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3291276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精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精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精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精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述(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主要内容,2,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3,马恩对未来社会形态进行预测的方法与特点,1.马恩摆脱了用实验手段去建设共产主义的空想,而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中理解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的实现。 2.马恩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建立在发展的观点上的,从不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4,一、马、恩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三个互相衔接的发展阶段: 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过渡时期) 共

2、产主义第一(低级)阶段 共产主义第二(高级)阶段,三个阶段的思想,5,为什么要有过渡阶段?,是因为无产阶级胜利了,取得了政治上的统治,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这一经济制度是不可能在旧社会内部产生的,而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运用政权的力量建立起来的。,6,共产主义形成三个阶段的经济特征,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并存和斗争。其斗争的结局是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渡时期的特征,7,实行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生产由国家统一、有计划地组织。 商品货币关系已

3、经不存在。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以劳动为尺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特征,8,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经济特征,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共同点是: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了剥削。,其重大区别集中体现在分配方式上。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旧中国的经济落后和特殊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就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就是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4、,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三种基本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这个过渡时期是从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开始,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体地位为止。根本任务是把非社会主义所有制占主体的经济结构,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12,(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是同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建立的两条途径:没收官僚资本和赎买民族资本。 采取的形式:国家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建立的途径和采取的形式,13,社会主义集体所

5、有制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它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一般说来,它是与较低的社会化生产程度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 建立的途径:通过合作化方法改造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建立,建立的途径和采取的方式,14,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15,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论述突破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而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1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6、的解决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落后的生产力。,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建立和发展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应当是高度社会化的现代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但我国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不具备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国内一切问题的基础。,18,二、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是通过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

7、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19,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如果没有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就根本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不可能真正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20,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因为我国有十几亿人口,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各地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速度也会有快有慢。同步富裕既不符合国情,也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其结果只能是同步贫穷。所以要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8、是实现共同富裕,21,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22,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实践的教训: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遭遇了巨大的挫折。如中国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就是对超越发展阶段的认识,加上一系列左的政策和方针,使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理论的探索:重新认识发展阶段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理论上不断探索,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理论。,2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刻分析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作出中国处于不发达社

9、会主义阶段的科学判断。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此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分别对此理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与深入的论述。,24,二、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即从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25,(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 从社会性质上看,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

10、社会。区分于资本主义社会和过渡时期。 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26,(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九个方面概括(教材11页)。其中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 第一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九条: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27,三、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必然性和长期性,我国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初级阶段的客观原因: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商品化和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

11、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诸多原因: 从自身发展来看,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看中国沿海地区像欧洲,看中国西部像非洲),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等等。这必将延缓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28,从世界发展规律来看,社会制度变革会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世界历史上,每一个社会制度的变革都要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 从国际条件来看,社会主义一诞生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

12、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29,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0,从物质产品的短缺到公共产品相对短缺,改革开放前,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是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和短缺经济问题,主要是物质产品的短缺,需要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来满足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绝大多数商品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迅速提升,上学、看病、住房、交通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相对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31,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如此,中国才能为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32,谢谢!Thanks,33,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