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民间艺人意义1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357762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民间艺人意义1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建民间艺人意义1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建民间艺人意义1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建民间艺人意义1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建民间艺人意义1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民间艺人意义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民间艺人意义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充分发挥传统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 年 05月 15日 来源:光明日报【字体:大 中小】我国民间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正确认识传统民间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蕴藏在农村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激发农村文化活力,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一、广大农民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主角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服务农民,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农民创造新文化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既是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间文化的传承者。文化建设自下而上地进行比自上而下命令来得实在、有效,农民的主角地位不能动摇,他们所发挥

2、的作用不可低估。农村文化只有深深植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中,才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比如,河西地区到处都有农民自发组织的剧团、戏社并常年活动在乡村,使传统的民间文化得到传承,且充满着活力。临夏、甘南交界处的莲花山民间花儿会,由于政府的保护、激励,民间积极自发地组织,规模一年超过一年。有时会期长达一周,会场每天转移,但仍有四周的数万农民闻讯赶来参加。兰州市永登县苦水的“高高跷”社火也很走红,随着外界对这种独特社火的关注,当地农民已经拥有了一种文化自豪感,也激发了表演欲。近两年来当地青年农民每年都主动倡议、筹划、组织、表演“高高跷”社火。因此,政府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并让他们成为文化的主体,新农村新

3、文化才能有生命和活力。二、民间艺人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骨干散布于广大农村的“民间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其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起骨干和桥梁作用。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如湖北宜昌三峡地区有个民间说唱艺人刘德方,能讲 400多个民间故事,会唱许多民歌,会表演一批花鼓戏和皮影戏剧目,会唱多部长篇丧鼓词,被有关专家评价为“是目前三峡地区最具活力的民间故事家和民间艺术家”。为了充分发挥这位民间艺人的潜能,当地成立了“刘德方民间艺术团”,依托三峡旅游景观,开展经

4、常性的民间文学演唱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要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以促进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三、传统民间文化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根基传统民间文化产生于本土,特别富于活力和渗透力,它们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历史,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从这个角度讲,应该让农村优秀传统民间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要注重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首先,要充分发掘各地的人文资源、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

5、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其次,要积极开发具有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充分利用农闲、集市和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发展“本土文化”,很多原汁原味、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把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继承发扬下去,使之成为为农民所享用的丰富精神财富。通过焕发民间文化

6、艺术的青春,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蓬勃兴起。四、充分发挥传统民间文化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中,我们应该在深入挖掘传统民间文化丰富资源和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引进、容纳、消化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方面,不断加以创新,推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时代色彩的文化产品,打造出中国农村新文化的精品。艺术家可以利用民歌民谣,创作出富有现代气息的音乐歌曲,如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提琴曲梁祝、动画片百鸟衣都是根据民间素材创作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民间文化对于农村新文化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7、,使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要注意把挖掘光大本土民间文化优良传统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传统民间文化显现出其固有的多重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深厚的民间文化优势以及地方艺术品牌优势,为发展新农村文化和地方经济服务。如广西民族文化绚丽多姿,12 个民族能歌善舞,素有“歌海”之称,音乐舞蹈品类繁多,各具特色,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也丰富多彩。近些年,他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文化基础上,通过创新,举办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刘三姐歌圩”、桂林山水旅游文化节以及孔雀奖少数民族声乐大赛等,并形成品牌效应,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对民间文化合理开发和

8、利用是对民间文化生命的延续,我们要借助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保护传统民间文化瑰宝。同时,要坚持民间文化的与时俱进,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黄永林)吾尔十二木卡姆,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是勤劳而具有创造精神的维吾尔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一部用音乐语言叙述维吾尔人民各方面生活的文化艺术百科全书。她巧妙地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类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人民绚丽的生活、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与追求,以及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维吾尔人民的喜怒哀乐。音乐的表现既具有抒情性与叙事性,也具有音乐与诗歌和谐统一的特点。十二木卡姆这种巨型音乐作品在世界民族艺术史上极为罕见,被誉为“东方音乐文化的一大奇

9、迹”。 维吾尔木卡姆的历史源远流长,背景广阔,并与维吾尔人民的历史同步发展。她是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由众多的维吾尔民间艺术家、民间歌手、民间演奏家创造并逐步完善的民族音乐套曲。 由于维吾尔族群范围的部落众多,分布的地域广阔,所以其文化与音乐具有多层次、多源流的特点。古代的国际内陆交通干线-“丝绸之路”横跨整个新疆,维吾尔文化正是在这个作为东西方文化重要交汇点的地域产生的,而作为维吾尔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艺术也正是在这块土地上形成的。同时,维吾尔人民在本民族固有的音乐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族音乐的有益成分,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加丰富了自己的民族音乐财富。 维吾尔民族音乐的历史悠久。在原始社

10、会,她产生于民间,到了封建社会,这些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音乐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步系统化。这是维吾尔音乐的时代特色。在维吾尔民族形成过程中,主要族群的各古代部落,他们生活在天山南北、塔里木河流域,在两千年前就已从事农耕,并创造了城市文明。同时,也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出现了各类音乐体裁。后人依据它们发源地的名称称之为: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于阗乐。这是维吾尔音乐的地域特色。 在作为维吾尔音乐经典的木卡姆的形成过程中,上述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木卡姆重要组成部分的“琼乃额曼”,在古代称作“大曲”,公元 4世纪,在这些“大曲”中,首先是“伊州大曲”,

11、然后是龟兹、高昌、疏勒、于阗等地的“大曲”,相继传入中原地区。据隋书音乐志记载,木卡姆的最初形成部分-“大曲”,在公元 6 世纪之前就形成了完整的音乐体系。6 世纪至 10世纪之间,流传在各地民间的木卡姆曲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并开始互相渗透。12 世纪之后,“大曲”这个名称逐渐被阿拉伯语“木卡姆”一词所取代。无论“木卡姆”在词源学上有何含义,实际上它是一个专用名称,表示经过规范的、置于一定系统的、一整套大型音乐套曲。14 世纪,由于古维吾尔文“察合”中大量吸收和使用了阿拉伯语、波斯语,所以在文学、艺术、音乐领域,乃至在木卡姆中也开始部分地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名称。 属于十二木卡姆范畴的某些主要

12、曲调,早在 5世纪由龟兹乐师苏祗婆用图形谱的方式(吐火罗文符号)记录下来。到了 6世纪,法拉比把某些阿拉伯音乐理论中的一些适宜的概念运用到突厥民族的音乐中,创造了用阿拉伯语名称图形谱记录的规则。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木卡姆是民间艺人和乐师们口头传唱下来的,图形谱记录的方法最终未能延续下来。但是,民间艺人和乐师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以自己创造的“点形谱”的方式将曲调传授给了他们的弟子们。在中原地区,“大曲”中的某些曲调是在汉字的基础上采用图形谱方式进行记录的,也流传至今。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与古典诗歌相配的形式,早在 15世纪就已在新疆各地形成。16 世纪,在叶尔羌汗国的苏丹阿布都热西提汗和当时的木卡姆

13、学家何曼尼萨汗(乃菲斯)、克迪尔汗等人的倡导和努力下,各地的民间乐师和木卡姆学家聚集到一起,各种类型的木卡姆大范围地得到挖掘、收集和整理。他们根据“五旦七调”、“十二高潮”的规则,仔细辨认落实,将木卡姆纳入了一定的系统。由此,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样式。根据这个样式,十二木卡姆由拉克、且比巴亚特、斯尕、恰哈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介姆、乌夏克、巴雅特、纳瓦、木夏吾莱克、依拉克等十二部分组成。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木卡姆的名称及顺序曾发生过变化。同时,十二木卡姆的一些地域性变体也并存于世。其中比较著名并且具有一定特色的当属哈密木卡姆和多郎木卡姆。 每部木卡姆有“克里希曼”(即“琼乃

14、额曼”中的“序曲”),它决定着该部木卡姆的“母调”,是整个一部木卡姆中各类曲调的基础和主干。一部木卡姆分成琼乃额曼、达斯坦、麦西热甫等三大部分。琼乃额曼又由太艾则、奴斯赫、朱拉、赛乃姆、赛勒克、佩希热维等若干曲调组成。这些曲调又演变出几个曲调,这些曲调又都有自己的变奏曲和尾声。变奏出来的曲调如果脱离“母调”,可以成为独立的乐曲。“克里希曼”中的主旋律在木卡姆第三部分是富有特色的,根据音乐的发展而产生各种变化。木卡姆琼乃额曼部分的结尾是太依克特,它是从第一部分过渡到第二部分达斯坦的桥梁。琼乃额曼中的曲调大部分是抒情曲。琼乃额曼中的主旋律在达斯坦中也是相互交织出现的。因此,木卡姆的达斯坦部分的旋律

15、结构是琼乃额曼主旋律的继续与发展。达斯坦部分中的曲调所配的唱词是表现英雄业绩、人道主义、纯真爱情、道德情操、科学知识等内容的叙事长诗,一般要演唱35 部长诗。也有个别唱词配以古典诗人的格则勒。每个曲调中间有变奏曲。木卡姆的第二部分也可以称为叙事性部分。其后是由欢快、热烈、短小、自由的歌舞曲调组成的第三部分麦西热甫。这部分是戏剧性部分,广泛流传于民间。另外,在维吾尔族极为普及的聚会或麦西热甫中,木卡姆的某些组曲是以赛乃姆之名演奏的。这种赛乃姆富有地域特色,被分别称作喀什噶尔赛乃姆、库车赛乃姆、库尔勒赛乃姆、伊犁赛乃姆、哈密赛乃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独具民族特色的旋律,完整系统化的音乐结构,丰富多彩

16、的曲调,复杂的演奏技巧,多变的节奏,多彩的音乐形象等等,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古典音乐或“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与维吾尔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哲学观念、心理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与道德观念等紧密相连、浑然一体。因此,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在旋律、色彩、风格、演技、节奏等方面独具特色。木卡姆的旋律层层交融,以“母调”与主旋律为基础与主干,在一种曲调与韵律之间又派生出各种分支旋律。旋律中,像链条一样一贯到底的主题又很多。这些主题沿着一定的线路交替发展,创造出多种音乐形象。因此,人们在聆听木卡姆时,会产生一种激奋的、欢快的、充满希冀与活力的、高昂的、迷人的、使人遐想的爱与恨的感觉。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也是维吾尔诗歌的音乐表达形式。每个木卡姆配上内涵丰富、轻松活泼、便于演唱的古典诗歌(主要是格则勒)或民歌而显得情趣盎然、生机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