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实验》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3304844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实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有机实验有机实验(清北班)姓名 班级 组 号 成绩 。一选择题1. 下列各项中的“黄色”,不属于因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 )A将钠在石棉网上加热熔化,冷却后得到淡黄色固体B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反应后得到黄色溶液C久置的碘化钾溶液呈黄色D食盐在无色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 2.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石油干馏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C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D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3.化学与生

2、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CO2和CH4都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C糖类化合物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官能团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4. 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水解后都一定有一产物相同B淀粉、纤维素都属糖类,它们通式相同,但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已知CH4H2OCH3OHH2,该反应的有机产物是无毒物质DC(CH3)4的二氯代物只有2种5. 鉴别盛放在不同试管的苯乙烯、甲苯、苯酚溶液、丙烯酸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A 氯化铁溶液 溴水 B 高锰酸钾溶液 氯化铁溶液C 溴水 碳酸钠溶液 D 高锰酸钾溶液 溴水6.

3、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 7.下表中有机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确定甲酸钠中含有醛基B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制备三溴苯酚C向酒精和醋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D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8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中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重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

4、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9.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选项混合物试剂分离方法AFe(碘)加热B二氧化碳(氯化氢)饱和Na2CO3溶液洗气C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蒸馏D淀粉(氯化钠)蒸馏水渗析10. 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量取液体后,量筒中残留的液体要用蒸馏水洗涤并转入相应容器B熔融纯碱、烧碱时,不能选用石英坩埚,应该选用铁坩埚C蒸发结晶实验中,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D在测量或监测温度时,温度计水银球碰到容器内壁不影响测量结果11.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

5、同温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酸碱性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B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C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sp(BaCO3) Ksp(BaSO4)D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12 己烷雌酚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化合物X可发生消去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Y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C化合物X和

6、Y均可使FeCl3溶液显紫色D化合物Y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13. 【双选】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有关A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4H25O6NBr B该有机物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该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A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 molA最多消耗4mol NaOH14. 将CH3CHO(易溶于水,沸点为20.8的液体)和CH3COOH分离的正确方法是()A加热蒸馏B加入Na2CO3后,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C加入烧碱溶液之后蒸出乙醛,再加入浓硫酸,蒸出乙酸D和Na反应后进行分离15. 已知:乙醇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乙酸。BrCH2CH=CHCH2Br可

7、经三步反应制取HOOCCHClCH2COOH.,其中第二步的反应类型是( )A水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消去反应16. 现有三组溶液: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39的乙醇溶液 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17. 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B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稀溴水制备三溴苯酚C向酒精和醋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D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

8、)2并加热确定甲酸钠中含有醛基18.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物质试剂分离方法硝酸钾(氯化钠)蒸馏水降温、结晶、过滤二氧化碳(氯化氢)饱和碳酸钠洗气苯(苯酚)饱和碳酸钠蒸馏苯(甲苯)浓溴水分液A. B C只有 D19. 研究发现,烯烃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双键断裂、两端基团重新组合成新烯烃。若CH2=C(CH3)CH2CH3与CH2=CHCH2CH3 的混合物发生该类反应,则新生成烯烃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可能为()A2,3,4 B3,4,5 C4,5,6 D5,6,720.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电解氯化铜溶液,将阳极产生的气体产物通入淀粉碘化钾

9、溶液中,溶液变蓝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雾C碘水中加入少量裂化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D向含有苯酚的苯溶液中滴入少量浓溴水,产生了白色沉淀21. 一氯化碘(ICl)、三氯化碘(ICl3)是卤素互化物,它们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如:2ICl2Zn=ZnI2ZnCl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ICl3与水反应的产物为HI和HClOBICl3与KI反应时,氯元素被还原CICl与冷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Cl2OH=IOClH2ODICl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2.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

10、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入1.0 mol/L 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 mol/L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 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 的小23. 在一定条件下,萘可以被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硝化生成二硝基物,它是1,5二硝萘和1,8二硝基萘的混合物,后者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

11、98%的硫酸,而前者不能。利用这一性质可将这两种异构体分离。将上述硝化产物加入适量98%的硫酸,充分搅拌,用耐酸漏斗过滤,欲从滤液中得到固体1,8二硝基萘,应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浓缩结晶 B向滤液中加水过滤C.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后过滤 D.将滤液缓缓加入水中后过滤二填空题1. 乙酸环己酯具有香蕉及苹果气味,主要用于配制各种饮料、冰淇淋等,实验室制备乙酸环己酯的反应原理、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来源:学科网ZXXK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来源:学*科*网沸点水中溶解性来源:Z乙酸601.051118.0溶环己醇1000.962160.8微溶乙酸环己酯1420.969173.5难溶

12、实验步骤:将12.0g(0.2mol)乙酸、l0.0g(0.1mol)环己醇和15mL环己烷加入装有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和球形冷凝管的四颈烧瓶中,在搅拌下,慢慢滴加15mL98%浓硫酸,滴加完后将恒压滴液漏斗换成分水器装置,加热回流90min后,向反应液中依次加入水、10%的NaHCO3溶液、水洗涤,然后加无水MgSO4,放置过夜,加热蒸馏,收集168-174的馏分,得到无色透明、有香味的液体产品6.9g(1)上述反应装置图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2)实验中控制乙酸的物质的量是环己醇的2倍,其目的是_。(3)分水器(右图)的作用是_。(4)用l0%的NaH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第二次水洗的

13、目的是_;加入无水MgSO4的目的是_。(5)本次实验的产率为_。(保留3位有效数字)(6)若在进行蒸馏操作时,采用右图装置,会使实验的产率_(填“偏高”或“偏低”),其原因是_。2. 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见下图,相关物质的沸点见附表)。其实验步骤为:步骤1:将三颈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有机相用10%NaHCO3溶液洗涤。步骤3: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MgSO4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步骤4: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相应馏分。(1)实验装置中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锥形瓶中的溶液应为_。(2)步骤1所加入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是催化剂,其化学式为_ _。(3)步骤2中用10%NaHCO3溶液洗涤有机相,是为了除去溶于有机相的_(填化学式)。(4)步骤3中加入无水MgSO4固体的作用是_。(5)步骤4中采用减压蒸馏技术,是为了防止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