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letao****18521 文档编号:181971443 上传时间:2021-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技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口技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口技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口技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口技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技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技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技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预学目标:一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二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三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四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我国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板书课题后,解题、简介作者:简介口技:简介作者:二指导预习)朗读全文,注意划出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并标上注音。少顷()犬吠()呓语()夫叱大儿声()夫齁声起()意少舒()中间()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厅事”、“欠伸”“指”、“毕”、“呓语”、“屏障

2、”、“名”“战战”、“侧目”、“作作索索”“曳”、“施”、“力拉崩倒”“齁”“绝”“意”、5.掌握活用的词“妇抚儿乳”中的“乳”是(),作()讲。“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原为名词),作()讲。“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原为名词),作()讲。“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原为名词),作()讲。6.先让学生找出表时间性的词语,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结合完成“练习三”)7.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会:古义:今义:施:古义:今义厅事:古义:今义奋:古义:今义闻:古义:今义但:古义:今义虽:古义:今义走:古义:今义8.学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

3、并填上适当的量词。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两()儿百千()人百千()犬百()手百()舌百()口了:解全文大意及结构。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叙的。也就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来叙事的。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一段)。1、朗读第1段找出表演的地点、道具、气氛。2、思考: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3、注意掌握本段中重点词句。善:()厅事:()施:()会:()但:()闻:()坐:通()()10.学生熟读,背诵第一

4、部分。三:巩固练习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然后以这些词语为线索,背诵全文。1表示突然发生:2表示同时发生:3表示相继发生: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解释下列多义词。众宾团坐()手有百指()满坐寂然()不能指其一端()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六)文章的第2、3、4这三个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听读这一部分,1、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1)第一个场景:(2)第二场景:(3)第三场景: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摹的?描摹了哪些声音?这一部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摹,请同学们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第一个场景

5、的声音第二个场景、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3、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三个文段都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请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比较第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第3段中听众的反应是:第4段写听众的反应是:4、温馨小结以上三个场景,既从正面突出描写了“善”,又从侧面反衬与赞美了艺人之技的“善”。总之,三个场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节内容,再写听众的情绪变化,其间插入笔者的简要赞语,这种正面描摹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整个口技表演是由简单

6、到复杂,由驰缓而渐趋紧张。三个场景,则犹如三个乐章。既各有不同的“乐”趣,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文章按表演顺序依次描述,第一个场景描写四口人五声齐发,形成第一个波澜;第二个场景主要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声情潜伏;最后一个场景是整个表演的高峰,情节发展的高潮。文章写得波澜叠起,变化万端,动人心魄。5、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字句。妇抚儿乳()手有百指()儿含乳啼()不能指其一端()宾客意少舒:)()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七)朗读第5段、理解课文结尾一段的作用。思考:这一段写到“抚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

7、一抚尺向已。”似乎与第1段相重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八)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1、分析理解: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有何作用?2、揣摩语言,领会主旨。(1)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2)课文写小儿“含乳啼”,大儿“絮絮不止”,好在哪里?(3)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4)课文第4段中写起火。救火场面,连用五个“百千”,表达效果怎样?(九)总结全文。本文正是这样通过细腻的刻画描写展示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第三课时一熟读课文,根据提示,画出并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

8、句。1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二联系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文中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2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四、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盆器倾侧:盆子、器皿翻倒倾斜。B、会宾客大宴:开会时为宾客摆宴席。C、群响毕绝:各种声响都停下了。D、施八尺屏障:安放了一面八尺长的屏风。五、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A、许多宾客相聚而坐。一会儿,但是等到屏障中醒木一拍,全场都静下来,

9、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B、众多宾客相聚而坐。过了一会,只听到围幕中醒木一拍,全场都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C、众多宾客,团团围坐,过了一会,只听到围幕中醒木一拍,全场都坐下了,很安静,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D、众多宾客相聚而坐,过了一会,但是听到屏障中抚尺一放下,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六、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1、这段文字选自课

10、文_作者是_。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是()A、口技人坐屏障中满坐寂然B、妇抚儿乳儿含乳啼C、群响毕绝众妙毕备D、不能名其一处有名无实3、在上文中横线上填上原文语句,并把它翻译成现代语。翻译:4、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_。七、课外拓展。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急。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o,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大患。今论功而请客,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主人乃寤而请之。【注释】突:古代仕旁突起的出烟火口,相当于现在的烟囱。上行(hng):上列,指上座。乡:同“向”,从前。寤:同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俄而家果失火:不者,且有火患:2、下列句子的意思不合原意的一项是:()A、幸而得息:很侥幸把火熄灭了。B、余各以功次坐:我们各人论功劳摆座位。C、乡使所客之言:从前假使听了那个客人的话。D、焦头烂额为上客邪?那些头部烧焦、额头灼伤的人反而成了上客吗?3、这个故事告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