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18417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题(附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D分别将t2

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3、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 )A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B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D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5、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加入Ca

3、O加入Ca(OH)2升高温度降低温度ABCD6、“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ANa2O BNaCl CNaH DNaClO37、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等于16mlB大于16mlC小于16mlD不能确定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9、下列关

4、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AZ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10、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B27C44D56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C氮气 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12、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

5、正确的是()A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13、关于双氧水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 B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制得氧气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D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14、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1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

6、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1.1gB2.2C4.4gD5g16、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17、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18、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

7、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H2、CH4BH2、CO CH2、CH4、CO DCH4、CO、CO219、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H Fe2+ Cu P2O5 Fe3+ 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C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20、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

8、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从氮气、氧气、氖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 (2)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是_;(3)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_;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是_。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1)镁的元素符号_。(2)表示两个氢原子_。(3)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4)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3、为验证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并记录了如下活动,但

9、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出现混乱,现编号如下:(1)需解决的内容:该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吗?(2)将燃烧的木条插入该瓶气体中,观察到木条熄灭。(3)该气体是二氧化碳。(4)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瓶中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是只有二氧化碳,所以用燃着的木条不如澄清石灰水理由充分。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_;属于获得结论的是_;属于反思评价的是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_,_。(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

10、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 B 装置的原因是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填字母序号)。(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 B、G、H 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如图实验所示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研究(1)滴加稀盐酸前。烧杯中溶液呈_色。随着稀盐酸不断滴入溶液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稀盐酸是否过量,可选用的试剂有_(填选项,多选)A Ca(OH)2 B 锌粒 C 碳酸钠 D 紫色石蕊溶液(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

11、逐渐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中反应是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4)图2中c点表示的含义是_;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5)图3是NaOH和稀HCl反应的示意图,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从该图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微粒数目减少的有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克。(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

12、(结果精确到0.1%)?2、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蟹肉中含有的烟酸(化学式:C6H5NO2)是人体必需的13中维生素之一,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1)烟酸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2)烟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3)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构精确到0.1%);(4)246g烟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C3、A4、D5、C6、B7、C8、C9、C10、B11、B12、A13、C14、A15、B16、B17、D18、D19、B20、C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氧气 氮气 氖气 二氧化碳2、Mg 2H SO2 Al2O3 3、(1) (2)(4) (3) (5)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酒精灯; 锥形瓶;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F; E;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答案合理即可); 2H2O22H2O+O22、红 BCD 减小 放热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Na+、H+ NaOH+HClNaCl+H2O H+、OH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50克。(2)3.8%。2、(1)6:5(2)7:16(3)58.5%(4)64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