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4039315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 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接下来是关于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1 一、导入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检查预习)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

2、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

3、“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

4、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

5、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

6、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

7、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 2.积累部分实词。 3.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学习断句,把握节奏。 2.赏析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方法指导: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8、。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解题 (1)解题【山中】点明地点。【秀才】是唐代对中进士者的一种通称。【裴迪】王维友人,曾任蜀州刺史,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也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书】点明了体裁。 (2)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盛唐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擅长诗与画,兼通音乐,并能使诸艺互通,尤以描绘山水田园的诗歌着称,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的山水诗,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也有一些是反映边塞和送别的诗作,如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作品有王右丞集。 2、简介背景 王维后半生,无心仕途,常往来于长安和蓝田县的辋川别业之间,亦官亦隐,常与裴迪等

9、诗酒唱和,诵读佛经。此信即写于他从长安回到辋川别业的某个时候。 3、正字音 猥(wi)憩(q)讫(q)辋(wng) 涟(lin)吠(fi)灞(b)墟(x) 舂(chng)曩(nng)仄(z)鯈(tio) 皋(go)陇(lng)雊(gu)檗(b) 4、释字词 (1)故山殊可过(特别,很)(2)足下方温经(我,正在) (3)猥不敢相烦(鄙,自我谦称)(4)与山僧饭讫而去(终了,完毕) (5)步仄径(狭窄的小道)(6)辋水沦涟,与月上下(上下波动,名作动) (7)山中人王维白(书信中对平辈晚辈的谦辞) 5、一词多义 (1)过: 故山殊可过(过访,浏览)三伏适已过(过去) 过犹而不及(胜过)无乃尔是过

10、与?(责备)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错误,过失)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错) (2)发: 草木蔓发(生长)猛将必发于卒伍(兴起,产生) 此病后三期当发(发作)春心莫共花争发(花开) 6、古今异义 (1)近腊月下,景气和畅 “景气”古:景色,气候;今: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泛指兴旺。 (2)非子天机清妙者。 古:天性今:一般比喻重要而不泄露的秘密 (3)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古:入睡今:指不作声 7、句子翻译 (1)北涉玄灞,青月映郭 (2)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3)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二、课堂教学 1、导入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赞誉:

1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盛唐着名诗人王维的高度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看看这篇书信体的散文其艺术风格又是怎样的。 2、基本阅读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故山殊可过”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2段)对山中冬夜清静优美景色具体描写。 第三部分(第3段)展望明春山中生机勃勃的景色,邀请裴秀才开春后同游。 3、学习探究 (1)朗读课文,将文中描绘自然风光的两处文字找出来,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说说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描写上有什么特点?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请用准确的词语为这两幅图命名。 明确:第一段描写是蓝田的冬夜图,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如一幅水墨国画,着

12、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意传神,基调寂静而清幽,是实景的真实描绘。(寒山月夜图)第二段描写用欢快流畅之笔写了一幅春色图,把春日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山村春色图) (2)作为一封书信,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 明确:这与本文的写作意图有关,这封信既是用来叙述朋友情谊,同时也是与友人相约共赏,向友人发出邀请。作者把冬景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既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让美景真情与朋友分享,同时也暗含对朋友的邀请。要注意的是本文写景特别富有生活情趣,这也表现了作者期望闲适山水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这种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琢

13、磨的。 (3)从文中那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维不愿独享“终南美景”,而热情邀请裴迪同游,这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第一段:写独游的索然无味。第二段:往昔携手赋诗,快乐同游。第三段:热情邀请-“倘能与我同游乎?”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款款深情。 (4)作者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三、课后拓展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明确:此诗的首联

14、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深秋暮色,和谐静谧的田园风光。 (2)“接舆”是楚国的一隐士,“五柳”是大诗人陶渊明,作者借此二人生动刻画了隐士形象,请结合全诗分析隐士形象。 明确:隐士形象:安逸洒脱,自然本色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明确: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明确:“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 明确: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高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了解战国策的相关文学知识; 2、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3、从多角度分析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是本课的重点; 2、对荆轲刺秦事件的认识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