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22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176303 上传时间:2017-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22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22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22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22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22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2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2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稿说教材、说教学分析、说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大臣邹忌规劝齐威王纳谏除弊的故事,说明国君要采纳各方面的建议才能兴国强大的道理,全文虽只有三百多字,但艺术性的进谏、巧妙的剪裁、适度的语言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学生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战国策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领会文中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初步培养

2、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性格;结合写作背景,领会邹忌进谏和齐王纳谏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教学难点领会和运用“三叠式结构”写法三、说学情初中学生文言文已有一定基础,但文言文的功底不够扎实,其复杂难懂的特点给大部分学生带来挫败感,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的颁布与实施,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化和改革,语文课既要突显“活” ,又要紧扣“实” ,换言之,就是让学生提得起兴趣还要有所收获。本课就将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四、说教法和学法自学法自我补充、查漏补缺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点拨法学

3、生实践、巩固提高五、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时:师生交流探讨一、 引用典故、解题导入(一鸣惊人、 )二、 理解内容、探究写法三、 分析人物、拓展延伸第三课时:巩固训练解题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籍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

4、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背景材料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那激烈动荡的时代, “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

5、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关于“讽谏”与“直谏” 讽谏:用设喻、诙谐等方式使君主省悟自己的过失;直谏: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包括批评的意见) ,希望君主采纳。“讽谏”与“直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比干剖腹挖心、伍子胥赐剑自刎、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谗言

6、,教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方法。 第一课时1、朗读课文,注意节奏、语气,读准以下加点字并注音。 帙丽 朝服 衣冠 窥镜 期年 朝于齐 间进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朝服衣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闻寡人之耳者: 今齐地方千里: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能谤讥于市朝: 3、古今异义: 今齐地方千里:古义: 今义: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 今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朝:(1)朝服衣冠 (2)于是入朝见威王 (3)皆朝于齐 孰:(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孰视之 于:(1)皆以美于徐公

7、 (2)皆朝于齐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若:(1)徐 公不若君之美也 (2)门庭若市 之:(1)徐公来,孰视之 (2)暮寝而思之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臣之妾畏臣 (5)王之蔽甚矣 (6)燕、赵、韩、魏闻之 5、翻译下列句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忌不自信。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王之蔽甚矣。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反思】: 第二课时 【课堂导学方案】 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划分文章段落,概括各段大意。 3、文章写了邹忌与家人的几次对话,请找出来。 4、邹忌听了众人的夸赞后是怎么想的?由此,他想到了什么?他是用什么

8、方法讽谏齐王的?他的结论是什么? 5、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了吗?采取了哪些措施?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课后作业1、邹忌与家人的三问三答有何不同? 2、邹忌是怎样给齐王进谏的? 3、你怎么评价邹忌和齐王? 4、读此文,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 明确: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教后反思】第三课时 巩

9、固训练方案一、知识点整理: 1通假字 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 ,仔细。 ) 2古今异义 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方。 ) 时时而间进(时时,古义:不时,有时候;今义:时常,经常。 ) 3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服,名词活用作动词,穿戴。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美” ;私,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偏爱。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活用作动词,当面。 )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听到” 。) 4特殊句式 (1)省略句 A朝服衣冠即“(邹忌)朝服衣冠

10、” ,省略主语 “邹忌” 。 B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即“与(之)坐谈” ,省略宾语“之” 。 (2)判断句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 为判断句的标志。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者,也”为判断句的标志。 ) (3)倒装句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即“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B能谤讥于市朝(即“能于市朝谤讥” ,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 C皆朝于齐(即“皆于齐朝” ,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即“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4)疑问句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吾孰与徐公美? C徐公何

11、能及君也? 二、链接中考 阅读下面文言,完成 1822 题。 (14 分) (2011 河南) 邹忌修八尺有余,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8下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B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19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2、B暮寝而思之 C臣之妾畏臣 D何陋之有 20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3 分) 21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是:(3 分) 22将下边这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参考答案: 课:2、第一部分(第 1 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从中悟出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由此引起讽齐王的想法。第二部分(第 2 段):写邹忌讽喻齐王,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和妻、妾、客进行类比,所喻之理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三部分(3、4 段):写齐王纳谏除弊的成效。 4、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

13、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劝说齐王除蔽纳谏。最后恳切指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品读感悟 2、个人美不美的问题,妻、妾、客人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是生活小事,但在这种小事中,却隐含着大道理。在“受蔽”这一点上,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之间有着共同点,可以进行类比。而齐威王又爱好类比(隐语) ,从美不美的问题谈起,威王喜欢听,阐明道理,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由逆耳变顺耳,威王就容易接受 3、齐王:勇于听取不同意见,更难能可贵的是根据群臣的进谏锐利改革。 邹忌:头脑冷静、善于思考 忠于职守、足智多谋 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齐王: 闻过则喜、虚心纳谏 明智果断、大胆改革、 修明政治、威望日隆。 4、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六、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小-以小见大- 大 家事-以事喻理 国事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