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精选)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716728 上传时间:2021-06-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精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测试卷(精选)(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A长劲漏斗B量桶C坩埚钳D椎形瓶2、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生铁、天然气B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C干冰、可乐D液氧、冰水混合物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4、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

2、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等于16mlB大于16mlC小于16mlD不能确定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Bc物质微溶于水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6、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7、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

3、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8、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9、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A15B14C13D1010、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

4、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11、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AZn、FeBZn、CuCFe、CuDZn、Fe、Cu12、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A6.8gB9.6gC8.8gD4.4g13、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

5、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14、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BZXYCXZYDYXZ15、“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16、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

6、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a Bbac Cacb Dbca17、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1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9、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

7、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CO2BH2O2、H2O、O2CKOH、K2CO3、KNO3DFe2O3、FeCl3、Fe(OH)320、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Y、Z BX、Z、Y CY、Z、X DZ、Y、X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

8、2所示。(1)先推入的溶液是_。(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2、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空气氧气水蒸气高锰酸钾铝海水氮气冰水混合物过氧化氢溶液四氧化三铁(1)属于混合物的是_。(2)属于纯净物的是_。(3)属于氧化物的是_。(4)属于单质的是_。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化学学习要让学生既能够“见微知著”,也能够“见著知微”。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右图为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 _ ,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到”或 “失去”)电子。(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

9、子的 _决定的。(3)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_(填微粒符号)。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图 F 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是_,图 A 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 斗的优点是_。(2)CO 和 CO2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请写出实验室制取 CO2气体的化学方 程式_。(3)实验室常用草酸钠( Na2C2O4)和硫酸反应来制取 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Na2C2O4+H2SO4=Na2SO4+CO+CO2+H2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从图中实验 仪器中_(填装置的序号及现象)的现象可判断出生 成的气体一定含有 CO2,实验仪器

10、中_填装置的序号及现象)的现象可判断出生成的气体一定含有 CO从 环保的角度出发,上述实验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4)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丁烷属于_(填“有机物” 或“无机物”)。丁烷燃烧不完全会有 CO 产生,CO 会使人中毒,所以使用液化石 油气时要特别小心,防止 CO 中毒。某厨房因使用不当,丁烷燃烧不完全生成了 CO 和 CO2,且 CO 和 CO2的质量比为 56:44,请写出此时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2、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再给 A处的氧化铜加热?_;A处看到的现象

11、_,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3)加热一段时间后,如果要对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为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 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 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2、为测定某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10g该硫

12、酸溶液,向其中加入21.2gBaCl2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称得滤液的质量为28.87g。请计算:(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2)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B3、A4、C5、D6、B7、B8、C9、C10、C11、C12、C13、D14、B15、B16、B17、B18、A19、C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NaOH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 2HCl+Na2CO3=2NaCl+H2O+CO22、 3、3 失去 最外层电子数 Na

13、+ 、Cl-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酒精灯; 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 CaCO3+2HClCaCl2+H2O+CO2; B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F 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G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在装置最后添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有机物; 6C4H10+31O216CO+8CO2+30H2O。 2、排尽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黑色粉末变红色 CuO+COCu+CO2 Ca(OH)2CO2CaCO3H2O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铜或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肯定有铜,可能有氧化铜)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0 g 4.4g2、(1)2.33 (2)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