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生物(五) 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83165495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生物(五)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生物(五)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生物(五) 教师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生 物(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螺旋藻

2、是一种原核生物,其所含的藻蓝蛋白是一种色素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螺旋藻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B螺旋藻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C藻蓝蛋白在螺旋藻的核糖体上合成D藻蓝蛋白位于螺旋藻的叶绿体膜上【答案】C【解析】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通过二分裂进行增殖,B错误;藻蓝蛋白等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等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2心房颤动是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体主要由核孔蛋白构成,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重要通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孔复合体数

3、量随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不同而改变B心房颤动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C心房颤动可能是部分mRNA输出细胞核障碍引起D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核孔蛋白结构异常【答案】D【解析】核孔数量随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不同而改变,细胞代谢越旺盛,核孔数量越多,A正确;心房颤动的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导致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B正确;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到细胞质中进行蛋白质的翻译,心房颤动可能是部分mRNA输出细胞核障碍引起,C正确;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指导合成核孔蛋白的基因异常,D错误。3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

4、正确的是A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储存的能量大致相同B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增加C种子萌发时,脂肪酶的活性很高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脂肪储存的能量较多,A错误;可溶性糖和脂肪中所含化学元素相同,都是C、H、O,所以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过程中,不需要增加N,B错误;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随着萌发天数增加,干重中脂肪含量越来越少,说明脂肪酶的活性很高,C正确;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可溶性糖是能源物质,经氧化分解将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D错误。4“分子马达”是

5、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它们的结构会随着与ATP的结合而改变,在促使ATP转化成ADP的同时引起自身或与其结合的分子发生运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马达”具有酶的功能 B主动运输可能与“分子马达”有关C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D蛋白质结构改变意味着其失去活性【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分子马达具有催化ATP水解的作用,催化是酶的作用,A正确;主动运输是耗能过程,需要ATP水解释放能量,因此与分子马达有关,B正确;吸能反应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因此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C正确;蛋白质结构改变,如果功能团不变,其功能也不会改变,D错误。5钠钾泵位于动物细胞

6、的细胞膜上,钠钾泵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发生空间结构的变化,导致其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钠钾泵还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钠钾泵既能协助Na+、K+跨膜运输,又能催化细胞外ATP水解B钠钾泵的磷酸化导致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有助于Na+排出细胞C钠钾泵的去磷酸化过程为K+运入细胞提供能量D钠钾泵有利于维持细胞内外Na+、K+的浓度差【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ATP上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钠钾泵上,导致钠钾泵的空间结构变化,Na+被排出细胞;胞外的K+结合上去,其结合能导致磷酸基团释放,恢复钠钾泵的空间结构,如此循环重复,钠钾泵既能作载体,协助Na+、K+跨

7、膜运输,又能起酶的功能,催化ATP水解,A正确;依图1所示,ATP水解后产生ADP和Pi,并释放能量,Pi使钠钾泵磷酸化,同时在能量驱动下运出Na+,运入K+,B正确;K+运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钠钾泵的去磷酸化只提供了Pi,此过程不能为K+运入细胞提供能量,C错误;钠钾泵是逆浓度运输K+和Na+,从而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D正确。6纯种的甜玉米和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却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原因是A甜是显性性状B非甜是显性性状C显性的相对性D环境引起的变异【答案】B【解析】甜玉米上有非甜玉米的

8、籽粒,是非甜玉米授粉的结果,而非甜玉米上的没有甜玉米籽粒,说明甜玉米授粉给非甜玉米,控制甜的基因表达的性状被掩盖,说明甜是隐性性状,非甜是显性性状,B正确。7研究表明卵母细胞发育早期有8种关键基因表达。科学家诱导胚胎干细胞表达这些基因,将胚胎干细胞转化为卵母细胞样细胞(DIOL)。DIOL可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但不能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受精后发育成早期胚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DIOL减数分裂过程中仅产生1个极体BDIOL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C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DDIOL受精后可发育为正常二倍体胚胎【答案】D【解析】DIOL可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

9、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但不能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可知DIOL减数分裂过程中仅产生1个极体,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IOL可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故DIOL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B正确;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C正确;由题意可知,DIOL可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但不能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故产生的子细胞受精后不可发育为正常二倍体胚胎,应该是三倍体胚胎,D错误。8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中

10、N元素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mG),mG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细胞中某核DNA分子的一条链中一个G(在X位点)在EMS作用下转化成mG,经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一定数量的子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进行减数分裂,会有一个子细胞出现AT的X位点B若进行减数分裂,有一半的子细胞会出现变异的X位点C若进行2次有丝分裂,会产生三种不同X位点的子细胞D若进行3次有丝分裂,有3/4的子细胞其X位点仍为GC【答案】C【解析】EMS诱发基因突变(GC转换成AT)至少需要经过两次DNA复制,而减数分裂过程中只有一次DNA复制过程,因此,产生的子细胞中的X位点不会出现AT碱基对,A错误;若进行

11、减数分裂,由于经过了一次DNA复制过程,则会有1/4的子细胞会出现变异的X位点,B错误;若进行2次有丝分裂,则意味着DNA经过两次DNA复制,会产生三种不同X位点的子细胞,分别为GC、mGT、AT,C正确;EMS能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若进行3次有丝分裂,有1/2的子细胞其X位点仍为GC,D错误。9蛋白质合成时,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氨基酸首先与ATP结合,然后再与tRNA结合形成氨酰tRNA。该类酶有高度的专一性,不同的氨基酸与相应的tRNA结合是不同的酶来催化完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氨酰tRNA合成酶为遗传信息准确地由mRNA传递到蛋白质提供了保证B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

12、一性决定了一种氨基酸只能与一种tRNA结合C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tRNA分子间肽键的形成D氨酰tRNA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答案】A【解析】蛋白质合成时,在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氨基酸首先与ATP结合,然后再与tRNA结合形成氨酰tRNA。氨酰tRNA合成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为遗传信息准确地由mRNA传递到蛋白质提供了保证,A正确;氨酰tRNA合成酶是催化一个特定的氨基酸结合到相应的tRNA分子上的酶,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由此可见每种氨酰tRNA合成酶都对应一种氨基酸,但不一定对应一种tRNA,B错误;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下,氨基酸首先与ATP结合,然后

13、再与tRNA结合形成氨酰tRNA,没有肽键的形成,C错误;氨酰 tRNA是在细胞质中形成的,D错误。10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长时间高温下作业的劳动者发生中暑 B从平原到青藏高原出现肺水肿症状C肾功能衰竭时引起的尿毒症 D腹泻后,及时补充葡萄糖盐水【答案】D【解析】由于机体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使长时间高温下作业的劳动者产热量不能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发生中暑,这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A不符合题意;有人从平原到青藏高原后出现肺水肿症状,这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现象,B不符合题意;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C不符合题意;腹泻的

14、病人,体内水盐平衡失调,需及时补充葡萄糖盐水,以补充能源物质,同时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这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做法,D符合题意。11为了探究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某科研工作者将多只体重相近、生存状况相似的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切除下丘脑,乙组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然后将两组小鼠同时置于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选用多只小鼠的目的是避免个体差异造成的偶然性误差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下丘脑的有无,题中体重、生理状况和手术属于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C甲组小白鼠不能产生冷觉,乙组小白鼠能产生冷觉D由于甲组小鼠切除下丘脑,故甲组小鼠的排尿量大于乙组【答案】C【解析】实验时每组用多只

15、大鼠,取平均值,可以防止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A正确;根据题干分析,“甲组切除下丘脑,乙组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说明该实验中自变量是下丘脑的有无,而题中体重、生理状况和手术属于无关变量,为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需保持相同且适宜,B正确;甲组小鼠虽切除下丘脑,但仍具有大脑皮层,能产生冷觉,乙组小鼠大脑皮层也正常,故也能产生冷觉,C错误;甲组小鼠下丘脑被切除,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排尿量大于乙组,D正确。12如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稻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中A、B、C曲线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种间竞争关系B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枯草杆菌的数量变化情况C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前者占优势,后者被淘汰D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大草履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