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95107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紧张,请你轻松地走进考场,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面划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确凿(zo ) 菜畦( w ) 讪笑(shn ) 人迹罕至(hn)B、澎湃(bi) 瞬息( shn ) 祈祷(shu) 鲜为人知(xin)C、骊歌(l) 鸡毛掸子(dn)哺育(p) 锲而不舍(q) D、书塾(sh) 斑斓(bn) 环谒(y) 秕谷(b)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一项是( ) (2分)A桑甚 轻捷 污秽 人声顶沸 B狂谰 彷徨 臃肿

2、来势汹汹C鉴赏 默契 懊悔 荒草萋萋 D叮嘱 绵延 仰幕 气势磅礴3、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 。把寂寞留给自己 把芬芳献给他人 以苦心孕育未来 以宽阔拥抱生活A B C D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提高理解能力”是极为十分重要的。B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我们都应该提高安全意识。C那一次谈话以后,他那激动不安的心情总在我的脑海浮现。D我们的地理老师上课说话

3、风趣幽默,常让人忍俊不禁地发笑。5、下列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乐府民歌。C林海音,现代女作家,祖籍台湾,散文集主要有窗、两地。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短篇小说城南旧事。D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农夫和蛇等。6、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_,影入平羌江水流。(2) ,云从窗里出。吴均的山中杂诗(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4)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

4、6)木兰诗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的准备的句子 , , , 。(7)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8)木兰诗中称赞木兰的谨慎、勇敢、机敏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 , , 。7、请根据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馨。8、七年级一班要召开一次主题为“我心目中的丑小鸭”的班会,要求同学们努力分析和挖掘丑小鸭的可贵品质。如果你是七一班的一员,请以“我敬佩丑小鸭,因为他 还因为他 ”为句式评价丑小鸭。(2分)9、口语交际(2分) 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

5、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 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16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

6、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蝴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甚要好得远。10、找出这段文字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各一个,用横线画出来(2分)1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1分)12、这段文字从形状、颜色、声音、滋味四个方面来具体描绘景物,请摘抄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4分)(1)形状:(2)声音:(3)颜色:(4)滋味:13、本段中作者描写了童年时的四件趣事,它们依次是 (4分)14、“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语言简洁,却很有表现力,请选择角度进行赏析。(2分) 15、谁不曾有过童年,谁不曾有过让人

7、忍俊不禁的童趣。请举出一则童年趣事与大家分享。(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4分) 天安门前看升旗在琐细的日子里,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淡漠,似乎只顾着一家三口的事情,其他的人和事都不在上心了。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这回去北京,蓦然就想到当年第一次进京的情景,离天安门老远就在张望,一颗激荡的心几乎就要从心坎里跳出来:那真是如梦似幻的年龄呀!把这感觉说与同行的人,竟都是极相似的心境,北京来得多了,故宫、西山去过,八达岭上过,早已没有当年的兴致,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以去看看呢?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

8、安门广场独自徜徉,任晨风撩起长发,让思绪回到悠远,在曙光中看红旗冉冉上升,该是怎样的心情!把这念头在旅馆里一说,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国旗班的战士过来了,一如电视上那潇洒的英姿,只是这真人实景,又远胜了电视的朦胧。人群起了躁动,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直跳,有个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了男友的肩头。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

9、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么?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

10、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16.看升旗前“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用第段中两个词语回答)(2分)_17看升旗后“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_18.第1段中加点的“似乎”去掉行不行?为什么?(2分)19.第4、5段中加点的“居然”“竟”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20.第6、7段写出了国旗班战士的什么特点(2分)21本文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有的什么思想?(2分)_三、古诗文阅读。(14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

11、,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5、伤仲永选自 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世隶耕( ) 稍稍宾客其父( ) 父利其然( )日扳仲永( ) 2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8、用文章原句回答。(2分) 造成方仲永“泯然众人”的个人原因是: 29、最后一段的议论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