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练习题全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358729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练习题全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练习题全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练习题全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练习题全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练习题全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练习题全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练习题全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目标检测题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其番号填入下表相应位置。)题 号 l 2 3 4 5 6 7 8 正确选项1、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会格外珍惜自己的A形象 B服饰 C自尊 D地位2自尊是A人人都是需要的 B唯我所需 C是老师所需 D长辈所需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明了A不要因为贫困而自卑 B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C武力不能战胜正义 D做什么事都要讲实效4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这就说明在生活、学习中我们A自尊要适度

2、 B自尊不要强求C自尊可有可无 D自尊要量力而行5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它们的共同之处是A都不相信自身的潜力 B都是过度自信的表现C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实的 D都以自我为中心6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A自尊 B自大 C自信 D自傲7自信的基础A找出自己的短处 B发现自己的长处 C善于挑战 D接受挑战8撑起自信的最重要的支柱是A实力 B魄力 C精神 D动力二、多项选择题(请把下列各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番号填入下表中)。题 9 10 11 12 13 14 15 16号正确选项9尊重他人是A人生的一

3、门学问 B为了讨好他人 C人生的一片风景 D没出息的表现10生活中,人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但只要我们( )就可以通过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乐趣A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 B相信自己C尊重自己 D看得起自己11虚荣心重的人A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 B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C,总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D只在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12每个人都要通过其他人的( )来感受自尊。A尊重 B欣赏 C鼓励 D期望13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A对人有礼貌 B尊重他人的劳动 C专讲他人的好话 D尊重他人的人格14自信者往往具备的心理品质主要有A乐观 B好奇 C谦

4、虚 D专注15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A不知所措 B泪丧 C颓废 D走向自卑16我们要学会尊重。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我们需要别人的承认,我们也需要承认别人。事实说明:尊重可以A使人理智 B使人悔过 C唤醒人的良知 D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7小萍和小莉是好朋友,她俩学习成绩不相上下。可小萍每当看到小莉比她成绩好时,她就很不舒服,甚至暗暗希望小莉下次考得不好,或考试时生病。 ( )18小明说:“尊重他人是要以丧失自己的自尊为代价的。” ( )19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 )20在生活中,

5、面对恶意的侮辱与低毁,我们要及时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21小明说:“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然会孤傲于天下。” ( )22小茜说:“在学习中,只要在思想上坚定我能行,学习就一定会好。” ( )23小娟说:“我常常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就会获得自信心。” ( )四、简答题。24根据自尊和尊重他人的要求,在下列情况下,你会怎么做!A你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你会 B面对同学的优点、长处,你会 C对于他人的缺陷,你 D当好友犯了错误,你会 25有一位中学生,曾经因为外语考得不好,便对学习外语逐渐失去了自信。老师对他说:“你的基础差一点,先不要和其他高手比,有进步就是成功。”第一次他

6、定的目标是得 50 分,经过努力得了 52 分,老师鼓励说:“有进步,下次争取及格。”这就样,随着成绩的逐步提高,这个同学的自信心也增强了,终于冲到了中上等成绩的行列。请问:这位中学生的经历对你有何启发?26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五、材料分析27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年轻时在比利时留学。同屋的另一个国家的留学生轻蔑地对童第周说:“你们中国人太笨了,不会管理经济,所以中国的经济太落后!童第周听了很生气,对他说:“你说中国人笨,有什么证据,我不许你诬蔑我的同胞,我的祖国。”接着,他一定一顿地说:“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代表我的国家,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怎么样

7、?你敢吗?”此后,童第周更加发奋读书。他发表的论文,水平越来越高,在欧洲生物学界引起了轰动,被推荐给学术委员会。授学位时,在场的教授、专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童第周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我获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决不比别人笨!”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你认为童第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当今社会,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应怎样表现出中国人的自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七年级下思想品德目标检测题第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其番号填入下表相应位置。)题 号 l 2 3 4 5 6 7 8 正确选项1下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属于缺乏自立表现的是A自

8、己的衣服自己洗B父母病了,能陪他们去医院,还能在家里照顾他们C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做个听话的孩子D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2关于自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立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需要他人的任何帮助B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C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D走上了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3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学习进步 D独立生活4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必须在水中反复练习。这告诉我们A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做到自立B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C

9、告别依赖,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D梨子的味道很好吃,游泳有利于身体健康5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A自强 B自立 C自主 D自大6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自强精神的是A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B志存高远,执著追求C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D得过且过不思进取7关于自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自立的人必定是一个事事出色、拔尖的人B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C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D自强是一个活出尊严和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8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A有理想 B有抱负C为了人生的理想执著追求 D为了人生的理想抓住瞬间二、多项选择题(请把下列各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字母番号填入下表中)。题 号

10、9 10 11 12 13 14 15 16正确选项9课本中少年牛顿的故事告诉我们A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B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同龄人C多看自己的长处,少看自己的短处 D能够自强的关键是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10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这句名言主要告诉我们A信念是事业成功的最可怕的敌人B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C有了理想,就有了奔头,有了进取的恒久动力D真正的强者应不屈不挠地坚持目标,矢志不移地奋斗11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犯罪率之比分别为 1:15 和 l:10。这表明自立作为成长的

11、过程,能够A锻炼我们的生活能力 B锻炼我们的心理和道德品质C完善自己 D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12有些同学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愿靠自己的努力走向自立。这种依赖思想A对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B会使人丧失独生活的能力和精神C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 D会使人造成人格的缺陷13自立是A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想干什么就干什么C是一种权利 D是一种能力14自古以来,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比比皆是,如A詹天佑 B林则徐 C戚继光 D屈原15真正自强的人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就会A投机取巧走捷径 B不屈不挠地坚持C完全借助他人的力量 D矢志不移地奋斗,直到成功16许多人碌碌无为,原因是

12、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A意志软弱,不能克服自己 B命运不佳C不愿抓紧时间学习和工作 D不愿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自己眼前的享乐三、简答题17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谚语、俗语有很多,请写出 4 条18陶行知“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句话对于你理解自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什么启示?19自强不息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而是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请问:你曾经有什么弱点?你是怎样克服的?四、材料分析题20在美国,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干体力活,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在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了 14 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