着学生离开冰冷的屏幕,回归到真实、自然的现实环境,展开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式学习。在广阔天地中,环境以无形的力量引领孩子们思考和想象,悄然改变着他们的内心世界。行走于山水之间,他们领略到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接受着美的熏陶,开阔了眼界与心胸。学生们登上黄山,当祖国最美的高山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书本中读到、画册中看到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瀑布真实出现在眼前。如果此时组织一场“黄山赛诗会”,这就是“借景抒怀”学习写作的最好时机。对研学课程而言,动

14、手实践是不可缺少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地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校内学习中,我们也创造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但多数都是在人为的模拟情境中展开。而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现实情境,面对的都是“原生态”问题,这种学习资源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当地资源,为学生安排一些“动手实践”的项目,真正建构起“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研学模式。研学旅行的团队行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会相处、沟通、合作、自我管理的机会。教师们可以将许多具体事项交给学生去

15、选择和完成。如在每天的活动中,学生轮流协助教师组织讨论、维持纪律、清点人数、发放房卡餐券,这不仅是能力的锻炼,更是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又如,火车卧铺位分配、酒店房间安排、参观时间确定、行走路线选择,也可以交由学生讨论决定,让他们学习如何自主地安排行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们学习如何解决同伴间出现的分歧和矛盾,进而领悟对集体的服从和对他人的尊重,体会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理解与包容。而这些正是对21世纪人才“沟通与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核心素养的建构过程。由研学旅行而引发的这种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是意义深远的。(摘编自辛颖研学旅行中,学习是怎样发生的)材料二:自2016年起,国家鼓励性政策持续发力,研学旅行迅猛发展。巨大的潜在市场四面匿伏着“粗放掘金”的“猛兽”,研学旅行价格高涨与低落的研学价值将这一蓝海市场推向窘境。其一是“旅而不学,学而不旅”。学和旅需要兼顾,可现实是,出国研学十几天花好几万的例子数不胜数,“假大空”游学印证着南方日报所言:“爹妈钱包出血,孩子游而不学?”加之学校敷衍地规划研学路线,并未形成课程体系,使得研学旅行流于形式,若再没有专业导师创设研学情景,“旅而不学”便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学而不旅”也存在,一些学校应试教育情节严重,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背上“沉重的壳”,学生忙于应付各科难题,哪能还有心顾及研学旅行的风景和体验?其二是“脱离自然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