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专项突破之情境交际型作文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83290577 上传时间:2021-06-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之情境交际型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之情境交际型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之情境交际型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之情境交际型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之情境交际型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之情境交际型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专项突破之情境交际型作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2021年高考作文专项突破之情境交际型作文情境交际型作文是情境类作文的一种,即根据一定的主题、一定的情境,在写作要求中创设一个涉及交际主体(作者)、交际对象(读者)、交际目的和交际话题等内容的交际指令。写作时,要求考生根据指定的写作文体,明确交际主体与交际对象的身份,紧扣主旨,在情境互动中完成写作。纵观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题,从2019年高考全国I卷“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校园演讲稿,到2020年高考全国I卷“历史人物评说” 班级读书会发言稿、全国卷“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演讲稿、全国新高考卷“带你走近_”电视节目主持词我们不难发现,情境交际型作文因其指令明确,贴近考生、贴近现实、贴近生

2、活,突出对应用写作能力的考查,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质等特点,正成为高考作文命题者的新宠。此外,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明确提出“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连线)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并指出“无情境,不命题”会是语文作文的命题思路。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情境交际型作文仍会是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方向。 下面,笔者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情境交际型作文的命题特点、审题立意的方法、高分策略,及其他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为大家备考高考作文助一臂之力。01情境交际型作文的命题特点情境交际型作文有什么样的命题特点?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在近两年高考中出现的典型的情

3、境交际型作文题目。真题回顾201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4、”,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班级

5、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6、“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0年高考全国新高考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

7、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纵观以上四道情境交际型作文题,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1.?交际场景不同。201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设置的交际场景是“面向本校同学”;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设置的交际场景是“班级读书会”,全国卷作文题设置的交际场景是“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全国新高考卷设置的交际场景是“电视台中华地名节目”。2.

8、?交际主体不同。2019年高考,全國卷作文题设置的交际主体是“在复兴中学读书的我”;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设置的交际主体是“班级中的我”,全国卷作文题设置的交际主体是“中国青年代表”,全国新高考卷作文题设置的交际主体是“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3.?交际对象不同。201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设置的交际对象是“学校中的老师、同学们”;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设置的交际对象是“班级中的同学们”,全国卷作文题设置的交际对象是“世界青年代表”,全国新高考卷设置的交际对象是“电视机前的观众”。4.?交际目的不同。201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要求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202

9、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要求写发言稿,谈自己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这三个历史人物中的哪一个感触最深;全国卷作文题要求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全国新高考卷作文题目要求写一篇主持词,介绍某地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或因某地名而唤起的记忆与情感等。尽管这些题目有着交际场景、交际主体、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等差异,但它们都有着三个方面的相同的情境要素:1.?话题情境,即为考生呈现写作的“由头”这是考生写作的起点、基石和重要参考,考生写作时不能脱离话题材料设置的“真实”情境,不可另起炉灶。2.?任务情境,即规定考生写作时要“写什么”,这其中包含“内容指令”“交际指

10、令”“文体指令”等。3.?要求情境,即提示考生写作时要“怎么写”。在这三个方面的情境要素中,话题情境是写作的起点(由头),任务情境是写作的关键,要求情境是写作的常规。写作情境交际型作文时,务必要关注这些情境要素。02情境交际型作文如何审题立意情境交际型作文的审题立意难度不大,因为命题者在任务情境材料中大多设置了写作内容情境指令,交代了写作的主题。鉴于此,大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抓住关键词,明确写作方向情境交际型作文题一般由话题情境、任务情境和要求情境三方面的材料组成。关键词或出现在话题情境材料中,或出现在任务情境材料里,它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语(或短语

11、),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审题,首先就要善于捕捉话题情境材料或任务情境材料中的关键词,并理解其内涵。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只有读懂、感悟透关键词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明确写作方向,提炼作文主旨。关键词有时在材料中非常明显,有时则需要通过思维延伸找出来。这个步骤非常重要,一旦出现差错,后面所有的努力可能都是无用功了。比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无论是在话题情境材料中,还是在任务情境材料里,“劳动”这一关键词都非常显豁,几乎每一句话都提到了“劳动”这个词。审题立意时,考生就要抓住这一关键词,针对话题情境材料中的内容,结合任务情境材料里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去体现

12、“热爱”而不是“敷衍”,去表达从“我”做起而不是从“别人”做起,去强调“做起”而不是“说起”,这样就能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明确写作的方向。对此题,可以这样立意:(1)劳动不仅是创造财富的必要手段,而且是丰富人生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青少年学生肩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不劳动,中国梦就难以实现;劳动虽然苦,但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劳动的一生也是幸福、充实的一生2.紧扣重点句,确定作文主旨在情境交际型作文题中,归纳话题情境材料的文意并迅速捕捉话题情境材料或任务情境材料中的重点句至关重要。因为重点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反映出命题者的意图。把重点句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就能找到思维的

13、聚合点,这样就能确保审题立意的万无一失。比如,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的材料,是对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历史人物进行评说,要求考生以班级读书会同学间交流发言的形式,谈对这三个历史人物中的哪一个感触最深。审题时,考生的思维落点应放在任务情境材料中“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句话上。而这句话也就是这道作文题的重点句,抓住它,结合话题情境材料内涵,并通过对三人的比较,选择出感触最深的人物,然后由果溯因、多方追问:为什么“我”会对这一人物感触最深?这样立意就不会出现偏差。对此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立意: (1)“我”对鲍叔感触最深,因为:A.鲍叔辨才识才又甘居人下,成就一段千古

14、佳话;B.鲍叔有为国为民不利己的赤诚之心(2)“我”对管仲感触最深,因为:A.适时变通,英雄方有用武之地;B.要成为千里马,实力才是硬道理(3)“我”对齐桓公感触最深:A.齐桓公有识才、用才、容才的王者之风;B.宽容的胸襟,可以立大业、创辉煌又如,2020年高考全国新高考卷作文题要求考生“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既具有情境性、开放性,又具有限制性、防套性。其审题立意的重点句是:“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对此,考生必须挑选一个自己具有丰富的背

15、景知识储备的地名,从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方面一一介绍其地域文化,形成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有机关联,既要概述周到,又要突出重点,在保证知识准确性的前提下,还要融入“我”的情感,体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以及能吸引观众“到此一游”的语言感召力。3.聚焦契合点,把握材料核心有些情境交际型作文题的话题情境材料内容比较多或由多则材料构成,此时可采用聚焦契合点的方式进行审题立意:先逐个分析每则材料的内涵,然后再比较这几则材料内涵的异同,最后再结合任务情境材料中的寫作内容指令,由浅入深地找到思维的契合点。也就是说,对题目材料要全面、准确地分析,不能只顾及一点而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切忌把几

16、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论事。要弄清材料之间的联系,由浅入深,寻找联系点,聚焦契合点,进而把握材料的核心。比如,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就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情境交际型作文题。这道题目的材料分为三段:第一段材料引用墨子和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名言。墨子所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他人,也要像对待自己一样。这集中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主张。约翰多恩所说的这句话从个人与集体、国家与世界的角度谈团结的重要性。第二段材料中的两句古诗词,以及省略号后面的表述,意在表明世界各国与中国同命运、共风雨。第三段材料表达了中国投桃报李,与各国共抗疫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