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30165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2、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3、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

2、不好造成的4、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5、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燃烧匙 B分液箱斗 C试管夹 D烧杆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水泥砂浆7、“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分子的质量很小

3、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ABCD8、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9、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A稀有气体 B氧气C二氧化碳 D氮气10、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1、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A量筒B试管C集气瓶D锥形瓶

4、12、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13、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15、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4H4个氢元素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16、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

5、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17、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1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19、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 D验满20、2015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

6、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的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C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用序号回答)(1)能够成物质的粒子是_;(2)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是_;(3)质量最小的是_;(4)一定带正电荷的是_;(5)一定带负电荷的是_;(6)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粒子是_。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阳离子、阴离子这些微粒中

7、:(1)显电中性的微粒有_。(2)带正电的微粒有_。(3)同位素的氕、氘和氚原子具有不同的_。(4)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3、生活中许多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1)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_ (填“单质”或“化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_,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都具有可燃性,试写出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形似足球的石墨烯(C60)可以用于超导、催化领域,它是由_(填“原子”或“分子”)构成的。(3)木炭、活性炭都具有_的结构,因此都具有吸附能力,请写出活性

8、炭的一种用途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实验室中进行实验需要制取少量的乙炔气体,小婷同学对制取乙炔的方法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她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小婷同学首先查阅了相关资料,获得了如下信息: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空气轻,微溶于水,易燃烧。(A)天然气在电炉中高温下反应可生成乙炔:2CH4高温 C2H2+3H2 (B)固体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可生成乙炔:CaC2+2H2O=Ca(OH)2+C2H2(1)实验室应选择制取乙炔气体的反应是_(填“A”或“B”),选择该反应的理由是_。(2)实验室中有以下两套气体的发生

9、装置。制取乙炔应选择的装置是_(填“甲”或“乙”)。你选择此装置的理由是_。(3)实验室中收集乙炔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选择此方法的理由是_。(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甲”或“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收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应该放在桌面上。写出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室现有氯酸钾、高锰酸钾、火柴、棉花、升降台等用品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相关空白:(1)上述仪器中,E仪器的一般性用途为_;若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编号为_(填字母),请按题的要求写出制氧气反应的表达式(文字或符号均可)_。(2)制

10、取氧气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连接好仪器,_(填一种操作),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温度_,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使装置内的气体逸出,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_的现象。(3)在试管中装入少量药品,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把试管_固定在铁架台上。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25g石灰石样品,粉碎后,将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5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次数一二三四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11、g2020202020产生气体的质量/g2.24.46.68.88.8(1)生成CO2的质量为_g;(2)第_次恰好完全反应;(3)求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2、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请计算:(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3)38g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2、C3、C4、D5、A6、A7、B8、D9、B10、C11、A12、A13、D14、B15、D16、B17、A18、D19、B20、C二、填

12、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 ; ; ; ; 2、分子、原子、中子 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中子 电子 分子 质子和电子 3、单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2 2CO 分子 疏松多孔 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除装修甲醛(合理即可)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B 反应在室温下发生,容易控制 乙 反应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 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乙炔密度比空气小(乙炔微溶于水) 乙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2、用于加热 ABDEFG 或 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 升高 气泡冒出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口略向下倾斜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8.8;(2)四;(3)80%2、(1)76;(2)6:1:12;(3)12g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