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籼稻收获质量调查工作总结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3323913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籼稻收获质量调查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晚籼稻收获质量调查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晚籼稻收获质量调查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晚籼稻收获质量调查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籼稻收获质量调查工作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0年晚籼稻收获质量调查工作总结 根据漳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做好2020年晚季稻谷质量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于2020年11月16日至12月11日组织业务股室人员5人组成调查小组,深入海澄、东泗、浮宫等3个乡镇15个村75家农户开展晚籼稻抽样调查,向农户了解秋季生产、种植结构等情况,并在取样检测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今年晚季粮食生产因自然灾害因素所造成影响情况。根据调查分析,在晚稻生产中后期,受到气温偏高、干旱少雨、病虫害等因素影响,我市晚稻生产受到影响较为严重,但经农业技术部门的深入指导,组织农户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科学施肥治虫,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从全年看,我市粮食生产最后仍然取

2、得较好丰收。具体情况如下:一、品种结构趋于优化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发展,农民对粮食品种的选择市场化意识越来越强烈,种植品种由过去单一的高产稳产型逐步向高优型品种转变,特别是近年来品种结构进一步的优化。一是品种进一步择优。把原来松散、繁杂等多样的品种转变为选择口感好、经济价值高、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二是种植进一步选好。多数散户、个户均积极与有经验的种粮大户、专业户交流了解,选择较有市场、产量较高、较为稳产的品种。因此,品种选择相对集中,结构相对统一。据调查,目前高优品种已经有了较大面积的种植,如黄花尖、丰两优、甬优等优类品种的面积扩大,约占全市晚籼稻面积的70.二、产量质量趋于上升据调查,虽然

3、晚稻在生产中后期受到干旱少雨、病虫害侵袭严重的影响,但今年晚籼稻生产仍然得到丰收,其质量较好,通过对15家农户的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来看,晚籼稻共计播种面积为260亩,总产131300公斤,平均单产505公斤,比去年平均单产增加37公斤左右,其质量除个别品种(佳辐尖)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要求外,大部分达到国际三等以上质量要求。全市共抽样15个品种,化验结果是:(一)出糙率:大部分样品出糙率在75-77之间,最高为东泗乡渐山村的“甬优”种,达到79.7,为国际一等;最低为海澄镇罗坑村的“佳辐尖”种,出糙率为67.4,属于等外粮。(二)整精米率:所有样品均达到国际中等44以上,最高率为东泗乡水浒村的“丰两

4、优”种,达到70.7,最低为海澄镇珠浦村的“甬优”种,只有46.5.三、种植面积趋于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晚籼稻种植面积比早籼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有很大一部分把种植水稻面积改为种植马铃薯、蔬菜等其他作物;二是由于水稻种植效益比较低,农户不重视耕作,加上有的水田面积,因农业结构调整,不能形成整片耕作,不利于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而放弃水稻种植:三是由于气候的因素,降低种粮经济效益,致使有很多农户失去种植水稻信心,从而影响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如今年在15户调查中种植面积只有260亩,比去年减少176亩。根据调查了解,今年晚籼稻面积不及去年,明年也将有所减少。龙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0年12月1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