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207492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姓名、班级、考号与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2客观题的作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3主观题的作答:必须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此区域外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1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以下小題大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文化作为一种亘古绵久的社会现象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大学是一种文化机构,其教育目的在于通过继承、传播和创造文化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和文明化,从而塑造出健全的、完善的人。因此,文化是大学教育的生发之根、立

2、命之本,大学教育是文化繁荣与兴盛的承载与依托。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狭义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更多指一个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系统。文化通过介入和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规则、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具有“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的功能。在这种天然禀赋下,自大学这种教育形式诞生之日起,大学便具有了文化属性,并在文化的交往和互动中获得永恒的精神动力,形成独有的精神品格。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机制,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引领和文化融合是自大学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的永恒使命。大学教育是高深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层

3、次、系统化、学科化的特点。大学教育要求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知识,其本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特别是在文化以知识的形式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文化的再生和新文化的涌现,这是大学教育的文化创造使命最为集中的体现。大学之所以为大学,还在于它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追求高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大学教育的内容仅仅能够回应社会的变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教育活动从知识和制度以及道德和精神的层面上,有针对性地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此外,大学教育的内容还可以是不同质、不同源的文化融合而成的新文化,“融合”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法则之一。先进文化的生产是大学教育的制高点。凡是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有关的科学知识都相对

4、集中于大学,而科学知识正是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的基础。科学文化的每一次创新,包括新成果、新学科知识体系,都提供了先进文化孕育的土壤。大学汇聚了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年轻学生们,他们直接创造着新文化的各种元素和因子。同时,大学通过培养人才,发表著作、文章和举办讲座、演讲等各种形式将所创造的先进文化输入社会,争取外部系统的认同。大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主要载体。首先,大学教育追求真理的理性气质和对客观规律把握的求真务实态度在先进文化中起着激励作用。其次,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育过程中执著于理想主义,而理想主义正是先进文化产生的不竭动力源泉。此外,文化

5、批判精神是大学教育的特殊功能,大学按照最高的价值目标和理想,通过教育活动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展开分析,并作出肯定性和否定性的评价,从而使先进文化得以彰显。(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 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它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机制。B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健全的、完善的人,它通过继承、传播和创造文化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和文明化。C大学教育的根本是文化,只要文化被不断地介入和渗透,就会起到对人教化、塑造、熏陶的作用,将社会规则规范迅速内化为自己的行动。D一定的社会群体共有的一切观念

6、和行为构成了狭义文化,它更多指一个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系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大学教育传承高深文化,其本质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实现着文化的再生和新文化的涌现。B大学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传承、创造、引领和融合文化的使命,而大学教育的内容就是各种文化融合而成的新文化。C大学教育的内容不仅可以回应社会的变化,还必须通过教育活动从知识、制度等层面上有针对性地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D先进文化的发展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推进,大学是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有关的科学知识重要集中地,它对先进文化的发展有积极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7、项是(3 分)A大学聚集了各个领域的精英,他们能够创造新文化的诸种元素,并在教育上作出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知识的要求。B大学具有先天的文化属性,在文化的交往和互动中获得恒久的精神动力,形成特有的精神品格,其精神也成为了先进文化的主要载体。C理想主义是先进文化产生的不竭动力源泉,它不仅源于大学教育追求真理的理性气质,还源于对客观规律把握的求真务实态度。D大学在先进文化的创造和输出上地位很重要,它不仅要创造先进文化,而且还将它们输入社会,争取得到外部系统的认同。【答案】(1)C(2)B(3)C【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易错警示】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

8、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B 项中,题干“大学教育的内容就是各种文化融合而成的新文化”,以偏概全。如若不仔细浏览题干中第三段原文,极易忽略。【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技巧点拨】这类理解文意的客观题,对于选项,要注意选项中范围扩缩、扭曲文意、混淆文意、胡乱组合等。所谓范围扩缩,是指选项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的扩大或缩小。所谓扭曲文意,是指选项故意扭曲阅读材料的意思,把考生的思维朝背离文本的方向引领。该题中

9、 C 项为这种错误类型。所谓混淆时空,是指事物的发展总有先后,但不符合文意的选项故意混淆时空的先后顺序,以迷惑考生。所谓胡乱组合,是指文章在解释某一个概念或说明某一对象时,会使用比较多的事例,选项就故意把这几个事例的内容加以组合,并且故意使组合后的信息与文本信息相左,以迷惑考生。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秦纮,字世缨,单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御史。劾治内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毛、鱼鱼冘等使。权贵忌之,蜚语闻。会考察,坐谪湖广驿丞。成化十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镇国将军奇涧等罪。奇涧父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纮。帝重违王意,

10、逮纮下法司治,事皆无验。而内官尚亨籍纮家,以所得敝衣数事奏。帝叹曰:“纮贫一至此耶?”赐钞万贯旌之。小王子数万骑寇大同,长驱入顺圣川,掠宣府境。纮与总兵官周 玉 等邀击,遁去。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弘治元年以王恕荐,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总镇府故有赏功所,岁储金钱数万,费出无经,宜从都御史勾稽。广、潮、南、韶多盗,当设社学,编保甲,以绝盗源。”帝悉从其请。纮之初莅镇也,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逮下狱。景亦讦纮,勘无左证,法司当景死。

11、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诏并逮纮,廷鞫卒无罪。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纮亦罢归。大臣王恕等请留纮,不纳。廷臣复连章言纮可大用。居数月,起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引疾去。十四年秋,寇大入花马池,败官军孔坝沟,直抵平凉。言者谓纮有威名,虽老可用。诏起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纮 驰 至 固 原 按 行 败 所 躬 祭 阵 亡 将 士 掩 其 骼 奏 录 死 事 指 挥 朱 鼎 等 五 人 恤 军 士 战 殁 者 家 劾 治 败 将 杨 琳 等 四 人 罪 更 易 守 将 练壮士,兴屯田,申明号令,军声大振,遂大败寇。十七年,以年老连章力辞,乞致仕。诏赐敕乘传归,月廪岁隶如制。明年九月

12、卒,年八十。赠少保,谥襄毅。(选自明史秦纮传,有删减)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B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C纮驰至固原 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D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2)下列对文中

13、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贯”本指穿钱的绳子,与“缗”都可作钱的计量单位,一般 一千钱为一贯。B漕运是我国古代向京城运输粮食的重要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方式。C保甲是旧时统治者推行的户籍编制制度,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D月廪专指朝廷发给退休官员的禄米,其中“廪”本指米仓,亦可泛指粮仓。(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秦纮居官清廉,勇于弹劾。他曾弹劾傅锁儿、奇涧、柳景 等人罪过,也因过于清贫而被皇帝表彰赏赐。B秦纮统兵有方,抗敌建功。他曾受总兵周玉等邀请出兵抗敌,连战连捷,追回敌人所抢,受到朝廷慰劳。C秦纮直陈弊端,

14、见解不凡。他指出镇守官乱用职权受理民诉,赏功所费用支出不合常规等弊端,请求加以整治。D秦纮老当益壮,卫国扬威。他临危受命,妥善处理军务,练军屯田,申明号令,军队声威大振,击败敌寇。(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5 分)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诏并逮纮,廷鞫卒无罪。(5 分)【答案】(1)B(2)D(3)B(4)大都放纵自己的亲信干扰商人经商,抬高私人的地位。擅自处理公事,杀害无辜,勾结地方官干坏事谋利益。(“率”“贼杀”“交通”各 1 分,句意 2 分。)柳景与周太后家联姻,有着暗中支持的深厚力量,

15、所以对秦纮不停地揭发攻击。皇上下诏一并逮捕秦纮,当庭审讯,最后他还是没有罪过。(“奥援”“讦”“廷鞫”各 1 分,句意 2 分。)【考点定位】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 B。【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

16、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D 项,“月廪”指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月廪(月廪)亦作“ 月廪 ”。亦作“ 月禀 ”。 1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新唐书 杨绾传:“又定府、州官月禀,使优狭相均。” 宋 陆游 村饮诗:“白稻登场喜食新,太仓月廪厌陈陈。”宋史兵志七:“宣和七年,减掖庭用度,减侍从官以上月廪。”元史世祖纪十四:“命宿卫受月廪及 蒙古 军以艰食受粮者,宣徽院仍领之。”廪,一本作“ 廪 ”。(2)泛指每月给予的粮米。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莫氏别室子:“已,又呼其所生,喻之以月廪岁衣如翁在日,且戒以非时毋輙至,亦欣然而退。”廪,一本作“ 廪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易错警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人的称谓;二、古代职官;三、天文历法;四、古代地理;五、科举制度;六、风俗礼仪;七、饮食器用;八、音乐文娱;九、文史典籍;十、目录辞书;十一 古代军制。该题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