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数列与探索性新题型的解题技巧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83252694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 数列与探索性新题型的解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讲 数列与探索性新题型的解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讲 数列与探索性新题型的解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讲 数列与探索性新题型的解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讲 数列与探索性新题型的解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 数列与探索性新题型的解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 数列与探索性新题型的解题技巧(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第三讲 数列与探索性新题型的解题技巧金堂中学 刘际成选编【命题趋向】从2012年高考题可见数列题命题有如下趋势:1.等差(比)数列的基本知识是必考内容,这类问题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解答题;难度易、中、难三类皆有.2.数列中an与Sn之间的互化关系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3.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常常用到,解答试题时要注意灵活应用。4。解答题的难度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还有一些新颖题型,如与导数和极限相结合等。因此复习中应注意:1。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学习时要善于利用函数的思想来解决.如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2.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等差

2、(比)数列,是常见题型,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抓住基本量a1、d(或q),掌握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方程三个环节,常通过“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来简化运算.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本章尤为突出。学习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如等比数列求和要注意q=1和q1两种情况等等。4。等价转化是数学复习中常常运用的,数列也不例外。如an与Sn的转化;将一些数列转化成等差(比)数列来解决等.复习时,要及时总结归纳。5。深刻理解等差(比)数列的定义,能正确使用定义和等差(比)数列的性质是学好本章的关键。6.解题要善于总结基本数学方法。如观察法、类比法、错位相减法、待定系数法、归纳法、数形结合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能达到事半

3、功倍的效果。7数列应用题将是命题的热点,这类题关键在于建模及数列的一些相关知识的应用。【考点透视】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简单的问题.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4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所以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比较全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解答题多为中等以上难度的试题,突出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试题大多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关数列的试题经常是综合题,经常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试题也常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极限和数学归纳法综合在一起。探索性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常在数列解答题中出现。本章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主观题中着重考查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基本数学方法.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现实客观事物的数学化,常需构造数列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例题解析】考点1 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理解数列的概念,正确应用数列的定义,能够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典型例题例1在德国不来梅

5、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店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堆“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1堆只有1层,就一个球;第2,3,4,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图4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二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n堆第n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f (n)表示第n堆的乒乓球总数,则;(答案用n表示)。 思路启迪:从图中观察各堆最低层的兵乓球数分别是12,3,4, 推测出第n层的球数。解答过程:显然.第n堆最低层(第一层)的乒乓球数,第n堆的乒乓球数总数相当于n堆乒乓球的低层数之和,即所以:例2将杨辉三角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如图所示的01三角数表从上往下数,第1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

6、是第1行,第2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3行,第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 行;第61行中1的个数是 第1行 1 1第2行 1 0 1第3行 1 1 1 1 第4行 1 0 0 0 1 第5行 1 1 0 0 1 1 思路启迪:计算图形中相应1的数量的特征,然后寻找它们之间的规律。解:第1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1行,第2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3行,第3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7行,第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行;第61行中1的个数是=32应填,32考点2 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的理解与应用 在解答给出的递推关系式的数列问题时,要对其关系式进行适当的变形 ,转化为常见的类型进行解题。如“逐差法”若且;我们可把

7、各个差列出来进行求和,可得到数列的通项. 再看“逐商法”即且,可把各个商列出来求积。另外可以变形转化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解决问题。例3数列中,(是常数,),且成公比不为的等比数列(I)求的值;(II)求的通项公式思路启迪:(1)由成公比不为的等比数列列方程求;(2)可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然后分析每一项与该项的序号之间的关系,归纳概括出an与n之间的一般规律,从而作出猜想,写出满足前4项的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解:(I),,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解得或当时,不符合题意舍去,故(II)当时,由于, , ,所以又,故当时,上式也成立,所以小结:从特殊的事例,通

8、过分析、归纳、抽象总结出一般规律,再进行科学地证明,这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这种探索问题的方法,在解数列的有关问题中经常用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例4已知数列满足,,若, 则 ( B )() () () () 思路启迪:对递推关系变形,运用叠加法求得,特别注意的是对两边同时运用.解答过程:, .相叠加., 。, , ,。解答过程2:由得:, ,因为.所以:.解答过程3:由得:,从而 ;;。叠加得:。, 。 , 从而.小结:数列递推关系是近几年高高数学的热点,主要是一些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对连续两项递推,可转化为;对连续三项递推的关系如果方程有两个根,则上递推关系式可化为或.考点3

9、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与应用与的关系:,数列前n项和和通项是数列中两个重要的量,在运用它们的关系式时,一定要注意条件,求通项时一定要验证是否适合.解决含与的式子问题时,通常转化为只含或者转化为只的式子。例5在等比数列中,前项和为,若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等于( )(A) (B) (C) (D)命题目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求和公式,着重考查了运算能力.过程指引因数列为等比,则,因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即,所以,故选择答案C.例6。已知在正项数列a n中,S n表示前n项和且,求a n.思路启迪:转化为只含或者只含的递推关系式.解答过程1:由已知,得当n=1时,a1=1;当n2时,a

10、n= S nS n1,代入已知有,.,又,故。,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解答过程2:由已知,得当n=1时,a1=1;当n2时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考点4。 数列中与n有关的等式的理解与应用对数列中的含n的式子,注意可以把式子中的n换为得到另外的式子.也可以把n取自然数中的具体的数1,2,3等,得到一些等式归纳证明.例7已知数列满足 (nN)()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若数列满足 (nN*),证明: 是等差数列;思路启迪: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基本知识,考查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综合解题能力.把递推关系式变形转化解答过程: (I)解: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II)

11、证法一: ,得即 ,得即故是等差数列.考点5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在等差、等比数列中,已知五个元素或,中的任意三个,运用方程的思想,便可求出其余两个,即“知三求二”.本着化多为少的原则,解题时需抓住首项和公差(或公比).另外注意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的运用。例如(1)等差数列中,若,则;等比数列中,若,则 。 (2)等差数列中,成等差数列。其中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中(),成等比数列。其中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3)在等差数列中,项数n成等差的项也称等差数列。 (4)在等差数列中,; 。在复习时,要注意深刻理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及其等价形式。注意方程思想、整体思想

12、、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典型例题例8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若,且A、B、C三点共线(该直线不过原点O),则S200( )A100 B。 101 C.200 D。201命题目的:考查向量性质、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前n项和。过程指引:依题意,a1a2001,故选A例9某国采用养老储备金制度,公民在就业的第一年就交纳养老储备金,数目为a1,以后每年交纳的数目均比上一年增加 d(d0), 因此,历年所交纳的储备金数目a1, a2, 是一个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与此同时,国家给予优惠的计息政府,不仅采用固定利率,而且计算复利。 这就是说,如果固定年利率为r(r0),那么, 在第n年末

13、,第一年所交纳的储备金就变为 a1(1+r)n1,第二年所交纳的储备金就变成 a2(1+r)n2,。 以Tn表示到第n年末所累计的储备金总额。()写出Tn与Tn1(n2)的递推关系式;()求证Tn=An+ Bn,其中An是一个等比数列,Bn是一个等差数列.命题目的: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考查学生阅读资料、提取信息、建立数字模型的能力,考查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I)我们有 (II)反复使用上述关系式,得 在式两端同乘1+r,得 ,得2解综合题要总揽全局,尤其要注意上一问的结论可作为下面论证的已知条件,在后面求解的过程中适时应用考点6 等差、

14、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理解与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要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因此可以改写为是关于n的指数函数,当时,。例10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Sn=n29n,第k项满足5ak8,则k=A9B8C7D6思路启迪: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通项和等差数列等基本知识,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此数列为等差数列,,由52k-108得到k=8例11已知数列an和bn满足:且bn是以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证明:; ()若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求和:。命题目的: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等基本知识及基本的运算技能,考查分析问题能力和推理能力解法1:(I)证:由,有, (II)证:,,是首项为5,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III)由(II)得,于是当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