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复习课件作文专项复习第1课时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183804414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93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复习课件作文专项复习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课件作文专项复习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课件作文专项复习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课件作文专项复习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升初语文复习课件作文专项复习第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复习课件作文专项复习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复习课件作文专项复习第1课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专项复习,写作基础,1.审好题 2.定中心 3.列提纲 4.选材料 5.初次成文 6.修改 7.最终成文,题目 开头与结尾 过渡,审好题,读题找到题眼 如:我与书结缘、一次特别的考试、诚实比分数更重要、自信才美丽、啊,母亲 2.确定写作类型和范围 如:应用文、记叙文、想像作文、话题作文等,定中心 正确 集中 鲜明,确立写作的: 主要内容(人物、事件等) 中心思想(所要表达的观点) 确定题目(一切行文的基础),列提纲,题目 开头 (如何开头?开门见山?曲径通幽?引用诗句?) 正文 (分几段?分别写什么?运用几个实例?详略如何分配?) 结尾 (如何结尾?引用名句?照应开头?意味深长?),选材料

2、,在提纲基础上进行填充与完善。 选择符合文意,体现中心的一到两件实例补充正文 选择新颖切题的诗句或名言等插入文章 尽量选择成语等替代词语,修改,检查字数、修改错别字、病句、逻辑顺序 在平常的练习中可以寻找老师进行文章修改与完善,修改 必不可少,(1)内容修改 (A)语句是否通顺,流畅。 (B)内容是否符合题意。 (C)材料是否恰当地表现中心。 (E)中心是否明确、集中。 (F)观点是否正确、鲜明。 (2)格式修改 (A)层次是否清楚。 (B)详略是否得当。 (C)汉字占格、标点占格使用是否正确。 (D)应用文格式是否完整、正确。 (3)修改方法 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考场作文还要使用相应

3、的修改符号。,题目,1.命题作文 2.半命题作文 3.非命题作文,题目,新颖 创新 体现中心,开头,1.引用名言 2.开门见山 3.制造冲突,开头,1.引用名言 文章开头引用一些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气势。 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考生还可在文章开头引用一些常见的对联,甚至引用歌曲中耳熟能详的歌词,以便引出下文的叙事抒情。这样的开头不仅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还可增加文采,可谓一举两得。,开头,2.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切入主题的写法。考生在一开头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

4、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直接点题;既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论点。 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所以是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开头,3.制造冲突 作文体裁一般以记叙文为主。写作时,考生在文章开头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 写作时,考生如果跳出常规“顺叙”思维,制造矛盾冲突,就可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评卷老师读下去。另外,在文章开头即向读者展现事件的矛盾焦点,也可以村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开头先写一段场景、情节描写,能为故事提供一个背景,将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故事氛围中,起到引人人胜的作用。,过渡,1.词语过渡法。 2.句子过渡

5、法。 3.段落过渡法。,过渡,1.词语过渡法。 就是用词语将相邻两层意思连接起来上下连贯。 如用“总之“当然”“然而”“可是”等词语过渡,也可以用表时间、地点、性质的词语过渡。这些用来过渡的词语常常放在新段落的开头。 2.句子过渡法。 就是在两个段落之间,安排一个句子来承上启下。 如顾和园中的“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自然地从写万寿山过渡到写昆明湖。,过渡,3.段落过渡法。 就是在文章上下两层意思间,用一个简短的自然段过渡,使文章前后连贯。 如伟大的友谊第四自然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这短短的一段文字既总结了

6、上文,又提示了下文,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结尾,1.篇末点题 2.圆合照应 3.卒章显志 4.言短意长,结尾,1.篇末点题 其实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也有不少是这样结尾的,比如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唯一的听众的结尾:“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合的爱好,我也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会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结尾,2.圆合照应 “起、承、转、合”是写作文的基本章法。作文结尾即体现出一个”合”字。因此仅仅做到点一下题是不够的,还必须与开头和正文细节相呼应,使文章整体圆合,前后照应。 比如回报的结尾:“看着他们

7、走远的背影,我开心地奔向雨中。侧耳细听,雨声似乎像一支歌,唱得人心里暖暖的。这是一支的歌,一支回报的歌。在优美的歌声里,我张开双臂,旋起了曼妙的舞姿”就与第二自然段的“天色阴得如黑夜,不一会儿,一场骤雨急速而下“相照应。同时这个也与第四自然段的心理描写相照应,有力地突出了“回报”这一主题。,结尾,3.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的“志”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作者对“情、理、意”的表达。而对“人、事、景、物”的表达,总的来说是从开头就要涉及的,作者只有把人、事、景、物”表达明白后,“情、理、意才能够彻底明白地表达出来。 卒章显志,即升华主旨,即塑造文魂,即画龙点睛。回报一文比较特殊题目即主旨,所以篇末点题就收到了卒章显志之效了。,结尾,4.言短意长 列举两篇六年级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的结尾 桃花心木的结尾一一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项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灯光的结尾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 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