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某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83666094 上传时间:2021-06-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江苏省某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0年江苏省某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0年江苏省某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0年江苏省某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0年江苏省某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江苏省某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江苏省某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江苏省某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2.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3.专家型教师相对于新手型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主要在于()。A.记忆容量大B.动机强烈C.智力水平高D.专业知识的储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优势4.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是()。A.准备律、应用律、消退律B.准备律、练习律、泛化律C.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D.应用律、失用律、效果律5

2、.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A.画线B.记笔记C.列提纲D.记忆术6.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界的环境和参照物,根据外界的情况作出自己的行为,这属于()认知方式。A.高智能性B.高创造性C.场依存性D.场独立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7.教师道德8.师生关系三、简答题(6分)9.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师有何要求?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积累与运用(14分)1.按拼音写汉字。(3分)世界是wcibnfn()的,有令人chngjng()的神农架,也有令人tozu()的桂林山水这些地方都离不开色彩。什么颜色最漂亮?有人说是淡蓝色,因为淡蓝色代表bngqngyji()的海洋

3、,使人心旷神怡;有人说是粉红色,因为粉红色给人一种ynwiwqing()的感觉,使人联想到温柔而又hixi()的少年。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仲(zhng)裁阿()谀入场券(qun)捕(p)风捉影B.袅娜(nu)勒(li)紧嚼(ju)舌头百孔千疮(chung)C.精辟(p)躯壳(qio)横剖(pu)面一语中的(d)D.柏(bi)树模(m)具配给(j)制否(p)极泰来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

4、语,删掉“使”字)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方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2010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VargasLlosa),其代表作有城市与狗绿房子等。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安恩和奶牛的作者廷森和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都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C.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两则寓言分别选自吕氏春秋和韩非子D.冰心原名谢婉莹,她

5、的诗纸船表达了对母亲的思恋之情5.请你在下列诗句中填上合适的山名。(每空1分,共5分)(1)大漠沙如雪,月似钩。(2)京口瓜洲一水间,只隔数重山。(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4)君问归期未有期,夜雨涨秋池。(5)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雪。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享受春雨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林、花草、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春的惠风拂面,享受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春雨如烟,如雾,如

6、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美妙佳句。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春雨从不埋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著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

7、,让世人留恋和感叹。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雨点劈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新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风景,又唧唧喳喳地把头缩回去。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那鸟鸣声、鸭叫声,伴随风

8、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春雨贵如油,老天爷也十分小气。雨刚下了一会儿,就停了。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在繁衍、传承、轮回。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山冈,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真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大地是藏梦、长梦的地方!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开花的渴望,就有歌声在酝酿!每人都种植一份鲜嫩的心境,收获一缕成长的愿望。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

9、或清丽,或婉约可谓千种心情,万种雨境。(原载人民日报,有删改)6.教材谈谈散文中指出“散文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那么,选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2分)7.请根据示例分析春雨的其他特点。(2分)示例:第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朦胧,多姿,无私奉献。第语段让我们感受到第语段让我们感受到8.请结合选文内容或个人生活体验,说说你对第语段“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这个句子的理解。(2分)9.选文中的“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和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出理由。(2分)10.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感受,请运用排比

10、写一段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你对“夏雨”或“秋雨”的感受,60字左右。(3分)(二)汉语,我想对你哭北国骑士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道,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反问之后,全场寂然。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

11、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

12、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冷漠,了解浅陋。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制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

13、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现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

14、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汉语,我只有对你哭!(选自读者2004年第2期,有改动)11.第1自然段中,在听武汉大学某教授讲演时,为什么先是“学子们一片哗然”,然后又“全场寂然”?(4分)12.文章引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目的是什么?(3分)13.文章的题目是汉语

15、,我想对你哭,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却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答。(4分)14.文章说“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这里的“矛盾”体现在哪里?(4分)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迁洛阳令。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二百,信阳侯阴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迁南阳太守。永平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