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3课创新教案设计【精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182829275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3课创新教案设计【精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3课创新教案设计【精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3课创新教案设计【精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3课创新教案设计【精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3课创新教案设计【精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3课创新教案设计【精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创新教案】 1.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

2、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 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 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 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

3、子读一读? 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二、品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 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 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 (镇海古塔、中山亭、观察台、小山) 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平静) 4.哪个词写出了宽阔

4、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卧) 5.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朗读“若隐若现”) 6.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看出? 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二)讲读第二段(潮来之时) 1.各自轻读看看潮是如何来的“声”“色”如何变化的?分层。 2.讲解第一层。 (板书:风平浪静) 声音呢?(板书:闷雷滚动)这雷声有什么特点?圈出表示特点的字听到闷雷一样的轰鸣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顿时人们怎样?(板书:人声鼎沸)什么叫人声鼎沸?为什么会人声鼎沸?

5、3.讲解第二层。 过了一会儿“声”“色”有什么变化?(板书: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在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指哪里?(指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什么地方?(地平线) 观潮的人们呢?(板书:沸腾)想象动作。 4.讲解第三层。(出示小黑板) 说说“声”“色”的变化。(板书:拉长变粗 水墙 白色战马 山崩地裂) 拉长到什么程度?(理解“横贯”) “城墙”有什么特点?有多高?有我们教学楼的两倍那么高呢!景象多么壮观。(指名读) 比较“战马”与“马”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钱塘潮开阔、势猛要不然怎么说它壮观呢? 此刻那声音更是不可想象。什么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话是写这

6、个词的?哪个词可以与“山崩地裂”相提并论?(教师给词) 大潮发出的声音如此惊心动魄真是太雄伟了。(指名读) 5.教师小结齐读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观潮的人呢?为什么不写? 作者已是(给词:目不暇接)看潮都来不及但观众的表情也一定会有变化。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大用哪个词形容?(板书: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紧张大气都不敢出用哪个词形容?(屏息凝视)还可以用许多词来说容你去想象。 7.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读出大潮的“声”“色”更要注意它们的变化。 (三)讲读第三段(潮去之后)。 1.可惜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2.江面何

7、时才平息?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 3.宽阔的大江在短暂的时间里江水竟然暴涨了两丈来高你想象一下这时观潮的人会是怎样的了?只是作者没写而已。 三、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没读书前你知道钱塘江大潮吗?听到过别的地方或国家有吗?所以说绮丽的钱塘江壮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 3.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 【创新教案】 2.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

8、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难点避免把文章“讲”没味儿了。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首先我们先来观看一段flash动画。 (多媒体播放flsh动画: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对儿母女悠闲地漫步。此间配以优雅的音乐。) 师:同学们这种情景美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走月亮”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看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妈妈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深入学习 1.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师:

9、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 设想学生找到的语句: a:“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里呀?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回答教师相机引导作答。 师:这么美的景色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指导学生读出那种美好的意境在读中在倾听别人读中仿佛看到了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秋天月光下的美丽景色。 多媒体出示静态画面:柔和的月光下高高的山村头的树村间的路一片幽静、祥和的景象。进一步体会自己那种美好的境界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秋天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

10、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b: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师相机提问: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月光下小溪、山草、野花构成的一幅甜美画面体会到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情感的自然之物附着上甜美、欢快、幸福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 多媒体出示动态画面: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淙淙地流着鹅卵石布满河床小水塘映着月光。 从而让学生体会“我”和阿妈欣赏到的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

11、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师:这么美好的画面谁能用你的朗读来体会体会呢? 学生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欢快、幸福的语气。 c:“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走过走过走过走过”“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多媒体展示flash动画:月光下秋虫鸣唱夜鸟飞翔。妈

12、妈拉着“我”的手走过溪岸、走过石拱桥漫步的画面。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三、思想感悟情感体验 师:你们觉得“我”和妈妈幸福吗?体现在什么地方? 使学生体会到:“我”和阿妈在美丽的月光下散步非常幸福充满情趣。 师:你有没有和妈妈或者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或者家人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感受妈妈、家人身上的温暖气息。 教师随机点拨:其实

13、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总结 走月亮这篇文章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画、如室外田园般的画卷中。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学生轻声感情朗读。 五、尝试着背诵全文 六、布置作业 小练笔: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写一写。 提示:过年过节、生日、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 板书设计: 2 走月亮 小路 温馨 溪边 快乐 景美 情浓 田埂 甜

14、美 幸福 【创新教案】 4.繁星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在教学时应将学会观察大自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作为教学重点;将理解不同时期有不同感受作为难点。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一定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下面我

15、们来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指名学生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 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 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 理清文章结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要求学生先回忆自己观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并与之比较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参考答案) 略 按时间顺序。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 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四、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师生互动) 1.研究比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有什么不同。讨论为什么不同。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教师点拨:这个不相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2.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