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200754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英德市青塘镇中学教师 吕东内容提要:全文分为引言、论述主体(又分为三个部分) 、结论等三个部分。引言:论述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改革。论述主体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首先从深化教育改革的角度分析,论述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首先进行教育思想观念改革。其次从四个角度深刻论述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体制改革为关键: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二、深化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通过考试制度改革,创立全新的人才观。再次,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推进素质教育。结论:综述推行素质教育深化

2、教育改革三个方面的关系;展望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关键词:素质 教育 改革 体制 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教会上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由于实施素质教育是项广泛涉及教育方向、教育功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内容方法等的综合性改革,是涉及到劳动人事制度以及考试制度的社会性变革!深化教育改革是项涉及范围广泛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地全面推进,深化教育改革是否成功是其重要一环。深化教育改革主要解决教育体制问题,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运行机制和体系,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体

3、制创新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改革(或者说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前提,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观念的现代化。只有教育思想观念的解放与更新,才能使推进素质教育成为自觉的、积极的行动。因此深入推进“以增强质量、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奏曲:首先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教育管理机关,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办大教育观、全新人才观、课程突破观、综合改革观等,按照“三个面向”的总体要求,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好所有学校,管好社会

4、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各级各类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和重要场所,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和苗圃。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务必转变办学思想,创立起与“三个面向”相适应的教育新观念体系民主管理观、科学化管理观、现代化教育观、开放教育观等。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和组织者,优良的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保证,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仅决定着中国未来的教育,更决定着中国未来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因袭中走出来。除了具备高尚的师德、精深的专业知识、时代精神等多种素质外,还应树立起“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

5、素质教育新观念合作竞争观、科学创新观、学会教育观、终身教育观、民主教育观等。其次以体制改革为关键,推进素质教育一、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民有责” 。因此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办学体制,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基础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普通高中教育在继续发展公办学校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对

6、民办学校的国民待遇,也就是说对民办学校在招生、教师职务评聘、教研活动、表彰奖励等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政府对办学成绩显著者予以表彰奖励。稳妥地搞好国有企业中小学分离工作。制定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分离中小学的办学经费,保障企业所属中小学分离工作顺利实施。可通过实验探索企业中小学分离形式。企业要继续办好未分离的中小学。在发展非义务教育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及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二、深化教育投资体制改

7、革,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在保证财政拨款主渠道的同时,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使受益的单位、个人与国家共同承担增加教育投入的责任,积极推进教育储蓄、保险制度,多方面筹措教育资金,形成“办大教育”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建议国家尽快制定捐赠法 ,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教育捐赠,使捐赠者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对应纳税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允许对教育捐赠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有其冠名权,长期使用。国家和地方对捐赠教育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大力推进高、中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学校后勤服务设施,形成学校

8、后勤设施建设与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利用社会财力建造学生公寓,改造筒子楼,多元筹资新建和购置教师公寓;依靠企业,建成学校后勤专业配货中心;设立教育超市,面向师生连锁经营生活和学习用品;设立高校连锁餐厅,为师生提供经济实惠的餐饮服务;成立作为后勤社会化载体的的后勤服务发展中心。三、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高水平的象征。各类学校不断实践和探索校长负责制,加强教师编制管理。深化以人事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实践岗位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推行人员编制工资总额包干管理,推行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

9、机制;在学校内部形成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辞退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优秀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发挥更大作用;逐步形成以目标管理为龙头,常规管理为基础,民主管理为中心的整体管理体系,使学校管理走上具体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良性循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实施教师岗位素质提升工程(教师继续教育) 。首先对准难点、抓住盲点、优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体系。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专题研究、跟踪培训构建起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其次上下联动启动计算机网络建设,发展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建立农村教师培训中心,对广大农村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

10、动,这样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有计划、有层次、多类型地为教师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教师步入理论殿堂,化先进的教育理论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要在实践中落实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在逐步推行教师聘任制的今天,也要推行校长聘任制,明确校长的任职资格,逐步建立校长公开招聘制、竞争上岗的机制,实行校长任期制,可以连聘连任,积极推行职级制。四、以考试制度改革创新,创立全新的人才观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考试决定的,即关键要看考试考查的是不是我们期望的素质。如果考试考查的仅仅是人的应试能力或应试素质,那么教育就会被引导到应试方向上来;如果考试考查的是人的全面素质或全面能力,那么教育就会引导到

11、素质教育的方向上来。改革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中考制度是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甚至对推进素质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考试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高、中考制度改革实验,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机会,从而建立具有多种选择的、更加科学和公正的高校、高中招生选拔制度。再次,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广阔天地一、课程改革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新知识、新理论、新变化每天都在像火山一样爆发。教育行政部门要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使我们的学校有紧紧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和社会新变化的意识和手段。要花大力气、下大工夫修订我们的教育教学计划,

12、编制并设计全新的课程体系,缩短教材更新周期,使教材课程能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和社会经济发展最新情况、成就,实现课程(教材)内容现代化。除了确立较高的课程理念、加大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之外,还应迅速变革中央集权课程模式,开发校本课程;建立起合理化课程结构,开发主题活动课程;有效设计潜在课程;鼓励校长、教师研究教材。二、课程设置改革课程结构决定人才结构,课程实施水平决定学生的素质水平。各级各类学校注意加强“课堂是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观念,例如在中小学中积极尝试 完善“分层次教学” 、“合作学习” 、 “大量阅读” 、 “快速作文”等实验性选修课程,增设校本课程,打破学科课程的“至尊”地位,凸现研究性学习课

13、程,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必修课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选修课、活动课的开设,打破原来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搭建多样化的课程舞台,使因材施教、张扬个性得以强化。在普通高校中优化专业结构,做到新、精、活;注重基础,达到宽、厚、实;有计划引进一批新兴学科(特别是处于高科技前沿)原版教材,提高育才水平。三、改革课堂教学1改革学科教学着重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并积极帮助他们逐步获得成功;在教学过程中使师生、生生关系和谐,教与学协调一致,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引导学生掌握学

14、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2创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这里需要实现四个转变: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从单纯教师教的方法转向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3重视社会实践重视把中小学生带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活动、观察、实验,以加强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的运用,更重要的使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进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鼓励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社会实践成为他们长知识、增才干、作贡献的伟大课堂,意义重大而深远。4改善德育工作谋求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

15、以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网络、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等途径,通过自我教育、心理疏导、行为强化训练、陶冶感染等方法,发挥整体效应,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综上所述,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总体思路。三者缺一不可,要奏好这三大改革的“协奏曲” 。一是坚持体制改革是关键,要以经济工作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契机,以管理体制为重点,以办学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本着“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都可以大胆地试验”的精神,发展民间办学,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办教育,特别是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以此带动投资体制、招生、就

16、业制度和学校人事、分配及后勤制度的系统改革;二是突出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以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带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三是要认清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先导作用,深入推进“以增强质量、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给中国教育界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一九九三年中日少年儿童在内蒙古草原上的较量,给我国教育提出了严峻地挑战!面对挑战的中国教育,当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回应。深化教育改革后的中国教育正大步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今天,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中国教育界,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必将扬起新世纪的风帆,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继往开来,放眼世界,面向世界,不断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向着现代化教育阔步前进,必将谱写出更加壮美的振兴中华进行曲!参考书目:1羊慧明、唐步云著中国观念大爆炸人民中国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