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83025673 上传时间:2021-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5篇)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当代英雄官东2015年6月1目21时30分许,栽有454人的“东方之星”客轮,在由南京驶往重庆途中遭遇大风,翻沉在湖北监利长江大码洲江段。相关部门在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多方人员奔赴现场,抢救生命。大连舰艇学院大学生官东主动请缨参加救援。6月2日12时,官东身穿负重设备,潜水摸到了沉船的一个房间,发现了一位老人。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备,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救出的生还者。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搜索到了蜷缩在舱室里的小伙子一一船员陈书涵。陈书涵此时已陷入

2、绝望,体力严重透支。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他。但陈书涵由于体力消耗巨大,已无力穿戴。官东便迅速帮他将装备套在身上,而自己仅靠轻潜装具支撑,冒着生命危险,将其送出舱室。就这样,官东凭借过硬的潜水技术和机敏的临场反应,从倒扣在江中的船体里成功救出两名幸存者。然而,官东从江底撤退时,却遇到了危险。他身上的信号绳缠住了身体。危急之下,关东只能迅速割断信号绳,却与水面彻底失联。他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了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这时,一个暗流瞬间又将他卷入深水区。没想到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满脸油污,双眼通红,鼻孔流血,双耳胀痛难忍

3、。 官东的感人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大家盛赞他的英雄行为。面对采访的记者,他腼腆地说:“生命高于一切!在当时的情况下,别说我是一名海军潜水员,就是普通老百姓都会像我一样去做。”帅气的外表,英雄的行为,平静的回答,代表了真正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正像感动中国2015年十大人物颁奖词送给官东的一一“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盛赞:_ 毫不犹豫:_2读至自然段,找出文中能概括这部分主要内容的句子抄写在下面。_3从第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官东是一个_ 的人。4短文第自然段中写官东遇到的三个困难是:_、暗流将他卷入深水区、_。5

4、文中最后一句话“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除了面庞,还指_ 。6文章以颁奖词作结尾这样表达的好处,不正确的是第_项。 A总结全文 B点明主题 C升华主题 D首尾呼应二、 记叙文阅读。最快活的日子在乡下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乡村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的环境。乡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单,他有许多同伴,他与树、草、野兔、家畜、昆虫进行着无声的谈话,他本能地感到自己属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孩子们到了乡村,所注意的往往不是庄稼和风景,而是大人不放在眼里的各种小生物。春天的水洼里有蝌蚪,每年我都要捕捞一些,养在瓶子里,看它们摇着细尾巴活泼地游动,心里的喜悦要

5、满溢出来。夏天的田野则是昆虫的天下。一定是很小的时候,也许还没有上学。有一次在乡下,姐姐神秘地告诉我,田野有“得蜢”。她其实说的是蚱蜢,因为发音不准,说成了“得蜢”。我好奇地跟她到田里,一起小心翼翼地捕捉,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蚱蜢。我更喜欢捉一种叫作“金虫”的甲虫。仲夏季节,拨开玉米叶子,便可发现它们挤成一团,正在啃食刚刚结成的玉米穗。金虫有金色有硬壳,蚕虫大小,用一根细线拴住它,让它悬空,它就扇开薄翅飞起来,发出好听的嗡嗡声。由于它爱啃西瓜皮,捉住了能养好些天。年龄稍大,我喜欢捉蟋蟀。它们往往躲在烂草堆下,翻开后四处乱跳,一眨眼就不见了,不容易捉到。最好是在夜里行动,用手电筒光镇住。捉住后塞进自

6、制的小纸筒,再选出模样精悍的养在小竹筒里或瓦罐里,和别的孩子玩斗蟋蟀。在我眼里,乡下什么都和城里不一样,夏季是下乡的最佳季节,不但万木茂盛,而且可以一饱口福。所谓一饱口福,其实年年都是三样东西:露黍、玉米和南瓜。露黍形似高粱秆,比甘蔗细得多,味同甘蔗。新玉米当然鲜嫩可口。坐在屋外嚼着啃着,屋里飘来南瓜的香味。南瓜是在灶火上蒸的,大铁锅里只放少许水,一块块南瓜贴在锅壁上,实际上是连蒸带烤,蒸得瓜瓤红亮润口,烤得瓜皮焦黄香脆。尝鲜之后,照例要把这三样东西带一些回城,把乡村的滋味延续若干天。1短文第段主要写了哪四种动物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1)_(2)_(3)_(4)_2从第段我们可以感

7、受到文中的“我”一定是个_和_的孩子。3在对文中画“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后面打“”。(1)城里没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带回去。()(2)“我们”回到城里也能吃到这些东西,但不如乡下的新鲜,而且没有那种欢乐香甜的气氛。()(3)城里能吃到这些东西,但没有滋味。()4第段的关键句是_5作者为什么说“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三、 阅读理解。爬天都峰(节选)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1第一段话开门见山,交代了时间是

8、,地点是 ,人物有 ,事件是 。我也要仿写一句话,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用“ ”画出描写天都峰“高”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天都峰“陡”的句子。作者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是( )A费美天都峰的景色 B突出爬天都峰的艰难3片段中“啊、哩”这两个语气词表现了“我”_的心理。4对“我爬得上去吗?”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能爬上去。B“我”不能爬上去。C“我”不一定爬得上去。说明自己没有信心。四、 课外阅读。羊吃草的启示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夏天的傍晚是羊吃草吃得最欢的时候。瞧,那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没有事能使它分心似的。它把嘴贴在草

9、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鲜嫩的青草一根接一根地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永不怠倦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没有消化的草茎、草根,这时又被送入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羊吃草实在有趣,可是要每个小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像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吗?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是否像羊吃草一样专心致志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土香草”和青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不厌其烦、永不怠倦的精神,同学们做到没有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茎”“草根”是否经常“翻草”,反复咀嚼呢?我不止一次地观察羊吃草,

10、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羊吃草一样,那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1)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_)(2)不嫌麻烦。(_)(3)永远不知疲倦地努力工作。 (_)2用文中的句子解释羊吃过草后的“翻草”现象。_3你从“羊吃草”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_五、 课内阅读天窗(节选)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暼;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

11、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1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_、_,想象到它们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2选文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_时候的生活场景。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的原因是关在地洞似的屋子里的孩子们只有通过天窗才能体会、想象外面的世界。(_)(2)文中加点的“这时候”指的是下雨被关进屋子里的时候。(_)4为什么说“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_六、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莱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12、。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1文段中“向晚”一词的意思是_。2对文段中“天高地阔”一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乡村的环境非常开阔。B头顶高高的天,脚踏宽阔的地,形容乡村居民胸怀坦荡。C指乡下人家在门前吃饭,地方开阔,也指他们在饭桌上谈论的

13、话题广,聊起天来毫无拘束。3第自然段描绘了两幅图,如果给这两幅图取名字,第自然段对应(_),第自然段对应(_)。A瓜藤攀缘图 B月夜睡梦图 C门前晚餐图 D鲜花轮绽图4用“ ”画出文段的中心句。这个句子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 的感情。5读完文段,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简单写一写。_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他要感谢那只手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这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