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3659665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值得参考借鉴!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所以在对课堂的安排上,要给予学生必须的时间。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特地准备了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 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了解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感悟语言蕴含的意义 3、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地的情感,懂得保护自己的家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 2、引导学生获得对

2、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预习生字词 2、查字典,了解“神圣”的意思。 一、质疑导入(2分钟) 师: “神圣”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通过查词典,大家都知道了,“神圣”的含义是:“极其崇高而庄严的,不可亵渎的。”(生可能依然不懂) 师:那你们觉得什么在你心中是神圣的? 生:国旗、国徽、国家法律、母亲、人的尊严、革命 师:近来的新闻里,我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句子:“钓鱼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难道“这片土地”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好,就让我们朗读课文,从课文中领悟“神圣”的意思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字词。(

3、5分钟) 1、学生朗读课文。 2、读准字音。嗡嗡、麋鹿、骏马、雄鹰、潺潺、松脂、婴儿、眷恋 3.这片土地是指哪片土地? 生:是印第安人的领地。 三、研读1-3自然段,理解“神圣”。(8分钟) 1、提问:这片土地的“神圣”体现在哪里?带着问题,读文段。 生:“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2、抓住“圣洁”,理解内容。 让学生潜心默读,理解“圣洁”神圣而纯洁。 3、作为这片土地的主人,“我们”对待对待这片土地

4、是什么态度呢? (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任何东西,不会破坏、伤害它们。是啊,西雅图极力描绘的美景,都是纯洁的,原始的,天然的,没有人工的痕迹,没有人为的破坏。而正是因为在印第安人的心中,土地是“神圣”的,所以他们敬畏自然,和大地上的万物和谐相处,视植物为“姐妹”,视动物为“兄弟”,以主人的身份去守卫自己的家园!) 在这里,西雅图用大量事实告诉人们:“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4、提问: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5、再读

5、2-3段,应读出什么?(读出这片土地的美丽,读出热爱之情) 齐读。 交流朗读的感受: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 6、师:是呀!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对印第安人来说是如此的珍贵和不可侵犯,那么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四、研读课文48自然段。(15分钟) 1、学生朗读文段。 2、这几段中,有一句反复出现的话,请大家找出来。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引导疑问:读了这句话大家有疑问吗? 既然这片土地对于印第安人是那么神圣,他们是那么热爱自己生存的土地,为什么要“转

6、让”? 3、了解背景:这片土地是印第安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他们部落的领地。白人入侵,使印第安人逐步失去自己的领土。1851年,美国政府又以金钱购买为由,要印第安人放弃这片土地。身为酋长的西雅图已无力拒绝,只能转让。 4、再读文段(5、7、8段),应该读出什么感情?(热爱、留恋、不舍、眷恋) 生读。 5、也许大家还有疑问,为什么他们不反抗?不通过战争来保卫领土? 引导学生了解,白人占领印第安领地是不争的结果(要么战争到底,结果是死,土地万物也会遭到战争的破坏;要么放弃土地,迁居别处,但土地万物会得以保全):正因为印第安人对土地心怀虔诚,所以他们才选择放弃,借以保全土地及万物。此时的放弃,是的

7、保护! 此时的放弃更能折射出这片土地在印第安人心中的“神圣”地位。“神圣”一词在这里是如此意味深长! 6、我们再读文段,还应读出什么感情? 要读出西雅图被迫离开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时的无奈、酸楚和不舍,声声叮嘱,声声悲怆! 生再读。评价。 7、小组探究:为什么“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呢? 全班交流,明确:这句话是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这句话反复出现,产生了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8、提问:在即将离开这片土地时,西雅图叮嘱白人要怎样做?要怎样对待这片神圣的土地? (1)善待河水。“河

8、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2)善待空气。“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你们要照管好它” (3)善待动物。“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五、研读课文9-11段(7分钟) 1、读文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谈一谈,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2、师总结: 3、同学们,我们终于明白,以西雅图为代表的印第安人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已不只停留在慨

9、叹部落领地丧失的无奈,而上升为对大地母亲的深厚感情! 他们呼吁,人类应还大地以“神圣”,应“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及大地上的万物,从而保护人类自己。其实,“神圣”的绝不应仅是“这片土地”,而是整个大地!心存“神圣”的也不应只是 “我们这个民族”,而是整个人类!西雅图的演讲让我们为之动容! 3、齐读文段。 六、总结升华(5分钟) 1、大家猜测:白人听了这样的演讲,有没有被打动? 的确,(出示图片)西雅图的演讲感动了白人,他们决定把这片土地命名为“西雅图”,这座城市被称为“常青城”,永葆生机与美丽!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牢记着西雅图的这句话: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

10、护大地。 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严谨用词准确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总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媒体: 1、

11、重点词句、段落的文字课件 2、 美丽地球动画课件 3、人类破坏地球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板书:地球) 2、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3、大家的知识很丰富,真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语句读通顺。思考: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请同学们看屏幕,对照课文,看看你能不能很

12、快的找到答案。同桌互相说一说,抽生说。刚才我们通过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是很有效的概括方法。让我们把括号里的词语牢牢地记在你的小脑袋里,齐读。 3、当宇航员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课件出示)板书:可爱;易碎 4、请同学们快迅浏览课文,用“划出表现地球“可爱”的语句.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地球可爱” 过渡: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地球的可爱”。 1、学习第一段(课件) (1)“薄”字读音。形容厚度小读“bao”和浅在一起时读“bo” (2)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美丽)你能具体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知道纱衣指什么吗?(大气层)运用了

13、什么手法。比喻也叫打比方(板书:打比方) (3)运用打比方的手法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来把这段话,再美美地读一读。(4)齐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地球比作什么?(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5)小结:看,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丽、可爱,更多的是对地球的赞美。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这句话。 2、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难道仅仅就因为她外表美丽吗?(课件:地球无私地向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 (1)板书:无私 慷慨。 (2)你是如何来理解这两个词。 (3)用“慷慨”造句 (4)地球无私的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同学们都知道那些矿产资源?象这些要几百万年,

14、甚至几亿年地质变化才能形成,而且用完可能永远消失的资源,我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除了这些资源,地球还向我们人类提供着什么资源呢?(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这些资源的特点是可以循环利用,所以是可再生资源。可见在这段话中提到的矿产资源只是地球的各种资源中的一种,你知道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吗?(板书:举例子) 3、总结:地球赋予万物生命,哺育人类成长,可以说,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赞美自己的母亲。齐读(课件: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听到同学们发自内心的赞美,我也被深深地感动,老师想写一首小诗来赞赞我们的地球,大家愿意和我合作吗?课件。地球妈妈:你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是你明亮的眼睛,是你浓密的秀发,是你宠爱的精灵,是你呼出的气息 (二)研读“地球容易破碎 过渡: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同时它又太容易破碎了!”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了“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第3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