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讲学稿第一课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367458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岁的际遇讲学稿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十三岁的际遇讲学稿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十三岁的际遇讲学稿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十三岁的际遇讲学稿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三岁的际遇讲学稿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岁的际遇讲学稿第一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师生共用讲学稿系列年级:七 年 级 科目:语 文 总第 15 课时 执笔:内容: 十三岁的际遇 课型: 新授 时间: 审核: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能力目标:给文章划分段落,写出段落大意,了解文章思路。情感目标: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教学重点 给文章划分段落,写出段落大意,了解文章思路。教学难点 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教学媒体教学过程预习导学或课前准备1、 注音白驹过隙( )迸溅

2、( )积攒( )呜咽( )穹隆( )小心翼翼( ) 沉淀( )茫然若失( ) 骤然( ) 徜徉( ) 摒弃( ) 犀利( ) 絮语( ) 樯橹( ) 委于我心( ) 安恬( ) 不系之舟( ) 撷取( ) 惆怅( )补充:2、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咽 ( ) 弹( ) ( ) 补充:3、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 90 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 ( )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冰冻的湖面上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 )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

3、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 ( )2课堂学习研讨导入新课作者、作品简介:作者、作品简介:十三岁的际遇的作者 ,解题:“十三岁的际遇”中“际遇”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这个题目?检查预习导学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一、给文章分段,写出段落大意二、朗读文章第一部分,完成下列题目1、给第一部分分层2、说说在一、二、三自然段中作者与北大的一段奇妙的尘缘7 岁那年 10 岁那年 13 岁时 从这三段中,你读出了什么?3、第 4、5 两小节写进北大两年来自己年龄、感情的变化。找出变化的句子,这实质上表现了什么?三、朗读文章第二部分,讨论问题1、 给第二部分划分层次,写出层义2、探讨第一层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

4、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之所以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 ,“我” “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是为什么?想起青岛夏令营发生的那件事,一位小女孩在田晓菲与领队老师面前因知识浅薄而抽泣,自己为什么能理解小女孩的心情?熟读第 9 小节,感悟读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整洁 成绩 日期3学习质疑或学习小结当堂检测或课堂作业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白驹( ) 过隙( ) 蓦地( ) 恍悟( ) 怪 p( ) 潇洒( ) 安 tin( ) xi 取( ) chuchng( )二、下列成语中共有五个错别字,画出来并在下表中加以订正谈笑风声

5、 津津有味 一视同人 生机勃勃 和霭可亲小心翼翼 茫然若色 白驹过隙 目不转晴三、阅读全文,北大的哪些方面使作者为之骄傲? 田晓菲之所以出类拔萃,从文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她自身的一些因素: 等。四、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我是一叶不系之舟,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膀里。A 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眼睛。B 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C 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 90 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D 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五、作者田晓菲以优美

6、的文笔向北大倾诉衷情,请归纳作者赞美北大的两个方面1、 2、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才进校门,高年级同学就带着我们参观北大图书馆。当时,好像还看了一个介绍图书馆的记录片。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我赶紧闭着嘴,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四百万册图4书!实在难以想象。而其中我读过的,大概连这个数目字的最小零头都不到吧!不知怎么,我回忆起了 1983 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记得那时灯已熄了,我们在黑暗里躺在床上,随意聊着天儿。我和领队的那个小小的女老师正说的津津有味,我上铺的女孩却忽然哭了起来

7、。我们惊讶地问她怎么了,她呜咽着答道:“你们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也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师的谈话早忘的一干二净了,可那女孩子的呜咽反倒长久而清晰地存留在心中。当我随着面孔尚未记熟的新同学一起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1、 “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作者入学初的这一雄壮誓言的内在含义是 2、 作者说这句誓言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是因为 3、作者叙写 1983 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发生的事,就记叙的顺序而言属于( )A 插叙 B 顺序 C 倒叙 D 补叙4、作者叙写这段往事的用意是( )A 这段往事在我记忆中印象特别深B 借这段往事表现我成为北大学生的自豪感C 在“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 产生后的自我安慰D 借此说明我站在北大图书馆面前深感自己知识的浅薄。5、课文题目“十三岁的际遇”一词能否改为“遭遇”?为什么?练习拓展1、小王外语学得比小周好,小周语文学得比小王好。如果小王对小舟这样说:“我的语文虽然学得不如你好,但外语学得比你好。 ”这反映出小王很自负,不谦虚。如果小王对小舟这样说:“ 。 ”那就能使小王显得不骄傲,很谦虚。教学反思整洁 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