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0张PPT)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83757724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质课件(共20张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洪灾,洪灾,寒潮,台风,泥石流,蝗虫灾害,干旱,地震,4.2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说出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 通过小组讨论,能分析洪灾的成因、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通过教师讲解,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认识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目录,【知识点1】阅读课本P86段落,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在自然界中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1)地质灾害: (2)气象灾害: (3)生物灾害:,2、类型:(成因),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台风、干旱、洪涝、沙尘暴、寒潮等; 农作物的病

2、害、虫害、鼠害等。,问题:试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 为什么? 荒无人烟的荒漠地带爆发特大沙尘暴; 2014年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 2015年天津塘沽特大爆炸事件; 2016年1月份,广西省遭遇特大寒潮侵袭。,【易混点辨析】,【知识点2】阅读课本P8688段落,说明洪灾成因及其危害,2、结合P87知识窗,了解洪灾的危害,1、洪水与洪灾的区别与联系?,洪水洪灾,直接危害 间接危害,你能说出影响洪水危害强弱的因素吗?,洪水大小、灾区人口、经济状况,气象因素: 地质因素: 其他因素:,人为 原因,植被破坏 围湖造田 建筑物占据河道,汇水流速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泥沙淤积、河床

3、抬高(排水减慢),畜洪功能减弱,降低河道排水速度,自然 原因,3、洪灾的成因(阅读课本87-88页,填写完成),(汇水速度: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 排水速度:河谷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流域汇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活动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 材料二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 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

4、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问题:根据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原因: 支流多,汇水区域广;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道弯曲;夏季降水过于集中。 上游地区滥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知识点3】阅读课本P89段落,寻找说明防治洪灾的措施。,工程措 施,兴建水库 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调蓄能力,修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知识点3】阅读课本P89段落,寻找说明防治洪灾的措施。,非工程措施,1、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 2、做好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3、严格控制滥砍乱

5、伐,减少水土流失 4、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 5、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 6、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和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发生需具备三个条件:(自然) 流域内有大量易于搬运的破碎固体物质 数量大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汇聚的水 有坡度较大的沟谷,另外:滥砍滥发、毁林开荒(人为),【知识点4】阅读课本P88段落,说明泥石流发生的原因。,试分析临沧多泥石流的原因?(气候、地形、地质等),【活动探究2】,原因: 亚热带季风区,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境内多山地,地表崎岖,坡度大; 地壳运动活跃,地表多破碎固体物质等。 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例题巩固】,

6、1为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以下措施中收效较快的是 ( ) A营造海防林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设水利工程 D建设河流污水治理工程 解析建设水利工程拦蓄洪水是收效较快的措施。,C,【例题巩固】,2下列洪灾形成因素之间关联,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洪水 C.冰凌下泄堵塞河道洪水 D.土壤含水率高,植被覆盖好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 解析土壤含水率越高,地面坡度越大,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而泥石流、冰凌堵塞河道都可能形成洪水。,D,【例题巩固】,3下面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有 () 建筑物占据河道流域内植被破坏大规模围湖造田上游山区大量陡坡开荒 A B C

7、 D 解析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会加剧洪灾,主要表现为建筑物占据河道、破坏植被、陡坡开垦农田和大规模围湖造田等。,D,【例题巩固】,4、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 mm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答案: (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 (2)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等;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课堂小结,一、自然灾害的含义,三、泥石流,二、洪灾,自然灾害与人类,危害,成因,措施,自然,人为,危害,条件,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