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3300202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精选]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精选]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精选]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精选]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汇编(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英国,瑞典,德国,中国,智利,美国,福利国家型模式,社会保障型模式,社会保险型模式,私有化改革型模式,不断改革发展中,学习各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发展状况、改革状况等,汲取可借鉴的经验,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在内容方面,各章基本上由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及思想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改革现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部分组成。,第一章:英国社会保障制度,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2,3,第一节: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1、萌芽阶段(中世纪时期),3、发展时期(1601-1

2、795),2、初步建立时期 (1531-1601),4、确立时期(1834-20世纪初),一、英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历程,开始 阶段,新济贫法时代,旧济贫法时代,基督教的慈善施舍,1、萌芽阶段,同业行会的互助互济,个人的慈善救济,未形成系统的社保制度,各救济措施发展水平较低。,2、初步建立时期(1531-1601),英国社会救济制度框架和政策模式在此时期逐步形成,国家也开始在社会救济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1536年亨利济贫法-标志着英国政府开始为解决社会贫困问题承担一定的职责。, 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院外救济为主(居家救济,以家庭人口数量为依据之一提供救济),奠定了英国济贫法的基础, 1

3、7世纪中期,民间组织对贫民的救助也十分活跃,各种济贫基金和就够得以建立,多以商人为主。,旧济贫法阶段,3、发展时期(1601-1834),旧济贫法阶段,斯皮纳姆兰法令 按照面包的价格涨落幅度来确定当地人的最低生活费标准。最大的特点是实行济贫院外救济,救济对象包括整个家庭成员。,友谊社 十八十九世纪较为活跃的救济协会组织,在高收入工人上层中广为存在和发展的民间互助组织。自愿捐资、缴纳会费、权利与义务相结合,4、最终确立时期(1834-20世纪初),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导致了失业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工业革命期间,英国人口数量激增,贫困问题进一步加剧,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新济贫法阶段,一、

4、停止对身体健康和游手好闲者的院外救济,将救济对象严格局限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幼身上,重新缩小救济对象的范围。,二 组建济贫法实施委员会,实施中央督导制,提高国家对救济行政的监管能力。,1834年英国制定了济贫法修正案 即新济贫法,实行院内救济,通过惩治“懒惰”贫民来根治贫穷问题。,主要特点,济贫院以惩治穷人为主,各种制度极为苛刻,食物极少,劳动繁重,居住条件恶劣,夫妻子女分居隔离。,虽取消了旧济贫制度的肉体惩罚,但却带有明显的人格侮辱与政治性惩罚,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全体成员依靠自助摆脱社会问题的困扰。,二、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思想基础,慈善和恩赐思想,经济学理论中的社会救助思想,社会政策中的社

5、会救助思想,慈善和恩赐思想,16世纪,英国政府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孤儿院、济贫院,并给穷人发放救济金等。,基督教会“爱人如己”,举办各种慈善事业。,慈善和恩赐思想发挥了很大的社会救济作用,但由于慈善和恩赐思想只具有部分社会救助的特征,存在局限性,因此,基于这种思想的一些保障措施和对策也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经济学理论中的社会救助思想,贫困产生于贫困,贫困带来贫困,贫困者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贫困,解决绝对贫困是社会救助制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贫困理论与社会救助,福利经济学与社会 救助,市场经济理论与社会救助,主张国家干预,主张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的社会风险需求推动了社会保障的

6、供给;社会保障的建立发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社会政策中的社会救助思想,贝弗里奇报告与社会救助,宗旨是消除贫困;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家计审查,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救助,强调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责任和个人责任的平衡,传统“左派”社会主义道路 右派资本主义道路,第二节: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及思想基础,一、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济贫制度存在问题,社会贫困问题凸显,工人阶级的促进作用,新济贫法对申请进入贫民习艺所规定了苛刻的条件,内含对贫民人格的侮辱,激起工人阶级强烈的义愤,以至于发出了“砸烂贫民习艺所”的呐喊,经济危机后随之而来的长期经济大萧条给英国以沉重的打击,贫

7、困和失业成为当时最尖锐的社会问题。,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工人阶级政党成立,该群体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及其所做的斗争推动了英国现代社保的建立。,二、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 思想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主张国家干预,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与生活进行干预,并把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加剧归因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性,主张社会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个人,而应该依靠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集体主义思潮,关注公共利益 建立社保制度 有效的政府,集体主义者认为,应当消除或者至少应当减少一切社会的苦难,强调让每个人获得一种至少是最低的或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要实现结果的公平,仅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的干预,依靠一个有效的

8、政府的有效措施。,三、英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的出现,1,失业问题的解决失业工人法、失业保险法,2,3,5,4,老年问题的解决养老金法,健康问题的解决健康保险法,教育问题的解决 教育法,住房问题的解决 建新房,拆毁不适合居住的房子,1941年,英国政府委托贝弗里奇负责社会保障计划,1942年以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问题的报告为题发表。 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家庭补助法、国民保险(工业受伤)法、国民救济法。 英国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贝弗里奇报告”,报告指出,社会保障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普遍性原则,即社会保障应该满足全体居民不同的社会保

9、障需求; 二是保障基本生活原则,即社会保障只能确保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三是统一原则,即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须统一; 四是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即享受社会保障必须以劳动和缴纳保险费为条件。,57%,此后20多年改进完善,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成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高福利化、统一管理体制、为公民提供“一揽子”预防性保障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作为最后责任人承担最后责任。,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图示,第三节: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 改革,一、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全民保障。保障范围几乎无所不包。,各种保障待遇都以法律形式固定

10、下来,强调了社会保障的平等性与普遍性,政府统一管理,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社会保障体系危机四伏。,1、社会保障开支居高不下,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2、人口老龄化严重,对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挑战 3、政府包揽过多,经济效率低下 4、所得税负担加重,导致专业人才外流 5、社会保障过度,造成竞争观念淡薄和家庭观念、道德 观念淡化,具体表现,近20年来,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从养老、失业、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着手进行,重点是养老、失业就业等方面的改革。,二、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必须通过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国家应为劳动者提供保障,在建立国家最低保障的同时,应鼓励个人追求本人和家庭更高的生活水平,应给个人留有余地,指导思想,减少舞弊和滥用,尤其对基金管理要严格,社会保障体制要适应社会习惯, 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体制,尽可能简化、易于解释和被人们理解、接受,最大限度地减少依赖性,补助金着重发给最需要的人,鼓励树立个人责任感,强调个人自我保障, 自己为自己养老做储备。,重要知识点回顾,新旧济贫法,贝弗里奇报告,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改革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何启示?,谢 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