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训练临床放射诊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274602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基训练临床放射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基训练临床放射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基训练临床放射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基训练临床放射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基训练临床放射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基训练临床放射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基训练临床放射诊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放射放射诊断一. 总论1 医学影像诊断学和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成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在 X 线诊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采用各种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的手段,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目的的科学。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除包括 X 线检查外,还包括灰阶超声成像、各种与核医学有关的成像技术、X 线电算体层摄影、执记录摄影以及磁共振成像等。2 传统 X 线检查中的特殊检查传统 X 线检查中的特殊检查通常指体层摄影、软线摄影、放大摄影、荧光摄影及记波摄影。3 造影检查常用的造影剂分类造影检查常用的造影剂大体可分为高密度造影剂和低密度造影剂两类。前者的例子如医用硫酸钡和有机碘水剂

2、;后者的例子如空气和二氧化碳气。4 选用碘剂造影注意事项选用碘剂造影时,应当注意:(1)了解患者有无造影禁忌症,如严重心、肾疾病和过敏体质等;(2)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合作;(3)造影前应行过敏试验,阳性者不宜造影检查;(4)做好抢救严重反应如周围循环衰竭、心脏停搏、惊厥、喉水肿、肺水肿、哮喘的准备工作。严重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终止造影,并进行抗休克、抗过敏和对症治疗。呼吸困难应给氧,周围循环衰竭应给去甲肾上腺素,心脏停搏应即进行心脏按摩。5 超声和灰阶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超声是超过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 20000 赫兹以上。超声可以在介质中以直线传播并有良好的指向性。超声由表及里射入

3、人体时,由于经过不同的声阻抗和衰减特性的器官与组织,将会产生不同的反射与衰减。将收到的回声,根据其强弱的不同,用明暗不同的光点依次显示在影屏上,便可得到人体断面的超声图像。6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采用时间减影法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基本原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时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的血管造影技术。采用时间减影法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基本原理是:经导管向血管内快速注入有机碘造影剂。在造影剂到达欲查血管前至造影剂被廓清这段时间内,使检查部位连续成像。在此系列图像中,取一帖血管内不含造影剂的图像以及另一帖血管内含造影剂最多的图像作为减影对,并使代表这两帖图像的数字矩阵由计算

4、机进行减影处理,以便达到两个数子矩阵中代表骨骼与软组织的数字被抵消而代表血管的数字保留下来的目的。经过这种处理的数字矩阵经数/模转换器转变成的图像,就是没有骨骼和软组织影像,只有血管影像的图像。7 X 线电算体层摄影和其基本原理X 线电算体层摄影是在电子计算机帮助下进行的人体断面的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 X 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受透过该层面的 X 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流,再由模/数转换器转变为数字,输入电子计算机处理。经电子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代表被扫层面各个体素的 X 线衰减系数片排列成数字矩阵,经数/模转换器转变为由黑白不同的像素按矩阵排列的

5、图像,即构成 X 线电算体层图像。8 磁共振成像和其基本原理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现像所产生的信号重建人体断面图像的成像技术。含奇数个核子的原子核的自旋可以产生磁矩,并使该原子核犹如一个小的磁体。在无外加均匀强磁场的情况下,这些小磁体的自旋轴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但如在强而均匀的磁场中,则小磁体的自旋轴将按此外加磁场的磁力线方向排列。在这种状态下,如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进行激发,则原子核就会吸收射频能量发生共振,即核磁共振。停止发射射频脉冲,被激发的原子核就会把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即产生核磁共振信号。人体某一层面各个体素所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由接收器接收,数字化后输入电子计算机处理和进行空间编

6、码,然后经数/模转换器转变为模拟灰度,从而得到人体断面的磁共振图像。二 骨、关节系统9 小儿长骨在 X 线上的分类和表现小儿长骨在 X 线上可分为骨干、干骺部、骨骺及骨骺板等几个部分。骨干的周围为骨皮质,X 线上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外缘清晰,且在骨干中部最厚,越向两端越薄;中央为骨髓腔,X 线上表现为无结构的半透明区。干骺部为骨干两端的较粗大部分,X 线上可见周边较薄的骨皮质及中间彼此交叉称海绵状的骨小梁。干骺部顶端有一横行薄层致密带影为临时钙化带。骺核为骺软骨中的二次骨化中心,X 线上表现为点状骨性致密影。骺核不断骨化增大,形成骨松质,边缘由不规则变为光整,X 线上称为骨骺。骨骺板为位于

7、干骺部和骨骺之间的软骨板,X 线上呈横行透明线,称为骺线。10 小儿 X 线差异成人的骨骺与干骺部结合,骺线消失,只有骨干和由松质骨构成的骨端。此外,成人长骨的骨皮质较厚,密度较高,在靠近关节的附近,还常有光滑的子骨。11 以成人膝关节为例,说明关节的 X 线差异关节由关节两侧的骨端和位于骨端间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组成。X 线上,骨骺的骨性关节面光滑整齐,相距均匀。关节软骨和关节囊一起呈半透明间隙,称为关节间隙。12 骨质疏松和骨质软化在 X 线上均可表现为骨密度降低,试述两者的区别?骨质疏松时,X 线上可见长骨的松质骨内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现像。在脊椎,可见椎体内结

8、构呈纵行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上下缘内凹,椎间隙增宽呈梭形。骨质软化时,X 线上可见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承重骨骼常发生变形。此外,骨质软化时可见假骨折线,表现为与骨皮质垂直的、边缘稍致密的透明线,好发生于耻骨支、肱骨、股骨上端和胫骨。13 炎症、肉芽肿、肿瘤样病变和肿瘤引起的骨质破坏的 X 线表现不同点骨质破坏时局部骨组织为病理组织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基本 X 线表现是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骨皮质的破坏在早期发生于哈氏管周围,X 线上呈筛孔状。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则呈虫食状。急性炎症和恶性肿瘤造成的骨质破坏,边界往

9、往不清。肉芽肿、肿瘤样病变和良性肿瘤造成的骨质破坏,破坏区与正常骨质分界多较清楚。有的可有边缘硬化,或呈膨胀性向骨的轮廓外生长。14 骨质增生硬化及 X 线表现,举出五个可表现有骨质硬化的疾病骨质增生硬化是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X 线上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增大。骨小梁增多增粗,骨皮质增厚、致密,明显者甚至难以分清骨皮质和骨松质。长骨的骨质增生硬化可使骨干粗大,骨髓腔变窄或消失。慢性炎症、外伤、成骨性转移、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以及氟中毒时可见有骨质增生硬化。15 骨膜增生及骨膜增生的 X 线表现常见类型骨膜增生是指骨膜受刺激后,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引起的骨质增生。骨膜增生的 X 线

10、表现在早期是一段长短不定的、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质间可有 12 毫米宽的透亮间隙,继则骨膜新生骨增厚。由于新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骨膜增生可有多种不同表现,常见者有与骨皮质面平行排列的线状、层状、葱皮样骨膜反应,也有与骨皮质垂直的针状、放射状骨膜反应。16 何为关节破坏,试述由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滑膜结核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造成的关节破坏的区别关节破坏为关节软骨下方骨性关节面骨质被病理组织侵犯和代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时,软骨破坏开始于关节持重面或从关节边缘侵及软骨下骨质,软骨与骨破坏范围有时十分广泛。关节滑膜结核时,软骨破坏常开始于边缘,逐渐累及骨质,表现为边缘部分的虫食状破坏。类风湿

11、性关节炎到晚期才引起关节破坏,也从边缘开始,多呈小囊状。17 骨质坏死 X 线上的表现和常见于的疾病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早期 X 线上可无异常表现,继之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死骨周围常可见透光增强,反映骨质的吸收或破坏。骨质坏死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缺血坏死及外伤骨折后。18 试述良、恶性骨肿瘤的 X 线表现特点良性骨肿瘤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无转移。骨质破坏呈膨胀性,与正常骨界限清楚,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但完整,一般无骨膜增生,但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骨膜新生骨不破坏。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其边缘清楚。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的

12、组织、器官。能转移。骨质破坏呈侵润性,与正常骨界限模糊,边缘不整。累及骨皮质时可造成不规则破坏与缺损。可有瘤骨形成。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可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三 呼吸系统19 胸部体层摄影的主要目的胸部的体层摄影可用于:(1)确定有无空洞,并显示洞壁及引流支气管的情况;(2)较准确的显示肺内肿块、空洞等病变的形态、结构、部位及比邻关系;(3)显示肺部病变与支气管的关系以及支气管本身有无狭窄、扩张、受压、中断及缺损;(4)显示肺门增大的淋巴结、纵隔内病变及其与大血管的关系。20 高仟伏摄影的主要用途用 120 以上的电压进行的摄影通常称高仟伏摄影。

13、应用高仟伏摄影的目的是减少胸壁软组织及肋骨等对肺内病变的干扰,对比较好,可清晰显示肺纹理、器官及肺门区支气管影。对中心型肺癌、纵隔病变以及尘肺等诊断有帮助。21 正位胸片上易被误为病变的正常胸壁软组织影颈部偏斜时,胸锁乳突肌在两肺尖内侧形成的阴影可不对称,易误为肺尖部病变。男性胸大肌可在两侧肺野中外带形成均匀致密影,一般右侧明显,易被误为病变。女性乳房可在两肺下野形成下缘清楚、上缘密度逐渐变淡的半圆型致密影,易误为肺炎。乳头可在两肺下野形成小圆形致密影,易被误为肺内结节性病变。22 支气管造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支气管造影的适应症是:(1)原因不明的咯血或临床拟诊为支气管扩张而平片无阳性发现或只有

14、轻微改变,需明确诊断范围以行手术治疗;(2)平片拟诊肺癌,虽经体层摄影仍不能明确诊断;(3)慢性肺化脓症及慢性肺结核需明确有无合并支气管扩张;(4)了解不张肺叶支气管腔的情况以明确肺不张的原因。支气管造影的禁忌症是:(1)周身情况衰竭,年龄过大,心、肺、肝的功能不良者;(2)肺或支气管急性感染及进展期侵润型肺结核;(3)710 日内发生大咯血;(4)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对碘剂过敏者,不宜用碘油造影,可改用硫酸钡胶浆。23 侧位胸片上纵隔的九分区发及其意义纵隔九分区法是:在前后方向上将纵隔分为前、中、后三部,即心脏、主动脉弓、气管、肺门占据的区域为中纵隔,其前为前纵隔,其后为后纵隔。在上下方向上将纵

15、隔分为上、中、下三部,即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 4 胸椎下缘连线以下,肺门下缘水平以上为中纵隔,其上为上纵隔,其下为下纵隔。如此,整个纵隔被分为九个部分,即九分区法。纵隔分区的意义在于根据纵隔肿块所在的部位,可大致推测肿块的来源和性质。例如胸内甲状腺肿常位于前纵隔上部,胸腺瘤常位于前纵隔中部偏上,畸胎瘤多位于前纵隔中部,恶性淋巴瘤多在上中纵隔,神经纤维瘤好发于后上纵隔等。24 试述正常正位肺门 X 线解剖在正常胸片上,两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第 24 前肋之间,左侧比右侧高 12 厘米。右肺门以肺门角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由上肺静脉、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干的后回归支构成,肺门角的上缘为右上肺静脉的下后干

16、;下部由右下肺动脉干构成,其内方为中间支气管的透光影,肺门角的下缘为右下肺动脉的外缘。左肺门以左上叶支气管为界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由左肺动脉弓形成,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半圆形影;下部由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构成且大部被心影掩盖。25 试述慢性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的 X 线表现慢性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的 X 线表现是两侧肺野透明度 增加,呼气与吸气时肺野透光度改变不大,有时可见肺大泡;肺纹理稀疏,变细、变直;胸廓呈桶状,前后径增加,肋间隙变宽;膈位置低,动度下降;心脏表现为狭长的垂位型,心胸比率变小。侧位片上,除可见胸廓前后径增加外,还可见胸骨后间隙增宽。26 肺叶不张在 X 线上的共同特点肺叶不张 X 线表现的共同特点时肺叶缩小,密度均匀增高,叶间隙向心性移位,纵隔及肺门不同程度的向患侧移位,邻近肺叶出现代偿性气肿。27 试述肺渗出性实变和间质病变在 X 线表现上有何不同肺渗出性实变表现为范围和数量不同的片状致密影,边缘模糊,密度较均匀。而肺间质病变多表现为条索状、网状、蜂窝状或小结节状阴影,有时网状影与小结节状影同时存在。28 试述支气管异物的间接 X 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