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教育思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179033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教育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教育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教育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教育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教育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教育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教育思考长沙小学 李良劲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农民和部分城镇下岗职工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家乡就读,由孩子祖辈监护或寄养在亲朋家里,这样就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影响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关键词:留守儿童 行为习惯 现状及教育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民和部分城镇下岗职工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不少父母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乡就读,由孩子祖辈监护或寄养在亲朋家里,或住读学校,这样就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 。据统计 20

2、10 年秋季我校 1186 名在校学生,其中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学生 196 名,占 16.5%;父母均不在家的留守儿童769 人,占 64.8%,这一比例在不少地方还不算高。这么大一部分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状况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留守儿童身上,我们发现了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特别是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影响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更感受到了忧心、紧迫和责任的重大,并着力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现状及其成因。调查显示,有的留守儿童行为表现优秀,很听老师和监护人的话 ,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懂事。但部分留守儿童身上通常会存在一些不良

3、行为习惯。因为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教育,而隔代教育往往是重“养”不重“教” ,爷爷奶奶只能供儿童吃穿,在学习、行为方面无法严格要求,导致这些留守儿童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形成自私、任性、乱花钱、不能与人好好沟通,学习消极等不良习惯。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留守儿童身上通常会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1、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2留守儿童许多不良行

4、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是由于监护人认识不到位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他们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言行,以及学习各方面,他们认为只要一日三餐让孩子吃饱,有个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不让孩子挨冻受饿,就算是尽到了监护的职责,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想法在农村村民中占到了大多数。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由于监护人失去了监护能力,说直白一些就是监护人已经管不住孩子了。这也许是由于监护人平时对孩子娇宠所致。娇宠最容易使孩子形成小气、任性、爱耍性子、爱发脾气等性格。这样一来,孩子所犯下的错误也就不能及时得以纠正,

5、因为监护人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不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不能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危害,还有一部分监护人见苦口婆心地说不管用,于是就采用武断的方法,进行打骂教育,这也许能在短时间内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打骂还是不能从本质使孩子改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打骂绝不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2、学校教育管理的力不从心现阶段,虽然各级政府、学校名义上都很重视,学校在留守儿童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已经出现了疲沓现象。随着农村留守儿童队伍的日益庞大,老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后,很难再有更多的精力来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加之农村教师也比较缺乏。现在又实行了新课改, 老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备课,钻研

6、教材 ,面对如此多的、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 ,老师仅仅完成课时量都有些吃力,还要再抽出时间来教育留守儿童, 显然有些力不从心。管也是那样,不管也是那样。管与不管都无所谓,只要不出现比较大的事故,就可以相安无事。产生这种想法其实是缘于现在的学生实在是太难管理了,很多教师都感到如今从教的最大困惑是不知怎么管学生了,管多了不是,管少了不是,看到学生有问题不管当教师的职业良心过不去,可管的“风险”又很大。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大,而教师也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教师是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每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能控制得那么“到位” 。所以,教师在管理学生时显得力不从心。二、培养留守儿

7、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对策思考“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从巴金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性。 3要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耐心、有爱心、有宽容之心,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1实施爱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不可否认许多老师也是爱学生的。但他爱的都是一些“金凤凰” 、 “白天鹅” ,而对班级里的一些“问题学生” “后进生”轻则不屑一顾,重则喝斥、羞辱、体罚,结果反而造成了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泰戈尔有句爱情诗, “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随时包围着你却又给你充分自由。 ”我们不妨将这句诗移

8、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也宽容着学生、尊重学生。因为宽容是爱的甘露、宽容是转化“问题学生”和“后进生”的一剂良药。2发现、赞赏导其行“问题学生”和“后进生”身上都还是有一些闪光之处的,做老师的平时要多留心观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利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使其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让其产生一种成功感,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只有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才对得起老师和同学的那份真挚的爱心。3.“三结

9、合”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发展学校教师要对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予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教书育人职能。学校应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增进老师对留守儿童的了解 ,从而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树立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促进其健康成长。学校要经常和留守儿童的家长、监护人沟通,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 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互通信息,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表现 ,并对监护人予以指导,使监护人掌握教育留守儿童的正确方法。尤其是在寒暑假,老师要充分利用留守儿童的父母回乡的时机, 做好留守儿童的家访工作 ,共同商讨教育留守儿童的方式方法。家访时,老师不仅要把学生在校的行为

10、表现如实反馈给家长,还要询问学生在家的表现,如果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更要与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使他们对学校、老师充分信任,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4综上所述,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同关注、齐参与,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尽到监护的职责,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爱。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问题,关注这一特殊群体,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只有这样,和谐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各项目标才能早日实现。参考文献:1.浅谈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http:/ 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 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