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下载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665251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下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下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下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考试及答案下载(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2、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3、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用100 mL量筒量取7.5 mL液体B用

2、温度计测得体温为37.52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 gD用烧杯量取200.0 mL盐酸4、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6、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8、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

3、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9、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0、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

4、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1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密度B可燃性C溶解性D能否与水反应13、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A硫B镁条C铁丝D木炭14、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A B C D15、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16、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C氧气 D稀有气体1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

5、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8、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D氧分子的数目减少19、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

6、速分解有、无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AABBCCDD20、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BNO2 CNH3DN2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填“酸性”或“碱性”)。(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填孔穴序号,下同)。(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1

7、)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3)氢气燃烧: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1)空气中点燃木炭:_,_。(2)水在通电条件下:_,_。(3)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CaO)接触,生成氢氧化钙(Ca(OH)2),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1)实验1采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实验2是

8、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2、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两锥形瓶中均装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同上);此时可观察到左面锥形瓶内的现象是_;(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此时可观察到()瓶内的现象是_。将上述操

9、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硫酸铵(NH4)2SO4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氮肥,使用它能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试计算:(1)硫酸铵(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2)硫酸铵(NH4)2SO4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3)硫酸铵(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2、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计算:(1)一个丙氨酸分子由_个原子构成。(2)丙

10、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3)丙氨酸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4)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至0.1%)。(5)合格奶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每100g合格奶粉中,氮元素质量为_g;现测得某奶粉每100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g,则这种奶粉属于_(填“合格”或“不合格”)奶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2、C3、C4、C5、C6、B7、C8、C9、D10、D11、D12、B13、B14、C15、A16、C17、C18、A19、D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1、1、碱性 2、5 3 2NaOH + H2SO4= Na2SO4+ 2H2O 2、4P+5O22P2O5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 3、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水 纸花由紫变红 CO2+H2O=H2CO3 密度比空气大2、打开 关闭 液面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或不浑浊) 关闭 打开 液面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132(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2+321+164=132;(2)1:8(NH4)2SO

12、4中,氢、氧元素质量比=(142):(164)=1:8;(3)21.2%(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1.2%;答:(1)(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2;(2)(NH4)2SO4中,氢、氧元素质量比1:8;(3)(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2%。2、(1)13;(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7+162+14=89;(3)丙氨酸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2)=9:8;(4)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每100g合格奶粉中,氮元素质量为:18g16%=2.88g;现测得某奶粉每100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g2.88g,则这种奶粉属于不合格奶粉。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