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

上传人:hong****2021 文档编号:182874931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 国学经典隐藏的才智精髓和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生命之源,开设国学校本课程,以同学为主体,实践为主线,从.惯抓起,引导同学诵读中华经典,主动汲取传统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华,提升道德修养。下面是.我带来关于20xx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的内容,盼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xx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产生了博大精深的才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进展壮大的原动力。时代不同,.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但是传统文化应当得到继承;国学经典隐藏的才智和美德,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行或

2、缺的精神力气和道德支撑。在中学校开设国学校本课程,引导同学接触历史经典,学近平传统文化,加强思想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才智的熏陶,能促进同学养成训练的进一步升华。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训练为核心,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训练为主阵地,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够吟诵,班班读经典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同学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中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 二、目的和意义 1、传承中华文明。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同学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传统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

3、承的断层缺失,让同学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训练。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内,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同学语文力量培育目标的达成。同学在诵读中增加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4、推动特色学校建设。国学经典进校内,传统与现代有机对接,打造平舆训练新特色。 三、组织领导 国学校本课程设立特地的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长:李国富 副组长:王建申 刘俊华 成员:徐诚伟

4、乔运良 侯华科 张瑞颖 四、实施方法 1、全县各中学校每周开设至少一节国学校本课程。学校阶段重在朗读背诵,中学阶段要将诵读与理解感悟相结合。 2、各校选拔语文素养较高的老师开发国学校本课程资源,具体负责课程的实施。 3、国学经典课本进校内。统一选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编辑的国学经典丛书,作为校本课程教材下发到各学校,并做好活动用书的宣扬推举工作。 4、各学校支配校本课程的教学,学校、幼儿园以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及一些经典诗文为主,初、高中以诸子百家著作和古文为主。 5、诵读支配:在早课、语文课时间,语文老师依据教学状况组织诵读。 6、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讲古代名人故事、国学手抄报展览、国学经典书

5、法展览、国学经典学问讲座等活动。 7、各学校要选出质量较好的国学校本课程教案,上报到县基础教研室,教研室择优在平舆教学教研通讯发表。 8、县教研室组织开展国学校本课程优质课老师评选活动。 9、主动配合德育室工作,参加国学经典诵读竞赛活动。 五、保障措施 1、搞好国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库的建设。 2、学校要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赐予有力支持。 20xx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设国学校本课程,引导同学接触国学经典,学近平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学经典中寻求滋养;加强思想修养,促进我校同学养成训练的进一步升华,在文化底蕴

6、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培育同学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全面推动我校的特色训练和新课程改革工作。 二、目的和意义 1、培育同学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中华文明。通过国学课的开设,使同学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传统思想博大精深,让同学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训练,培育同学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 2、陶冶同学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内,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同学语文力量培育目标的达成。同学在诵读中增加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

7、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打好学近平语文的厚实基础。 4、推动特色学校建设和学校新课改工作。国学经典进校内,传统与现代有机对接,打造我校训练教学新特色,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三、原则 1、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开放性的原则,教学内容和形式都不能局限于传统教学的模式,要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特点。 2、针对性原则。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针对同学的身心特点和.需要。 3、 激趣性原则。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肯定要留意同学爱好的培育。 四、组织成员 组 长:罗群雁 副组长:张群 许倩 刘红 王玫 组 员:杨阳、周煜晴、陈鑫、郭晨龙、杨凯、齐玉、李媛、黄莹莹、王国霞、吴

8、靖。 五、实施方法 1、初一初二每周开设一节国学校本课程,也可两周支配连堂两节,便于集中开展活动。高一高二下学期每周开设一节国学校本课程,也可两周支配连堂两节,和现有的走班课,以及讨论性学.结合起来。要将诵读、理解、感悟以及应用相结合。 2、全校选拔语文素养较高的参加热忱高的老师开发国学校本课程资源,具体负责课程的实施。 国学校本教材由刘红、王玫、杨阳、周煜晴、陈鑫、郭晨龙、杨凯、齐玉、李媛、黄莹莹、王国霞、吴靖负责开发,可依据状况开发学校版(两册)和高中版的校本教材(两册)。由初一初二高一高二语文老师具体实施。 3、校本教材内容可包括诸子百家篇、唐诗宋词篇、戏曲音乐篇、建筑服饰篇、国画书法篇

9、、中医篇等。可参考经、史、子、集的划分方法,重点选儒家经典,古代有名历史散文经典、其他诸子百家经典、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和文学评论经典(重点是唐诗宋词), 4、国学经典诵读支配:每天早读非常钟、语文课前三分钟时间,语文老师依据教学状况组织诵读。还可和读报课结合起来,比如播放百家讲坛等。还可利用学校的电子屏,每日或每周推举一则国学经典片段。 5、还可开展讲古代名人故事 国学手抄报展览 国学经典书法展览 国学经典学问讲座 国学课本剧展演 国学诗歌朗诵会 国学读书汇报会 国学演讲竞赛等活动。活动可结合重大节日,以节日为主题,进行设计(如清明节诗歌颂唱会),可依据时令季节设计,可家校互动,

10、为同学供应宽阔的国学学近平天地。 6、由教务处具体检查国学校本课的上课状况,组织对同学学.状况进行考核。同学的具体考核由任课老师在课程支配的最终一周,随堂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分两部分,其中平常课堂表现占40%,学期末考核占60%。 7、任课老师要在课程结束后,总结反思自己国学课开展状况,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总结材料上报给教研室,为国学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实施供应参考。 8、和课题讨论结合起来,和学校的读书节、道德讲堂、元旦迎新晚会等常规活动结合起来。 六、保障措施 1、搞好国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库的建设。 2、学校要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赐予有力支持(事情多而杂,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

11、、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展要和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及校内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12 20xx年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三) 一、需求评估 1、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才智精髓需要传承。 2、明德学校致力弘扬传统古典诗词,形成明德的办学特色。 3、寄宿制学校训练更多地要从同学生活领域开发训练,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是训练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为规范同学日常生活行为供应不行或缺的精神力气和道德支撑。 4、我们开设弟子规校本课程,以传授弟子规为平台,以同学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惯抓起,促进同学养成训练的进一步升华。 二、课程

12、的目标 通过诵读、感受弟子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陶冶思想情操,积累文化底蕴,形成健全人格,学会做人,为终身进展奠基。 三、课程教学理念 1、 加强诵读,引导想象: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训练之优秀阅历,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纳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2、 直面经典,真心接触:老师应引导同学通过多种资源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 3、 课堂开放,学科融合: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同学用绘画、文字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 4、 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辨证汲取。 四、实施建议 依据弟子规校本课程的

13、学近平规律及同学的认知规律,教学基本方法可确立为四化即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 1、 诵读化,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 2、 情境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用优美的古典音乐,颜色鲜亮的画面,生动好玩的故事,创设氛围把同学引入国学的情境,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音乐可选择渔舟唱晚、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中国古典名曲,配乐诵读。 3、 故事化,就是用精典的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浅显的哲理,关心同学理解原文的主旨,突破教学难点。 4、 生活化,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同学更好的生活,让生命更有价值。教学中可以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把学国学与学做人联系起来。 五、评价建议 1、

14、评价主体多维化:指导同学自评、生生、师生互评、请家长评。借助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以及对经文内容的初步感悟,让同学来讲讲弟子规在生活中的运用;夸夸自已哪些规范做得好,找出自身哪些不足需加以改进。 老师更应领先垂范、以身作则,受到同学的监督。 2、 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评价背诵,还应着重考察同学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行为改变。 3、 评价过程动态化:注重平常的、过程的评价。 4、 评价形式多样化:可以通过演讲德育故事、现身说法、经典诵读、课本剧、相声、吟唱弟子规、弟子规书法竞赛等形式检验弟子规的教学成果。 六 、 保障措施 1、 教学时间保障:每周周一、周三早午诵读,校本课间周一节。 2、坚持教研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进展。 3、 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赐予最大的支持,同学有读本有成果记录本。 4、 学校将对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成效显著的老师赐予肯定的嘉奖,在绩效工资上予以肯定的倾斜。 5、 组织的保障。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组如下: 组 长:周伟建 副组长:史兰 陈镇江 成 员: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