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江苏地理试卷评析及教学启示

上传人:熠*** 文档编号:183306237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2007年江苏地理试卷评析及教学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2007年江苏地理试卷评析及教学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2007年江苏地理试卷评析及教学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2007年江苏地理试卷评析及教学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2007年江苏地理试卷评析及教学启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江苏地理试卷评析及教学启示刘新宇2007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今年江苏地理试卷结构总体照旧,选择题70分,其中单选20题4分,双选10题30分,综合题五大题80分。今年的地理学科高考卷题型稳定,题量适当,整张试卷没有偏题、怪题出现,学生感觉解题过程比较顺手。一、考点分布及分值情况考点分值题号自然地理地球和地图经纬度计算2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2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3区时计算215区域定位空间定位从“乌鲁木齐-敦煌-银川西安”的地理景观7,13,16,25,32,35大气气压带分布29锋面、风向、风力、气压6,2气候特征24,32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推移623,4陆地和海洋地质作用2

2、5洋流分布28陆地自然带214板块构造232海水盐度差异及原因3水循环3水体类型及相关联系25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地质灾害4水资源及其利用41,2人文地理农业和工业工业区位条件1019,20,1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及工业联系101农业区位条件13,35人口城市人口素质28城市区位条件533交通商贸城市交通26文化旅游开发工业旅游的条件23景观类型26环境问题全球变暖9,3土地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735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24热点问题全球变暖29,02008年北京奥运会15,6新能源风力发电场、江苏田湾核电站834二、试卷的主要特点1.体现地理学科知识的主干性2007的地理高考试题与往年一样,以考

3、查高中地理必修上、下册两本书为主,同时对选修教材内容做了一定比例的考核。今年绝大部分试题是从地球运动、等值线知识、气候、地质地貌、水文、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工农业和城市的区位、旅游、人口和环境问题命题。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于地理学科的主干基础知识,突出考查学生对主干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阅读图文信息、应用图文信息、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等。例第2、2题,试题通过“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的判读,综合考查了考生对气压、锋面、风向、天气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这些知识都是大气单元中的主干基础知识。试题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同时又隐含了与这些知识联系密切的“等压线”知识,既体现了学科主干知识,

4、又超越了学科主干知识,但又不超出考试大纲的考查范围,试题图文呈现简洁明了,图形设计独特,设问有层次,试题之间的关系紧凑,是一组优美的地理试题。.重视图表及相关地理能力的考查今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几乎题题与各种图表有关。试卷中各类地图有幅,表格2张,其中景观图、等值线图、剖面图、坐标图、玫瑰图、区域地图等形式多样,内容涉及自然和人文,地理学科特点得到充分体现。把地图作为丰富信息载体,既考核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同时考核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例第、2题,根据“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考查了经纬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日地距离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晨昏线的变化规律等众多知识点,这需要

5、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地理计算、逻辑推理、知识迁移及应用能力,才能选出正确答案。今年的试卷综合性强,强调知识的重组和迁移,其知识与能力的综合立意相当突出。全方位加强对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在地理学科中的考查,要求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读、推断、归纳,并组织文字进行准确表述。如分析东北机械工业、喀什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等试题,不回避课本知识,但又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学生可以通过对图3、图14、图18的阅读和信息提取,准确分析其区位因素。3突出人文地理,关注社会热点新课程标准强调“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而人文地理的内容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和如何处理于

6、自然的关系,也有人类在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的教训和反思,所以人文地理知识更易于联系实际。事实上运用人文地理知识、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确实很多,涉及内容很广,因此人文地理比重大也在情理之中了,这也体现了对情感、态度合价值观的考查。地理学科中“地域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人地协调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全球变化的观点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观点”等等,以及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在试卷中多有出现。三、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启示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高考试题无论是来自社会热点,还是来自学科主干知识,其考查的最终目标都为:对知识而言,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等阐释、说明、评价地理问题

7、和解决地理问题; 对能力而言,就是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基本能力。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就必须做到:1.夯实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构建高质量的知识网络高考试题都是对课本内容的加工、组合和对课本的挖掘、引申的基础上吸收社会信息而命制的,因此地理课本是复习的基础,以高中地理为主线糅合相应的初中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地理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学生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仔细体会主干知识(地里基本事实、原理、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并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一定的线索将有关知识整合在一起,构建成高质量的知识网络,做到知识要点化、网络化、专题化,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的掌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

8、在遇到新情景、新问题时能根据已有知识重新迁移、组合,甚至是创造性地应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由“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过程。2. 以地图为载体,提高学生空间判断能力地理读图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地理学习的效果。图像系统是地理教材主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讲课本的文字系统内容与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做到左书右图,充分运用课本上的图像资料和地图册,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3. 加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培训题海战术在现行的高考总必定是死路一条,教师要多进行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首

9、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在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看书时要思考所看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图中读出试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从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其次,要教给学生获取规范答案的方法。一般而言,地理试题的答案来源有三:试题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教材内容及学生用所学知识归纳整理得出的规律性结论。4.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使所学知识“活”起来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热点问题,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把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引入课堂,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地理”,激发学习“有用的地理”的热情;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阐释、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缩小地理学习与高考试题之间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