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1周每周一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274091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1周每周一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1周每周一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1周每周一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1周每周一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1周每周一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1周每周一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宁阳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11周每周一练历史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宁阳四中中高二(下)第 11 周每周一练历史试卷(范围:必修一;必修二 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第卷 选择题(54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6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5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2“新皇帝废除了所

2、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 ( ) A建立皇帝制度 B废分封,立郡县C设立三公九卿 D统一货币、度量衡3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它”指的是( )A田庄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4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3、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5.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 ,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的产生6钱颖一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 ”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实施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4、D市场与调控的结合7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材料中所说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清末新政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8 西汉的公孙弘“白衣而为卿士 ”。史载,他起身于乡鄙之间,苦读到四十岁,精研 春秋公羊传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直至六十岁才被朝廷重用,居然官至丞相。他能走上仕途,直接得益于(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9 “三角贸易”是 15 到 19 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式。读右图三角贸易示意图 ,其中航程 B 贩运的主要是( )

5、 A枪支和工艺品 B香料和布匹 C黑人奴隶 D黄金和白银10有人描述 19 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11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 世纪 50 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 ”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6、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C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 D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12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3“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A英国权利法案 B 德意志帝国宪法C法国1875 年宪法 D美国1787 年宪法14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

7、, “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 世纪 70 年代 B19 世纪 80 年代C19 世纪 90 年代 D20 世纪 20 年代15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 ”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鸦片战争前后 D新中国成立初期16“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

8、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171931 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 50100 年,我们应当在 10 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181937 年 12 月 18 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很多人在发现的现场就被杀死了,其中也有与军人毫无关系的人,有伤兵和普通市民。15 日,记者在 12 个小时中,就三次目击集体屠杀俘虏。 ”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日军占领上海 D南京大屠杀19

9、 为了复兴工业,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著名的“蓝鹰行动” ,凡遵守法律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这一运动A. 增强了民众对银行和金融业的信心 B. 有效地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规范经营C. 用公有制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 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201952 年到 1964 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 7.48 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 15.69 倍。这是()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211 962 年 , 中 共 中 央 发 布 文 件 规 定 , 农 村 人 民

10、公 社 一 般 以 生 产 队 为 基 本 核 算 单 位 , 至少 30 年 不 变 。 这 项 政 策 在 当 时 ( )A 促 进 了 农 业 经 济 的 恢 复 B 改 变 了 农 村 所 有 制 成 分C 消 除 了 “左 ”的 错 误 影 响 D 增 加 了 城 市 的 粮 食 供 应22美国商业周刊对一次会议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被粉碎。这次会议是( )A1954 年日内瓦会议 B1955 年亚非会议C1961 年不结盟首脑会议 D1971 年第 26 届联大23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

11、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24右图是 1980 年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251978 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 ”1989 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 ”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实行对外开放,拉近了与欧美国家的距离 城市经济

12、生活空前活跃 中国与西欧国家隔阂与矛盾消除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 B C D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72014 年 11 月,河南信阳农民张志良出示一张战争年代的借条(右图),借条中右边有“争取和平,建立自由民主富强统一的新中国”字样,落款为“第五师野战军政治部军令部江克成”.判断借条,你认为最有可能的结论是A其中信息有矛盾之处,真伪存疑 B应该出现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C应当发生在抗战胜利后一段时间内 D从字样看,发

13、生在三大战役胜利后28. 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 B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D分封制促进了社会的稳定29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30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 30 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