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试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82057748 上传时间:2021-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试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试卷 姓名 班级一、 积累与运用(21分)1、 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秕谷(b) 倜傥(tng) 绣像(xu) 栅栏(zh)B、 骊歌(l) 讪笑(shn) 迸出(bng)伫立(ch)C、 哺育(b) 挟持(xi) 哽咽(gng)浊流(zhu)D、 炽痛(ch)污秽(hu) 硕果(shu)踌躇(ch)2、 下列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 磐石 深邃 杂乱无章 B、锲而不舍 慷慨 典藉 警报迭起C、妇孺皆知 选聘 彷徨 锋芒毕露 D、人迹罕至 叮嘱 骊歌 可歌可泣3、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它处处挨啄,被排挤(利用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

2、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被讪笑。B、它芳草萋萋(形容芳草孤独寂寞,十分荒凉的样子)十分幽静。C、你一些万丈,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汹涌浩大,后形容规模大,声势雄壮,这里指水势浩大)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D、外面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喂养、培养)下发扬滋长。4、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心儿永远( )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 )着血液一样3)、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 )4)、在北京,见到( )了22年的稼先。A、 渴望 喷射 震荡 阔别 B、向往 喷涌 振荡 分别C、 渴望 喷射 振荡 分别 D、向往

3、喷涌 震荡 阔别5、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B、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C、罗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博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D、他的事迹如此感人,我们觉得可歌可泣。6、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B、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C、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7、选出作家、作品、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 )

4、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中国野草B、伤仲永王安石北宋临川先生文集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普希金诗集D、丑小鸭安徒生丹麦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二、文化积累8、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 ,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2)、江山代有才人出, 。(论诗)3)、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中的 , 孙权劝学中的两个成语分别是 4)、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的句子是 , ,不使学。三、阅读理解(49分)(一)阅读邓稼先选段,完成911(13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

5、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

6、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

7、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10、本段文字的结构关系是( )(3分)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11、邓稼先是篇关于邓稼先的人物传记,然而选文中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奥本海默,有何用意?(3分) 12、作为科学工作者,邓稼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18分)龙眼与伞迟子建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

8、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它们似乎知道自己的美丽,不像冬天的雪往往在夜里下,它们喜欢白天时从天庭下来,安抚着人们掠美的眼神。 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

9、雨,怕把你浇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

10、这份慈爱! 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世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 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结婚时,最高兴的就是她了,她知道自己把女儿交给了一个最

11、放心的人。我爱人去世后,她大病一场,一年中衰老了许多。她大约知道无人疼怜我了,向我张开了衰老的臂膀,把她那受了命运伤害的孩子又揽回怀中,小心呵护着。可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

12、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的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刘老师讲到这里哽咽了,我的眼睛也湿了。我不敢设想她带着那几颗龙眼去看儿子时的场景。 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13、第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其表达效果是什么。(3分) 14、第-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奋 的变化过程。(4分)15、第段中,妈妈又抹眼泪的原因是。(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