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初三语文期中试卷(2013年11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7295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初三语文期中试卷(2013年11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2014初三语文期中试卷(2013年11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2014初三语文期中试卷(2013年11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2014初三语文期中试卷(2013年11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2014初三语文期中试卷(2013年11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初三语文期中试卷(2013年11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初三语文期中试卷(2013年11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 5 页,第 1 页班级: _学号:_姓名: _请不要将答题写到装订线以内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2 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蓓蕾(bi) 笨拙(zhu) 暗礁(qio) 耳濡目染(r)B.淡薄(b) 濒临(bn) 颠簸(b) 安然无恙(yng)C.惩罚(chng) 邮购(yu) 剔透(t) 既往不咎(ji)D.差使(chi) 逮捕(di) 庇护(p) 栩栩如生(x)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比似 遨游 沉浸 抖擞 不可救要 B.爱慕 氛围 敝开 巢穴

2、变换莫测 C.嗤笑 分泌 附和 震怒 层峦叠嶂D.摇蓝 恻隐 荒费 急躁 搬弄事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有关岳阳楼的诗赋很多,范仲淹受腾子京之托班门弄斧,写出了岳阳楼记 。B他们一位是画家,一位是摄影家,却不谋而合地选择了同一题材进行创作。C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D春风和煦,山花烂漫。每到周末,城郊景区外车水马龙,景区内人头攒动,随处可见赏花踏青的人群。4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对大自然生动而沉静的书写,是一种善待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抒发。 谢灵运的山水诗,清新的韵致,闲

3、适的意境, 优美的意象,给人一种心闲气自华的牧歌般的轻快情味,从中你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普列什文,是一个大自然的歌者,在他的笔下,那些自然生灵,有如亲人似的悠游于你的身边,牵手于你的衣袖;而从梭 罗远离尘嚣,在湖畔的轻唱微吟中,不是 还可以感悟到人生的旷达与疏放吗?这些唯美的颂歌是人类诗意的栖息于大地的亮丽风景。A.文段中“清闲的韵致,闲适的意境,优美的意象” ,运用排比,突出了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所蕴含的丰富、美好的韵味。B.文段中“有如亲人似的悠游于,牵手于”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自然生灵与人的亲近与和谐。C.文段中“不是还可以看到人生的旷达与疏放吗?”运用了反问的

4、句式,强调梭罗作品中表现了人类旷达和疏放的精神。D.文章结尾“这些唯美的颂歌是人类诗意的栖息于大地的亮丽风景”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那些唯美的颂歌比喻成诗,表达了赞美之情。5.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这两句诗把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写得极为生动。B.第 12 届北京车展中,跨国车企的首发车大多体现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和小型化。C.文化中国丛书包括中国人的思想历程 、 中国人的科学精神 、 中国艺术的特质等 12 册书。D.汝窑素雅温润,官窑精致莹澈,哥窑釉色独特,钧窑云蒸霞蔚,定窑如银似雪:中国的陶瓷艺术辉煌灿烂,卓越千古。

5、6. 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是团城位于北海公园门外西侧,郁郁葱葱的松柏以“古”“名”而著称,承光殿东侧的一棵高达 20 多米的古油松, 。这棵树南北各矗立着一棵高大的白皮松,它们是金代所植,乾隆御封它们为“白袍将军”。团城的松柏,树形高大, ,姿态优美,吸引中外游客前来观赏。A.已有八百多岁的高龄,曾为乾隆皇帝遮荫,因此被封为 “遮荫侯” 绿冠如盖B.鳞斑的粗干周长达 318 米,树姿平展奇特,苍劲挺拔,巍然屹立 如盖绿冠C.鳞斑的粗干周长达 318 米,树姿平展奇特,苍劲挺拔,巍然屹立 绿冠如盖D.已有八百多岁的高龄,曾为乾隆皇帝遮荫,因此被封为 “遮荫侯” 如盖绿冠

6、二填空(8 分)(一)古诗默写(5 分)7.塞下秋来风景异, 。8马作的卢飞快, 。9. ,五十弦翻塞外声。10. ,载不动许多愁。11.蒹葭苍苍, 。共 5 页,第 2 页班级: _学号:_姓名: _请不要将答题写到装订线以内(二)名著阅读(3 分) 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 诗歌 305 篇,这些诗歌分为“ ”“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比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两句就出自 这首 诗。三、综合性学习(11 分)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拥有了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中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手机强大的使用功能在给生活带来便利并增添趣味的同时

7、,也带来了许 多弊端。 为此,我区某校学生会成员就中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展开调查,请你根据他们这次调查活动的相关资料,完成以下任务。12.下面是调查组同学提供的表格,请你提取信息概括表格内容,并由此写出结论。(4 分)中学生使用手机频率调查表使用年级使用时间初一 初二 初三每天使用两小时以上 27% 29% 11%每天使用一小时左右 35% 38% 30%每天使用半小时以内 38% 33% 46%除周末平时从不使用 0 0 13%内容: 结论: 13.以下是调查组同学从网上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你针对每则材料提出相应建议,以减少中学生使用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分)【材料一】有研究显示每天使用手

8、机等会发光的电子产品超过 1 小时,就会阻碍人体生成褪黑素,生理周期受到影响,睡眠处于浅状态。人体生物 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材料二】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对此,有网友开玩笑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材料三】有些家长为了接送孩子方便或在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及时与孩子保持联系,于是让孩子带手机到学校。结果,有些孩子自控力差,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影响了听讲,以致学习成绩下降。建议一: 建议二: 建议三: 1

9、4.这次调查活动结束后,调查组同学要上交调查报告。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为调查报告拟一个题目。 (4 分)题目:关于 的调查报告四阅读出师表回答下列问题。 (9 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10、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5.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2 分)(1)猥自枉屈 猥 : (2)彰其咎 彰 :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 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3)受命以来,夙夜忧叹(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7. 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表现。(3 分)五阅读那一些晶莹的泪花 ,完成第 1820 题

11、。 (共 15 分)那一些晶莹的泪花安谅都说,南疆多是不长眼睛的青杨,没有流泪的胡杨。我踏进沙漠的那一瞬间,就断定胡杨是坚韧顽强的化身,似乎与涟涟泪水无缘。但不久的那些天,我却真切地感觉到了令人心动的胡杨之泪。喀什市区有高楼霓虹,也有湖水景观,与内地不少中型城市一样的模样。但深入乡村,踏访农户,那种贫穷落后首先在住房淋漓尽致地展露。我走进去,是怀着一种悲悯,更是带着一种忧伤。用泥土和竹条砌成的居室,居然随处可见。低矮得让人心碎,破旧得又令人羞愧。我们这大都市里的人,是应有羞愧之意的,同是兄弟手足,这样的差距为何还未能消除呢!在莎车,共 5 页,第 3 页班级: _学号:_姓名: _请不要将答题

12、写到装订线以内那位大妈家,人畜几乎是同居一处,羊棚里的味儿,就像浮尘一样,径直闯入了居室。大妈五十多岁,但憔悴衰老得像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了。村支书介绍说,她男人早就病死了,她抚养着一位老人,还带着五个孩子,五个孩子有两个是天生的智障者,是吃低保的,能填饱全家肚子已是不错了,改善住房就几近天方夜谭了。说话间,那个十多岁的智障女孩便傻愣愣地坐在那儿,目光呆滞,目中无人。我握着大妈的手,告诉他,政府要资助她,建一套抗震、宽敞的安居房。村支书翻译时,我看见大妈枯涩的眼睛里溢出了泪水,而那痴呆女孩的眼里,也有一种光亮喜悦地一闪,我也禁不住眼窝子一热。在泽普八乡三村,村民们都在清理震后的场地。阳光下,他们热

13、汗直冒,干得很欢。乡领导把他们集拢来,介绍说,上海来支援我们建设安居房的,图纸是他们帮着设计的,钱也是他们资助一部分的。话音未落,已看到村民们互相交头接耳,目光都投向了我们。虽然听不清、也听不懂他们在述说什么,但那些眸子里透出的光泽是欢欣的,有一种温暖的力量在我们之间漾动。巴楚县一个老汉,首先新建了一处新居室。90 平方米的安居房,还有近一亩地的种植区和养畜区。听说我们来自上海,他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急切地走了上来,紧紧握住我的手,口里喃喃着,昏花的老眼里,泪水盈盈,他的儿子也不时抹着眼眶。喀什的老百姓,还有不少居住在土坯房里。稍有雨水侵袭就即刻渗水甚至倾塌,岌岌可危。一位当地建设官员说过一则故事

14、,至今撞击着我的心口,令我无法平静。前些年,伽师地震,一个村的民宅都须臾之间倒塌了,死伤无数。只有一户人家,当初因为拿了政府的补助,自己又凑了点钱,把房屋改成抗震房了,一家老小无忧。领导去慰问,他竟然也抱头痛哭。众人都纳闷,最后才得知,这次地震,好多村里人都临时躲进了他家,让他一下子成为村里最让人瞩目和羡慕的人物。他是喜极而泣呀!胡杨,是男子汉的象征呀,也是新疆人的象征。他们也是有泪不轻弹,但到了动情之处,就潸然泪下。看见他们激动的落泪,我们也禁不住泪花闪动。那泪水映照了民族情,兄弟谊呀!19.请你依次概括文中所记述的“胡杨之泪”的两个场景。 (4 分)场景一: 场景二:闻支援愉悦露欢欣场景三: 场景四:帮乡邻幸福泪满面19.结合第段内容说说画线句子中“温暖的力量”指的是什么?(4 分)20.第段写到“但不久的那些天,我却真切地感觉到了令人心动的胡杨之泪。”请你结合文中的任意两处场景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不超过 150 字)(7 分)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21-22 小题。 (共 7 分)建筑的语言建筑物有些常用的“ 单词 ”,如果你记住了,也就可以大致理解这些钢筋水泥的奇异生物在说什么了。在建筑所用的语言中, “高耸”是建筑常用的单词。 “高耸” 隐喻着实力、权力、强大、威严 。世界各国、各行各业的大小公司,只要条件允许,无不想着搬进高楼大厦里办公。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