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Word最新版)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83194498 上传时间:2021-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Word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Word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Word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Word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Word最新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精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默读有肯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留意观赏文章中的美丽语句。4能初步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落大意,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依次,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沟通和探讨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推断。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7阅读叙事性

2、作品,了解事务梗概,简洁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微环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憧憬、怜悯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憧憬和追求美妙的志向。8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9诵读优秀诗文,留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10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实力。养成勤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50万字。二高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高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提高阶段。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

3、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可把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育独立阅读实力,落实篇章训练”上。详细的指标是:1.学会预习课文,养成预习的习惯;2.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3.初步驾驭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4.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5.学习阅读,拓展阅读。那么,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段目标,体现学段教学的特点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准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设置精确的教学目标。目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一个根本缘由就是没有找准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每篇课文的教学都从零起点起先。从审题到学习生字新词,从思想内容到揣摩表达方法完整地走一遍。哪些是学生能够自读自悟的,哪些须要老师

4、引领提升的?对于这些问题老师缺乏深化的思索。学生早已明白了的内容,老师还在没完没了地分析、提问。甚至有的课上,学生明明预习过了,或者已经是其次课时,老师还在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然而,真正须要老师点拔引导的地方,却一笔带过。那么,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在哪里呢?我认为,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当从检查、沟通学生的自学结果起先,从检查预习中了解学生哪些学会了,还有哪些困惑的问题,并依据学生须要解决的疑难问题,设置精确的教学目标。新课的教学,应当从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起先,在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这就是高年级阅读教学与中年级阅读教学根本的区分所在。2探

5、寻适合高年级学段特点的教学策略。要把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落实到实处,必需探寻适合高年级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1)抓预习,培育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进入高年级的学生,通过低、中年级四年的阅读训练,他们在学问的积累、方法的驾驭、实力的形成等方面已经有了肯定的基础。而且,学生的抽象思维起先发展,这为他们预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培育高年级学生独立阅读的实力,必需扎扎实实抓好预习工作。预习分为课内预习和课外预习两种。起先训练预习,可以以课内为主,随着年级的上升,要以课外预习为主。从预习的要求来看,高年级要逐步做到:能借助字典、词典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能提出疑难问题

6、。此外,学生预习肯定要在新课前进行检查,避开预习流于形式。(2)整体入手,长文短教,提高实效。高年级的课文与中年级的课文相比,篇幅要长。不少高年级老师埋怨:课文长,来不及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就是不能从抓整体入手,做到长文短教。教学还是停留在逐段串讲分析上。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讨,初步探究出“紧扣中心,板块推动”的长文短教的教学策略。即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围绕课文中心,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成若干板块,引导学生分板块读议感悟。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教学为例:课文有20个自然段组成,篇幅较长,假如采纳传统的逐段串讲的教法来教,唯恐三个课时也教不完。那么,如何做到长文短教呢?第

7、一步:把握中心,组合板块。课文的中心是: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依据这个中心,我们将教材重新组合成两大板块,第一板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课文第2、18、19自然段);其次板块:彭德怀更爱战士(从彭德怀坚持杀骡子中可以看出)(课文的第317自然段)。其次步:紧扣中心,分块教学。每个板块的教学,其操作程序为:先让学生自学,圈画出令自己感动的重点词句,并写上阅读批注。然后组织课堂读议。课堂读议时,一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词句、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实现特性化阅读;三是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依次,落实篇章训练。(3)教给方法,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要

8、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实力,必需教给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学会品尝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品尝含义深刻句子意思的实力,是一种要求较高阅读实力,也是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难点。这须要老师教给品句的方法。一般来说,凡是含义深刻的句子都是与文章中心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因此,应当让学生明白,在品尝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时,必需把握两点:一是要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二是要弄清句子与文章中心思想之间的联系。例如:船长中有这么一句:“没有一个人违背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宏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要体会这一句话的含义,先要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意志”和“宏大的灵魂”这两个词的意思,船长的“意志”在文中指的是

9、敬重妇女、爱惜儿童。“宏大的灵魂”文中指的是船长。然后要联系本课的中心思想来体会这个句子的含义。这课的中心思想是讴歌船长哈尔威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品质。因此,这个句子的含义可理解为:船长哈尔威敬重妇女、爱惜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感动了人们。学会揣摩文章的表达依次。学会揣摩文章的表达依次,是小学高年级篇章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任何文章的表达依次都是服务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一篇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同时,要把揣摩文章的表达依次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例如:詹天佑一课第2、3自然段

10、写了一些帝国主义的国家对修筑京张铁路的要挟与讪笑,第46自然段写了詹天佑如何修筑京张铁路的。作者为什么要采纳这样的表达依次?(交代修筑京张铁路的背景)写帝国主义的要挟与讪笑对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采纳对比手法,凸现詹天佑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这些问题在教学时必需让学生弄清晰。初步驾驭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各类文体的文章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阅读各类文体的要求与方法也不一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初步驾驭三种常见文体阅读方法。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务梗概,简洁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重点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

11、意,想象诗歌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时,要把这些文体阅读的要求与方法贯穿于相应的文体教学之中。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作者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都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无疑应成为高年级篇章训练的重点。在指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时,一是要让学生明白中心思想包括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两个部分。先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二是要引导学生擅长从课文的事实信息中捕获情感信息,比如,记事,事情有何意义,含有什么哲理;写人,人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持什么情感看法;写景状物,事物的形态有什么特点,作者要抒发怎样的感情。

12、(4)拓展阅读,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如何将这个阅读量落实到实处?不少高年级语文老师对此一筹莫展。我认为以下两种拓展阅读的方式值得推广。文中带读。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带读相关的文章。如,可以抓同类文体比较阅读,可以同一主题文章的类比阅读,也可以针对课文中某一疑难问题进行补充性阅读。假如教一篇课文能带读12篇文章,高年级学生的拓展阅读量可达到60万字左右。以文带书。如,学了草船借箭让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学了景阳冈,让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学生的课外阅读,一是要有老师的指导;二是要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三是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四是要定期检查督促,以防课外阅读流于形式。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