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义教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几个问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3795597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48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义教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精选]义教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精选]义教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精选]义教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几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精选]义教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几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义教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义教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几个问题(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 建设与教学的几个问题,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自然组成部分是标准的突出特点。 布鲁姆识记性、技能性、情感性三维目标,本来以为信息技术课会像初中时一样,大部分时间是在玩但从开学第一节课到现在,每节课的内容一直是满满的。基本每节课都能学到新的知识、技术不说,信息课的作业就让我们花了不少的心思。从网页的搜索引擎调查到自助游计划;从图像处理系列作品到“ flash ”动画,我深深感觉到信息课要上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摘自 同学信息技术学科期末总结 具有挑战性,需要灵感与创

2、意,可以尽情发挥的作业;教师对作业的及时评价、反馈与激励;让学生不断体会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就感,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关键要素。 老师特别温柔和善,特别爱学生,我很喜欢这个爱笑的老师,呵呵。而且老师特别注重鼓励学生,这让我这个对信息不大擅长的同学,也对这门课越来越有兴趣和信心。 还有,信息课很自由,上网,作业时间都由你自己决定,并不强制,却能把学生管理的很有序,这大概就是做老师的最高境界了吧。 摘自同学信息技术学科期末总结,信息技术课程的组织结构?,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二 )阅读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

3、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四)口语交际,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

4、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四)口语交际,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

5、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三)习作 (四)口语交际,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第四学段 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 9.阅读科技作品,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11.诵读古代诗词, 12.阅读浅易文言文, (三)写作 (四)口语交际,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标,体系规律的提取思考 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

6、流 “学生信息素养表现: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一种可能方式,信息技术课程内涵的深度挖掘,开放性:打水印的图片 基本问题:某老师正在设计期末试卷,在某网站看到了海南省2007届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试卷信息技术科的一份试卷很不错,想在试卷中使用其中的一道题目(第11题),但图片有网站标记(如右图所示),怎么办? 解决办法:复杂的方法,可以使用Photoshop等图像加工软件去掉水印,或重新绘制图片;

7、简单的方法,通过图片裁剪或将图片模式修改为黑白模式可以去掉水印,使用这两种方法还需要再添加图片标题;一步到位的方法:使用填充色为白色的文本框覆盖水印。,引申问题1:目前,给网页图片打上水印几乎成了行业标准,那么,为什么要给图片打水印,到底应不应该给图片打水印?试从产权保护和开源精神等不同角度讨论。 引申问题2:通常网页图片的水印会比较复杂,所举示例中的水印是非常简单的水印(水印处在图片底侧且未与图片信息重叠),假如水印在图片其他地方多次出现并覆盖了图片的部分信息,又该如何处理? 解决办法:尝试使用搜索技巧“filetype:doc”查找word版本的试题信息,回避水印问题。,开放性归纳 1标准

8、:主要包括技术产品设计、开发和应用中的标准化思想和方法,如开发流程的标准化、开发文档的标准化、数据结构的标准化、代码格式的标准化、管理过程的规范化等 2开源:主要指开放源代码软件(open-source software,简称开源软件)相关的思想、技术和方法。开源软件是指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既有技术层面的内容(如技术思想、原理、方法),也有文化层面的内容(自由、共享、互惠、创新精神等) 3多元:主要表现在针对某种信息加工需求所进行的开放的信息加工活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当中,信息的加工往往因不同的信息或条件、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构思,会有完全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加工角度,需要个体根据具体需要做出

9、适合自己的选择。,一般性:查找与替换 基本问题:如何将文章中的关键词“机器人”替换成“智能机器人”? 变式问题1:如何统计“机器人”出现的频次? 变式问题2:如何突出显示正文中所有的“机器人”关键词? 变式问题3:如何将字号为小四或字体为楷体的文字统一调整为五号宋体? 变式问题4:在电子表格中快速统计?,一般性+: 图层概念及其应用 从查找到搜索 ,一般性归纳 1基础:既指相对于精英文化取向的信息技术而言是基础,又指应因基础教育需要所选择的基础性知识,如信息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技术等相关的基础概念、原理、思想,如IP地址、域名解析、色彩、构图、关系、模型

10、、数据类型、程序结构、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2常用:指常用的大众化软件工具及其操作方法,涉及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评价以及信息安全和系统维护等诸多方面。 3通用:指在前两者基础之上的总结归纳,包括通用的元素、功能、方法和过程等,是一般性部分最核心的内容。,社会性:协同工作 基本问题:如何协同修改文本? 变式问题1:审阅模式和批注模式的适用场合有何异同? 变式问题2:有了很多的修改版本,怎么管理呢? 变式问题3:因各种原因,其他同学在你写的一份文件中直接进行了修改,未作任何标记,现在应该如何查阅他修改的地方呢?,社会性:社会性软件的适用范围 问题描述:尽管不同的社会性软件都可以支持信息交流

11、、文件共享和协同工作,但其应用范围是有差异的,试举例说明适用于小组合作、团队合作和社区合作的社会性软件各有哪些? 分组探究:下面是一个参考的分类方式,重在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依据。 小组合作:QQ、Email、审阅/批注模式; 团队合作:局域网结构,及其他合作平台(如在线文档、QQ群); 社区合作:广域网结构,及其合作平台(如BBS、SNS、Wiki等)。,社会性归纳 1交流:主要指基于信息技术的表达、交流与共享,如信息检索、即时/异步通讯工具、博客/微博/博客/网摘/RSS订阅/SNS/物联网等的功能、原理、操作方法和社会意义; 2协同:按照哈肯的观点,协同就是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

12、调的、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集体行为,本文所指协同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工具和环境开展的协作和合作。如Wiki、在线文档、审阅/批注模式等的功能、原理、操作方法和社会意义。 3交往:是对前两者的提升,侧重对虚拟社区和虚拟社交的产生、发展与演变历程的观察、体验和分析,以表达信息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重要变化。,一般性:基础、常用、通用 开放性:标准、开源、多元 社会性:交流、协同、交往,文字处理板块建议:录入、版式编辑、插入对象、审阅、查找 PPT板块建议:录入、版式编辑、插入对象、查找、动画 电子表格板块建议:录入、版式编辑、数据分析与处理、图表 图片处理板块建议:工具分类及使用、图层、效果 ,何谓“

13、技术”?,动手做的技术,即基本技能 如何做的技术,即设计和规划的技术 为何做的技术,即技术的思想和价值,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课堂教学三段论 导 入 讲练结合 总结归纳,课堂导入的情境创设 符合课程需要与内容相配合 时间开销合理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讲练结合法三要素 分拆为恰当的片段。 主要依据有二:知识自身的结构(意义的相对完整性)及学生认知负担能力。 教师引导或课件引导 大 片段或 小 片段,课堂末实施总结归纳 单纯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往往导致形式大内容空。 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使知识体系化,告诉学生哪些是要记住的,哪些是今后要经常尝试的,顺便实施相应的评价。,课堂教学四段论 导 入 讲练结合 反复强化 总结归纳,课堂教学五段论 导 入 讲练结合 反复强化 总结归纳 意义拓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36字诀 教师:提升素养,汲取他人,精心设计;课堂:内容丰富,完成任务,余音绕梁;学生:兴趣盎然,手脑并用,充实体验。,学段区分建议,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初步,信息技术基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信息获取 信息加工与表达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技术与社会,学段任务区分建议 小学:基本应用技能入门与特征体验 初中:把握三大特征并提高技能 高中:技术领域与应用能力提高,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