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366885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乡一中 2012-2013 学年高二 9 月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B.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C.为削弱诸候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其根本原因是( )A.有利于选拔人才B.有利于

2、巩固专制统治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得到不断完善4. “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经典, “五经”除了诗经外还有( )A.尚书 礼 易 春秋 B.大学 论语 中庸 孟子C.大学 论语 尚书 春秋 D.尚书 中庸 孟子 春秋5.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 D.甲道,乙墨,丙儒6.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

3、作的基础,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也是“民族” “民权” “民生”B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C新三民主义是改造和发展了旧三民主义而来的D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7.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开的崭新一步是(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领导二次革命主张召开过国民会议提出新民主主义8.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A B C

4、 D9.歌曲 走进新时代 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第一、二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10.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 “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5、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1.“直到 1500 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 1500 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意大利 D. 英国12.18 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13.世界博览会是对人类社会科技与文明进步的真实记录,

6、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1904 年 4 月 30 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设想一下在这届博览会展出的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种类中,我们不能参观到的是( )A电气产品如电灯、电话等 B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C化工产品如塑料、化肥等 D航天工具如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14.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一位秦二爷,他在 19 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开“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1914 年前后,他创办的实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政府提倡使用国货C.

7、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 “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5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 )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A B C D16.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

8、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与第一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7.右图所示是民国时期写有“爱国诸君,请用国货”的“北京五星啤酒贴花烟灰缸”的陶瓷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近代实业救国的思潮 近代中国商标发展史北京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 近代中国陶瓷发展史A B C D18.列宁在19 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 ”并认为, “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 。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土地法令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

9、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不包括( )A. 实行国有化 B. 制定指令性经济 C. 扩大政府开支 D. 政府直接采购21.鸦片战争前后,最早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 A.魏源 B.林则徐 C.曾国藩 D.康有为 22.从洋务派的出发点、 “师夷长技以自强”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看,洋务派办教育、办海防、办工业,洋务运

10、动的本质是 ( )A.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B.在上层建筑领域学习西方 C.洋务派要实施新政 D.学习西方的科技 23.下列事件(或社会现象)中,哪一件成为新文化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 (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主张尊孔复古 D.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锐意改革 24. 新文化运动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其主要目的是 A.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播鸣锣开道 B.彻底否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C.摧毁全国所有的孔庙 D.动摇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25. 下列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的是 ( )A.魏源 B.曾国藩

11、C.康有为 D.张之洞26. 李大钊、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其实质是 ( ) A.是否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之争 B.胡适反对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 C.李大钊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 D.李大钊、胡适两位知识分子的学术论争 27.维新派思想与洋务派相比,其质的飞跃表现在( )A.主张实行民主制度 B.主张创办近代企业 C.自强口号的变化 D.主张向西方学习 28.关于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彻底批判了封建的思想 B.是继承古代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C.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9.五四运动

12、以后,新文化运动日益深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 ( )A.强烈要求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猛烈抨击封建正统思想 C.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 D.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30.西学东渐”过程中出现的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各种思潮的先后顺序是( )民主与科学 民主共和 君主立宪 马克思主义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2 小题,共 40 分。31.(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食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源) ,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 ” 李贽

13、焚书答邓石阳书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 但是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部分恰好是君主专制的一个主要的障碍。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和展望(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请从时代背景和李贽的生活经历两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是什么?(8 分)(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简述这些政治主张对近代思想的影响 (6 分)(3)结合孟子和朱熹的学说,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理解。(4 分)32.阅读下列材料:(22 分)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2 年罗斯福就职演说词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