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63034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八年级上 期 末 综 合测试试卷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yng( ),令人目xun(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 )( )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2下列短语结构不同的一项是( )A巴东三峡/周庄水韵/生命之舟B走进纽约/谈语言/过故人庄C最苦与最乐/山米与白鹤/纪念白求恩D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3为使语言变得简练,请分别用小石潭记和曹刿论战中的四字短语替换画线的语句。一大早,我们便马不

2、停蹄地向驼梁“进军”。偏偏天公不作美,刚下车,细雨便打在了我们身上。云雾缭绕,我们穿云破雾踏着弯曲的山路前行。山路两旁,青葱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盖缠绕,娇翠欲滴。泉水汩汩作响,好像在为游人欢唱。我们游兴正浓,三步并作两步,小跑着一口气攀上山顶。替换一: 替换二: 4选出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人们都不会想到,雨林的土壤居然又薄又脆弱,几场大雨可冲走所有的表土。B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C郑屠正在门前柜身内坐定,看那十来个刀手卖肉。D这种磨炼是不可少的,只要经受住这些考验,才会变得成熟、坚强。5背诵积累(1)绿树村边合, 。(2)_?留取丹心照汗青。(3)茅屋为

3、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 !(4)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具有“诗中有画”的风格,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有一句和此句有着类似的意境,这一句是_,_。(5)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刈麦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情景,表达自己同情之心的句子是_,_。 (6)“赤壁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赤壁,也因此而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凭吊,唐朝诗人杜牧在赤壁一诗中用“ , ”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6点击名著请仿照示例,依据水浒传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考(可评价人物,可叙说自己受到的启示)。示例:【鲁提辖拳打

4、镇关西】鲁提辖赠送银两、打发金氏父女走后,设计教训镇关西,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我的思考】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备选标题:鲁提辖倒拔垂杨柳 武松醉打蒋门神 林冲雪夜上梁山【 】 【我的思考】 7读下面新闻,回答问题。新华网重庆2007年7月22日电 7月中旬,重庆市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灾,给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胡锦涛十分牵挂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7月21日至22日,胡锦涛到重庆市考察工作,深入灾区实地察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做好抗洪救灾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克服暂时困难,重建美好家

5、园,努力夺取抗洪救灾斗争的胜利。(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拟一则抗洪救灾的宣传标语,写在下面。 8.针对不少学生沉迷于网吧,难以自拔,甚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的现状,某校八年级的学生积极开展了“告别网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在此次活动中表现突出。(1)请为你所在的小组确定一个主题,要能说明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 (2)请就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活动。 二、阅读与理解(一)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回答文后问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

6、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念( )无与为乐者 (2)遂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 10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欣然起行 B、相与步于中庭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王大怒,使相之C、相与步于中庭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管夷吾举于士 遂解衣攀蹑而登1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3请从文中摘录描写“庭院月色”的语句,细细品味,简要说明景物特点。句子: 景物特点: 14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15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遭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态。 (二)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节选),回答文后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都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

8、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它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昆虫采蜜授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个习性有利于保证同一种植物间的异花传粉,繁殖后代。这样可以固定种的特征,包括花的颜色。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初有一种植物,花色微红,由于其中红色比较显著的花朵,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就给这种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色花朵。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9、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出)、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著名的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16从所选的文段看,文段主要介绍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A、内部原因;B、外部因素)包括、两个方面。17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所作的科学解释。 18与人工选择相比,自然选择在培育花卉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