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财务管理学》串讲笔记第六部分-自考题库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83179527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财务管理学》串讲笔记第六部分-自考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考《财务管理学》串讲笔记第六部分-自考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考《财务管理学》串讲笔记第六部分-自考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考《财务管理学》串讲笔记第六部分-自考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考《财务管理学》串讲笔记第六部分-自考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财务管理学》串讲笔记第六部分-自考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财务管理学》串讲笔记第六部分-自考题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考财务管理学串讲笔记第六部分 一、成本费用的概念和作用: 1、成本费用的概念:就其经济实质来看,是产品价值构成中cv两部分价值的等价物;用货币形式来表示,也就是企业在产品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成本费用的作用:成本费用是反映和监督劳动耗费的工具; 成本费用是补偿生产耗费用尺度; 成本费用可以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是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杠杆; 成本费用是制订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和分类: 1、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产品生产经营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 制造费用。 按企业采购商品的不同区分,分为: 国内购进商品进价成本。 国外购进

2、商品进价成本: a商品进价; b进口税金; c购进外汇价差; d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的商品,其商品进价成本还应包括支付给受托单位的有关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不得列入企业成本费用的开支: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发生的支出; 对外投资支出; 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企业捐赠、赞助支出;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 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2、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 外购材料; 外购燃料; 外购动力; 工资; 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折旧费; 利息支出; 税金; 其他支出。 按费用的

3、经济用途分类: 按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按照费用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 按照费用是否被某一责任单位所控制,分为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 三、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和要求: 1、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 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经营耗费,是扩大生产经营的重要条件; 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促使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经营耗费,为社会主义国家积累资金奠定坚实的基础。 2、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 正确区分各种支出的性质,严格遵守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 正确处理生产经营消耗同生产成果的关系,实现高产、优质、低成本的最佳结合; 正确处

4、理生产消耗同生产技术的关系,把降低成本同开展技术革新结合起来。 四、成本预测: 1、成本预测的意义和内容: 意义:成本预测是全面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正确编制产品成本计划的前提; 成本预测能为企业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准确地预测企业成本指标,能为企业领导者正确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内容:新建和扩建企业的成本预测,即预测该项工程完工投产后的产品成本水平; 确定技术措施方案的成本预测,即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措施,为选择最佳方案而进行的成本预测; 新产品的成本预测,即预测企业从未生产过的新产品经过试制投产后必须达到和可能达到的成本水平

5、; 在新的条件下对原有产品的成本预测,即根据计划年度的产销情况和计划采取的增产节约措施,预测原有产品成本比上年可能降低的程度和应当达到的水平。 2、目标成本预测:目标成本的确定: 根据产品价格、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 预测目 预测单位 单位产品 预测单位产 标成本产品售价应纳税金品目标利润 或:单位产品 预测单 ; 目标利润额 目标成本位售价(1税率)预测销售量 选择某一先进成本作为目标成本; 根据本企业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要求的成本降低任务测算目标成本: 单位产品 上年实际平 计划期预测 目标成本均单位成本 1成本降低 目标成本的分解:按产

6、品的结构分解; 按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 按产品成本的经济用途分解。 3、功能成本预测分析:功能成本预测分析的基本原理: 产品功能 功能成本比值产品成本 在保持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 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功能; 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增加不多,而产品功能有较大的提高; 消除过剩功能,而成本有较大降低。 功能成本预测分析的基本步骤:第一步,选择分析对象,掌握数据资料;第二步,开展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将对象产品分解为零部件,然后把零部件分类排列起来,并按其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算出各类零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简称功能系数); 某项零部件 某项零部件功能评价

7、得分数 的功能系数全部零部件功能评价得分总数 将各类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与全部零部件的总成本相比,计算出各类零部件的成本系数; 某项零部件 某项零部件的实际成本的成本系数全部零部件的实际总成本 将各类零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与成本系数相比,计算出各类零部件的功能成本比值系数(也称价值系数),以标明零部件功能与其成本的协调情况。 功能成本比值; 功能评价系数 系数(价值系数); 成本系数 第三步,确定最优方案,预测经济效果。 预测全年 改进前的 改进后的 预 测 功能成本预测分析 净节约额 产品成本产品成本 年产量活动的费用支出额 预测成本 改进前的产品成本改进后的产品成本 降低率 改进前的产品成本 1

8、00 4、成本降低幅度的预测: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各项主要因素变动影响成本升、降率计划年度可比 按上年预计(实际)平均单位成; 计划年度可比产 产品成本降低额本计算的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总成本 品成本降低率 计算按上年预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总成本; 按上年预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上年预计 计划年度 计算的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总成本 (实际)成本总额 1生产增长 确定各项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测算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材料消耗定额降低 材料消耗 材料费用 影响成本降低率 定额降低占成本的 材料价格变动 材料价格; 材料费用 影响成本降低率 降低 占成本的

9、材料价格变动 材料消耗; 材料价格 材料费用 影响成本降低率 1定额降低 变动的占成本的 材料消耗定额和材料价格 材料消耗 同时变动影响成本降低率 1 1定额降低 材料价格 材料费用 1变动的 占成本的 原材料利用率提 上年原材料利用率 原材料费用 高影响成本降低率 1计划年度原材料利用率 占成本的 测算直接工资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提高超过平均 1平均工资增长 直接工资费 工资增长影响成本降低率11劳动生产率提高 用占成本的 工时消耗定额降低 1平均工资增长 直接工资 超过平均工资增长 1 1 费用占成 影响成本降低率 1工时定额降低 本的 工时定额 平均工资 直接工资费 1 1

10、 降低 1 增长 用占成本的 测算制造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生产增长超过制造费用 1制造费用增长 制造费用 增加影响成本降低率 1 1生产增长 占成本的 测算废品损失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废品损失减少 废品损失 废品损失 影响成本降低率 减少占成本的 综合测算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和降低额。P337-339 五、成本计划: 1、成本计划的作用和内容:作用: 成本计划是组织群众挖掘降低成本潜力的有效手段; 成本计划是建立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责任制的基础; 成本计划是编制其它财务计划的重要依据。 内容: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全部产品成本计划; 期间费用预算。 2、成本计划的编制要求和步骤:编制

11、成本计划的要求: 要以先进合理的技术经济定额为依据; 要同企业其他计划指标紧密衔接,编制成本计划; 要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编制成本计划的步骤:在广泛收集和认真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预计和分析上期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进行全厂成本计划指标的初步预测,确定计划期的目标成本,并拟定和下达各车间、各部门的成本控制指标; 各车间、各部门发动群众讨论成本控制指标,编制各单位的成本计划或费用预算,制订增产节约的保证措施; 财务部门审核各单位的成本计划或费用预算,进行综合平衡和汇编全厂的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 3、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编制车间成本计划:编制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划; a根据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和

12、提供劳务的计划数量、单位产品或劳务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位价格计算; b根据规定费用开支标准计算; c根据上期实际发生数或预计发生数调整确定; d根据其他计划中的有关项目确定,如工资、折旧费等,可直接根据有关的计划资料确定。 编制基本生产车间成本计划; a按成本项目计算车间各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费用计划数; b编制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预算; c根据各种产品的直接费用和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计算各种产品的车间计划单位成本和总成本,以及按成本项目计算的车间产品成本计划。 汇编全厂成本计划: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编制全面产品成本计划; 编制期间费用预算。 六、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概述:成本控制的概念:是

13、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产品成本费用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产品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 包括以下基本程序: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并据以制定各项节约措施; 执行标准,即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督; 确定差异; 消除差异; 考核奖惩。 成本控制的标准:目标成本; 计划指标; 消耗定额; 费用预算。 成本控制的手段:凭证控制; 厂币控制; 制度控制。 2、建立成本控制组织体系:厂部成本管理; 车间成本管理; 班组成本管理。 3、材料费用的控制:严格控制材料消耗数量:改进产品设计,采用先进工艺;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 控制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材料损耗; 回收废旧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