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初三思想品德教案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3360804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初三思想品德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初三思想品德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初三思想品德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初三思想品德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初三思想品德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初三思想品德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初三思想品德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初三思想品德教案主备人:覃云华 审核人:龙晏辉第一单元 历史启示录第一课 历史的昭示+第1课时一、课题:准备课二、 “知美”(明确目标、自学释疑):1、从思想政治课在初三年级的重要性和当前国内政治形势谈起,让学生明确学政治课程的目的既是中考(升学考试)的需要,也是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2、激发学生学政治课程的兴趣和信心。3、明确本教师对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中的常规要求。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审美”(精讲点拨、延伸迁移):(一)学习目的教育1、中考(升学考试)的需要:思想政治课程是国家课程设置中的必修课程,是初中,乃至高中会考(毕业考试)的必考

2、科目,是中考(升学考试)和高考(文科)的必考科目。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好初三思想政治课程。2、学政治课程是做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从当前时事谈起,说明要做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要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绝不做一个社会主义的掘墓人。(二)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信心的确立1、古代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来计算日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

3、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今年是2011年,又称“农历辛卯年”,又因为地支中的“卯”对应着十二生肖中的“兔”,因此,今年又叫“兔年”。(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由教材的独立性来说明此课程的难度很小,不要过分地看重过去的所谓“基础”,一句话“不管你原来学得怎样,大家都站在同一

4、起跑线上”。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三)本教师对该课程的常规要求1、“三多三习法”“三多法”:多读、多想、多记。“三习法”:课前认真预习、课中努力学习,课后科学复习。2、笔记与作业为同一个本子先作笔记,再做作业。(四)“赏美”(合作交流、导学矫正):(略)(五)“创美”(检测反思、创新升华):课外作业收集35条中国创造的“世界之最” ,思考“中国创造的世界之最说明了什么?”教师感言: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第2课时一、教学课题:五千年文明二、“知美”(明确目标、自学释疑):1、知识目标:了解

5、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了解博大的中华文化,懂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2、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以及结合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目标:懂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而感到自豪,形成民族认同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的主要成就,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发展的典型成就,如天文历法、军事、医学、文学等方面的代表著作或成果。2、教学的难点主要在于查找资料。教科书对这部分内容的表述比较简单,很多内容只是给了一些照片,师生需要查找资料,丰富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四、教学准备 师生都要查

6、找有关中华文明的历史资料。可以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分专题查找资料,如文学、军事、天文历法、医学等。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设计: (一)引入:复习引入 1请学生说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几个,它们现在的情况如何,即哪些古国延续下来了,哪些古国则不存在了(学生分组交流)。 2教师(呈现古巴比伦城遗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的照片):我们都知道世界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代中国。照片上的古巴比伦城遗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就发源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四大文明古国,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但是,随着世纪的更迭、时代的发展,除了中国,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已经尘飞烟

7、灭了。而中国的文化,却还在枝繁叶茂地发展着。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二)“审美”(精讲点拨、延伸迁移):中华上下五千年 1、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概括式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2文字和观察图片。甲骨文、新石器时代彩陶、地动仪、马王堆墓帛画、赵州桥、都江堰等代表了中国文字、艺术、科学技术以及建筑等方面的成就。在学生中初步建立“中华文化悠久辉煌”的认识。2、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3大字和附录资料,认识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延续到今天,并且继续影响着世界?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从中华文明发展的源头探起,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体会中华文

8、明的强大生命力。哪个同学知道,中华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学生自由发言)中华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今天,中华文明是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的农业、天文历法、数学、文学、医学、政治等都对当时乃至今天的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文明成果大都被保存或继承了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 3、中华文明独领风骚,影响深远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3-P4的文字和图片,重点介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对当时中国文化的评价和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中国的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的描述。(教师补充资料,增强学生认识)(三)“赏美”(合作交流、导学矫正):小结:中华文

9、明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化海洋中独领风骚。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中华文化需要我们去保护,去发扬光大。 (四)“创美”(检测反思、创新升华):1、课内作业:列举中国创造的“世界之最”3-5例,说说它们说明了什么?2、课外作业:收集近代中国历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教师感言:“穷则思变”,既然“无效”就应变为“有效”,既然“低效”就应努力“高效”。“有效”“高效”,一字之差,我以为,体现了管理者的对过去课堂教学评价的宽容对今后课堂教学成效的追求:过去的教学不能说是“无效”的,但可能是“低效”的,所以,应

10、变过去的“低效课堂”为今后的“高效课堂”。第3课时一、教学课题:百年沧桑 二、“知美”(明确目标、自学释疑):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所遭受的侵略,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对中华文化的破坏。 2、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国弱就被欺压”的道理,即“落后就要挨打”;懂得从历史中思考未来,关注祖国的发展前途;树立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的决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近代以来中国所遭受的世界列强的侵略,其中的重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中国

11、战败后被迫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简单了解战争的起源、战争的经过、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以及主要条约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在教科书只做了简单的介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补充更多的资料。2、教学的难点之一是查找资料,阅读有关资料对于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难点。所以,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尽量简短的资料,让学生简单了解事件即可。四、教学准备:师生:查找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资料以及这几次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时间、主要内容和影响。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引入:提问引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了解了中华文

12、明的发展历史及取得的成果。现在,我们要回到近代,看看近代的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不知道同学们对1840这个数字有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审美”(精讲点拨、延伸迁移):1、教学环节一:百年沧桑(分组讨论) “1840”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忘记的数字,就是从1840年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百年屈辱的生活。那么,1840年以及之后的百年中,中国的大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翻开历史看一看。1840年,英国侵略者在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由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而引起的,所以

13、史称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学生阅读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战争的经过及其结果。请学生简述战争的经过。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阅读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的资料,了解战争的起因、主要经过及其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在如上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分组、分专题进行交流。可以将学生分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组”“第二次鸦片战争组”“中日甲午战争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组”等。学生了解1840年及之后的百年中,中国所遭受的战争创伤,特别是这些战争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耻

14、辱和灾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教学环节二:细说不平等条约(小组反馈) 懂得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世界列强侵略中国,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耻辱。这种灾难和耻辱被一一记录在各个不平等条约中。 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列举1840年后的百年中,中国与外国列强所签订的各个不平等的条约的名称,教师把它们一一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列举不出来,教师可以直接呈现。 学生分组交流各自查找到的条约签订的前因后果及其具体内容。在分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整理有关内容,最后全班交流。学生谈体会,说说自己对这些条约的看法和感受。 了解这些条约,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世界列强入侵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

15、难,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受强权凌辱的感觉,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国弱就受欺压”、“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3、教学环节三:圆明园的诉说 从一个重要侧面了解世界列强对中华文化的无情破坏。教学可以结合第二环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行。(三)“赏美”(合作交流、导学矫正):学生谈感想。 (四)“创美”(检测反思、创新升华):1、书面作业完成近代侵华战争简表战争名称时间条约名称签订国家主要条款重大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课外作业:收集1-2个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故事。教师感言:课程实施改革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避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第4课时一、教学课题:百年抗争 二、“知美”(明确目标、自学释疑): 1、知识目标:了解历史上中华儿女为摆脱封建统治、对抗列强的欺压而进行的浴血奋战。 2、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