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汇总)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21945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汇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汇总)(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A量筒B试管C集气瓶D锥形瓶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3、铬酸钾(K2CrO4)是印染、医药、电焊、搪瓷等工业的原料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A+3B+4C

2、+5D+64、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5、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6、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

3、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8、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9、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11、对资料或实验证据

4、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12、“加碘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1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14、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D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15、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1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

6、仪器已洗干净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18、碱式碳酸铜受热能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请你判断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19、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

7、等闲20、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1)空气中点燃木炭:_,_。(2)水在通电条件下:_,_。(3)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CaO)接触,生成氢氧化钙(Ca(OH)2),_,_。2、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钠离子_(2)2个铝原子_(3)氧气分子_(4)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5)氧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的一门自然学科,物质从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微观上是由_

8、,_等粒子构成一滴水约由 个水分子构成,可见分子个体非常小即使微小,分子还是可以再分水分子由_原子和_原子构成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3)已知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填“能”或“不能”)_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成分原因是_;(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二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9、_。2、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粉末,有毒,溶于水后能生成磷酸(H3PO4)。实验探究一:请你根据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A)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钢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2)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实验探究二:乙同学经过思考提出了问题,发现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对环境有危害,同时设计了自己的探究实验如图2(装置BCD)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3)请写出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_。(4)设计B、D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5)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

10、现象是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某化学活动小组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和锌粒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实验室现有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试计算:(1)将2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19.6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2)取上述配制好的稀硫酸50g与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能制得氢气质量为多少?2、实验室中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用烧杯取该溶液50g,加入二氧化锰1g,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49.4g。请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g。(2)通过计算回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2、C3、D4、C5、B6、A7、D8、B9、C10、D11、B12、D13、A14、B15、A16、C17、C18、D19、B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2、Na+ 2Al3+ O2 3、分子、原子; 离子; 氢; 氧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P+O2 P2O5 红磷的量不足等(答一条合理即可) 不能 镁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与氮气反应,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加热 隔绝氧气 3H2O + P2O5 = 2H3PO4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则20g98%=(20g+x)19.6%,解得:x=80g。(2)50g上述配制好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50g19.6%=9.8g;设能制得氢气质量为y,则解得:y=0.2g;答:(1)将2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80g;(2)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2、(1)1.6(2)3.4g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